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dbc (odbc)》之銘言: : 推 TopoT:那可能要請教大德了 請問哪些宗教派別也修四念處呢 : 不知道耶..因為我自己也沒什麼在修, 更不要提知道各個宗派了 : 不過, 從經典上, 四念處的定義來說 : : : 云何觀身如身念處? : 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 : 眠{寐}[寤]則知眠寤。 末學根基微薄 試想這是否就是指"處在當下" 走路的時候就走路 而無起其他念頭 或住或坐或臥或眠等以此類推 有時末學以為自己在搭客運 但數秒後才發現車走了好一段而不知 或時以為自己在持誦 卻有短暫雜念而起 雖僅僅一秒不到 但就不是自以為的純粹持誦 分明是還在思考 或時想A事件時 也有極短暫的B事件片段忽閃而逝 那末學也不是真正在想A事件了 更愚痴的是連B事件片段一閃而過都沒發現 還以為自己很專心想著A事件 不知這樣是否就是所謂的行不知行 住不知住? 話說以前末學完全不能察覺自己做事不專注(自以為是很專注的人) 現在漸漸發現其實每天都有無數的微小片段在生活中不停閃滅 而這些片段有些是沒有畫面 沒有聲音 也沒有經過思考 沒有訊息傳遞的 就像看不見的蒼蠅經過 雖然看不到 但牠還是經過了 :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 : 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 : 不知道能不能延伸為 : : 唸佛則知唸佛、持咒則知持咒、持戒則知持戒 : 抄經則知抄經、辯論則知辯論 : : 對以上有知有見,有明有達 : 我想,唸佛時不知自己在唸佛, 應該就...... : 另外, : : 「云何觀心如心念處? : 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 : 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 : 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 : : " 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 : 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 : : 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 : 是謂觀心如心念處 」 : : 所以我個人,粹純個人認為 : 四念處本質上,是這樣,名相上被包裝在各個地方的可能性很高 : (重編輯幾次不大會標色, 只好用符號了 ) -- 『以色自壅者,盲於大道;專聽邪聲者,不聞佛音之響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249.108
bowei99:市面上明顯以四念處為主軸的著作有 德寶法師 快樂來自四念 02/26 14:46
bowei99:處>> 班迪達尊者-念處觀 喜戒禪師-正念的四個練習 02/26 14:47
bowei99:向智長老-正念之道 性空法師 - 諸佛共同的聖劍 02/26 14:48
bowei99:另外阿姜念有針對身念處的著作 <<你所不知道的身念處>> 02/26 14:59
hvariables:修四念處不只要活在當下, 02/26 23:18
hvariables:還必須確定禪修所緣是不斷剎那生滅的感覺(五蘊). 02/26 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