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40集   要解【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答。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 。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數宛 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 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 靈文也。】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這是懷疑西方淨土距離我們這邊很遙遠,怎 麼可能快速的到達?『答: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這 是從理上說。這個法界,大乘經上常講,十法界都是心性變現之物。心性是能變,十方諸 佛剎土是所變。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能變的心性無量,所變的剎土也是無量無邊。西方 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娑婆世界,佛說是十萬億佛國土。十萬億要比起無量的心性,說實在話 ,這是個很短的距離,不是很長的距離。因為是一念心變現的,哪有遠近?所以經上告訢 我們: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彈指間就到達。這是一個事實,許多人執著在相上, 認為這個距離非常遙遠。又想到,佛講到彌勒菩薩的淨土,彌勒在兜率天,在我們三界之 內,這個近,西方極樂世界遠,所以有人說為什麼我們捨近求遠?他不知道心性沒有內外 、沒有遠近。底下還有比喻會說到。這是一個道理,一個理也是事實。   『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這統統都是從自性上來說明。阿彌陀佛也是我 們自性變現出來的,絕對不是自性之外還有一個阿彌陀佛,沒有這個道理;西方極樂世界 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如果我們把這個根本的道理搞通、搞明白了,大小乘佛法裡所有的 疑問都可以斷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威神的接引,哪裡不往生?往生有什麼困難?下 面舉一個比喻說:『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數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 後。』這個比喻很容易懂,我們用一面鏡子,鏡子照到外面山水,這個鏡子一照,不會說 是近的先照到,遠的後照到,不會!一照統統都照到了。這就用「鏡」來比喻我們的心性 ,用外面境界比喻鏡子裡面心性所現之物,實在沒有遠近。遠近從什麼地方產生的?這個 我們要曉得。為什麼諸佛菩薩盡虛空遍法界,想什麼地方就到達什麼地方,速度那麼快? 我們去舊金山,開車要開一小時,你說這個多麼麻煩!這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華嚴經 》把原因給我們說出來:妄想、分別、執著,才會有這個現象;如果離開一切妄想執著, 遠近、大小統統都沒有了。我們心裡頭有這些妄念、有這些執著,才會產生這個現象。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亦如是。』這就像前面比喻一樣,用這個比喻來合西方極樂世界的事實,看它這個依報、 正報。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講經說法這些狀況,就像這一重一重的山水樓閣。我們這個心 ,一念,前面說過,能念之心性不可思議。我們念佛,能念的這個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 這一照統統都照到了,沒有先後。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實在說,這是蒙阿彌陀佛本願 願力的加持,使我們不能夠得到的東西也得到了。什麼東西不能得到?大圓鏡智。大圓鏡 智,照一般大乘經上講,八地以上才證得,八地菩薩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那個心就像一 個圓滿的鏡子一樣,照起來那個作用就大了,那不是十萬億佛國土,是盡虛空遍法界無量 無邊諸佛剎土統統照見,一個都漏不掉。平常這些菩薩一定要修到八地,這個能力,實在 講這是本能,本能這才能恢復。這個法門之殊勝就是帶業往生,我們實在講一品惑都沒有 斷,確實是凡夫,凡夫怎麼能跟八地菩薩比?這實在是四十八願的加持。因為阿彌陀佛說 過,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一個人都得天眼、天耳、他心、神足,神通統統都具足。 他發了這個願,如果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沒有這個能力,阿彌陀佛就發願不成佛。他現 在在那個地方成佛已經十劫,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了。所以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一樁事情, 真的叫難信之法。博地凡夫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神通、道力、智慧、作用就等於八地菩薩 。諸位想想,如果有一個人徹底明白這個事實,他怎麼會不願意求生?如果清楚,還不願 意求生,這不僅是李老師說的,古大德也說過,「非愚即狂」。那是頭腦不正常,神經不 正常。正常的人知道這樣殊勝功德利益,哪有不願意去的;不但願意去,要趕快去,絕對 不會遲疑。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 佛極樂國土亦如是。』這是講往生的。前面是講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鏡子照得清清楚楚, 沒有先後。這個是講這個人往生,臨命終時往生,佛與聖眾不來而來,往生的人不去而去 ,妙極了!說來去是從事上講的,事上真的有來有去;說不來不去,是從理上講的,是從 心性上講,沒有離開心性,還在心性之中。這個鏡子比喻得好!你看那鏡子,來去都在一 面鏡子裡面,沒有出鏡子之外。那個時候沒有電視、沒有電影,現在有電視、電影,每天 看電視,電視裡面來來去去,都沒有出那方框框,都在螢幕裡面,跟這個意思是一樣的。   『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這是總結,結在心性上,統統都是心 性起的作用。「當知」,是教我們應當要知道、應當要明瞭。這一部經每一個字,字字句 句都是海印三昧。「海印三昧」,是從理上說的。海是比喻其大,廣大。在我們這個世界 上,我們能觀察到的,海是最大的。這個海水,海水是有波浪的,因為它太大了,所以波 浪也就影響不了什麼。外面境界照在海水裡面,沒有一樣不照在裡面,把它來比喻心性。 心性具足一切法界,通常我們講十法界,叫它做海印三昧。這說明森羅萬象,這些景觀都 照在大海之中,取的是這個意思。大圓鏡是從事上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大圓鏡圓光普 照,無法不現,一切法都現在大圓鏡裡面。海印三昧是比喻心性之體,心性的本體,大圓 鏡智是比喻心性的作用,心性的作用是無所不知,無法不現。這是結歸到本經,「字字句 句都是海印三昧」,都是「大圓鏡智之靈文」。這兩句總結,是把這部經,它在整個佛法 裡面,它的地位、它的崇高、它的重要性都給我們說出來了。   我們要能夠懂得這兩句話,才知道《阿彌陀經》是一切經的大總持法門。它跟《無量 壽經》比較,《彌陀經》第一,《無量壽經》是第二。為什麼?因為《彌陀經》是《無量 壽經》的精華,這個要知道。《彌陀經》的精華,沒有了,到此為止,一切眾經裡面它是 頂尖,這真正是精華。為什麼我們這些年極力提倡教大家念《無量壽經》,不念《阿彌陀 經》?諸位要曉得,現代人根性很劣,《彌陀經》雖然是第一,他不懂。不懂,念了沒味 道。這個味道十足,他舌根有問題,嘗不到味道,不喜歡念。《無量壽經》講得詳細、講 得明白,念起來就有味道。其實《彌陀經》的味道比《無量壽經》還要足,我們看《要解 》,我們才曉得這部經不可思議。不看《要解》,單看經文,這是真的沒有什麼意思;像 神話一樣,像小說一樣,提不起興趣。   要解【問: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 三。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 三。聲聲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觀經稱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 之謂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問: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這個判法是蕅益大師判的。「持名」, 判作行行;「信願」,蕅益大師判作慧行。所以,念佛裡面有定、有慧。有不少人對淨宗 確實沒下功夫,毫無認識,說念佛是小乘。念佛是小乘嗎?《無量壽經》講得明明白白, 不但是大乘,大乘當中的大乘,怎麼會變成小乘?明理的人念佛是大乘,不明這個道理的 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是大乘,他的成就是所有一切大乘菩薩都比不上。所以是大乘之大乘 ,極圓極頓。這個句子,我們在《要解》裡面看到很多遍,哪裡是小乘?哪裡是自了漢? 小乘自了漢決定不能往生。經上講信願是慧,持名是行行,這就是定慧等學。可見得,句 句佛號當中充滿定慧,不但充滿定慧,而且是圓定、圓慧。這個人懷疑,判作行行應該是 助行,為什麼叫它做正行?下面蕅益大師解釋:『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 。』這個不能不知道,為了說話方便起見,講信、願、行。信願行這三樁事情,是三資糧 。其實,這三資糧在一心當中、在一念之中。我們念這一句佛號,常說「一念相應一念佛 」,怎麼叫相應?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與信相應,與願相應,與行相應,一即是三,三 即是一,這叫相應。念這句阿彌陀佛,這裡頭沒有信願,這個佛號就不相應,不具足三資 糧。相應,一定要記住這一句話:信願行在一心當中。一心稱念,這裡頭信願行就具足了 ,所以它沒有先後,不是定三,是一而三,三而一。   下面為我們解釋,『蓋無願行,不名真信』,沒有願,不肯念佛,這哪裡算是真信? 『無行信,不名真願』,沒有信,不肯念佛,這個願不是真的。『無信願,不名真行』, 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信心,也不發願,這個也不是真行。所以說,一分 做三個,三個都落空,三個都是假的,都不是真實的;必須一心當中具足這三個,那信願 行都是真的。   『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三,聲聲圓具。』信願持名就是一心。我們看課誦本懺 儀裡面常常見到,「一心頂禮」、「一心稱念」,這重要!如果沒有一心,就沒有感應。 一心就是真心,真心就圓滿具足信願行。不是一心,佛經上常講的,凡夫用心,用什麼心 ?三心二意,用這個心念佛不能往生。諸位要記住,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是 用三心二意念佛的人多,一心念佛的人少,道理在此地。「三心」是阿賴耶識、末那識、 第六識,這叫三心;「二意」,末那識是意根,第六識是意識,這叫二意。三心二意都是 出在佛法裡頭。凡夫用的心都是三心二意,哪能成功?給諸位說,用這個心念佛不相應, 用這個心持咒也不相應,用這個心去研究教理,還是不相應。這個心要不得,一定要懂得 用一心。一心裡面不但具足信願行,也具足覺正淨,具足戒定慧;換句話說,就是六祖大 師所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自性是什麼?自性就是一心,一心就是自性,本來具 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大師講的自性,就是我們這部經上講的一心。所以, 你用一心稱念,就統統都具足了,圓圓滿滿。「今」就是現在,「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 行三,聲聲圓具」,每一聲佛號裡面都圓滿具足三資糧,圓滿具足三學、三慧。   『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這經上說,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多善根福德因緣 就必定得生。善根、福德、因緣怎樣培養?從哪個地方來看?就是從一心稱念。底下這一 段很好,說明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觀經稱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此之謂也。』這是舉《觀無量壽佛經》來證明,證明一心持名確實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觀無量壽佛經》說,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每一聲名號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福善不 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如果這個善根、福德不多,怎麼能除這樣多的罪過?我們讀了 這個經文,不少人懷疑。懷疑什麼?釋迦牟尼佛很會安慰人,很會說大話,我們天天念阿 彌陀佛,罪沒有消掉,不但沒消掉,好像還天天增加,哪裡滅了這麼多罪?其實,我們念 這句佛號確實這個裡面沒有這麼多的善根、福德。佛在經上有沒有說錯?佛沒有說錯。佛 說的完全正確,我們聽錯了,我們搞誤會了。佛教我們一心稱念,我們三心二意在念,這 就不相應。毛病就發生在這個地方,不知道一心稱念,不知道信願持名。一心裡頭,一定 具足信、願、持名,這三樁事情在一念當中圓滿具足,那個力量就能夠滅八十億劫生死重 ,這個要知道。 (s按:持名念佛如此,誦念經咒應當也是如此。)   要解【問:臨終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闇消。 稱洪名。萬罪滅。】   『問:臨終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這個問題也問得好。臨終 那個時候,念頭猛,信願懇切,所以持名很容易真正達到一心。平時這個心散漫,精神不 能集中,不像臨終那種懇切。不要說臨終,平常念佛跟緊要關頭遇到災難急難,那個時候 心情念佛都不一樣,都不相同。可見得平常悠悠泛泛,精神振作不起來,力量不能集中, 所以它的效果很小。『答:如日出,群闇消。稱洪名,萬罪滅。』這個答覆是用比喻來說 的,好像太陽出來,黑暗沒有了。稱佛名,一切罪都滅了。無論是臨終,無論是平時,諸 位一定要知道,它這個地方用的這個字,平日「至心」稱名,這兩個字不要疏忽掉。至心 就是一心,要不是至心的話,滅罪的效果很少。   要解【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 以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當知積罪假使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雖百年晝夜 彌陀十萬。一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然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唯念至一心不 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復三軍能制耳。然稱名便為成佛種子。如金剛終不可壞。佛世 一老人求出家。五百聖眾皆謂無善根。佛言。此人無量劫前為虎偪。失聲稱南無佛。今此 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道眼所知也。由此觀之。法華明過去佛所。散亂稱名。皆已 成佛。豈不信哉。伏願緇素智愚。於此簡易直捷無上圓頓法門。勿視為難而輒生退諉。勿 視為易而漫不策勤。勿視為淺而妄致藐輕。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 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 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   『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這是問一般人,不是一心,散心就是講的三心二意, 不是一心。這樣念佛能不能滅罪?前面所講的統統是至心、是一心,這個決定滅罪。『答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這是真的,蕅益大師沒有欺騙我們。散 心稱名,散心就是用三心二意,就是我們平常處事待人接物用的這個心,用這個心念佛, 當然也滅罪,滅罪的力量薄弱,不能往生。他這裡說得好,「不定往生」。為什麼說「不 定」?看你臨終那個時候會不會至心?如果臨終那一念,那個時候至心,那就往生了;臨 終那一念還跟平常一樣散心,那就不能往生。所以,能不能往生不一定。諸位要知道,平 常能夠一心稱念,決定往生。所以,往生有沒有把握,不要問別人,自己知道。 == 南無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19.69
bbsamtb:阿彌陀佛。善根、福德、因緣怎樣培養?從哪個地方來看?就 12/07 15:37
bbsamtb:是從一心稱念。 12/07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