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endycandy (溫蒂糖小姐)》之銘言: : ※ 引述《odbc (odbc)》之銘言: : : 推 TopoT:那可能要請教大德了 請問哪些宗教派別也修四念處呢 : : 不知道耶..因為我自己也沒什麼在修, 更不要提知道各個宗派了 : : 不過, 從經典上, 四念處的定義來說 : : : 云何觀身如身念處? : : 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 : : 眠{寐}[寤]則知眠寤。 : 末學根基微薄 試想這是否就是指"處在當下" : 走路的時候就走路 而無起其他念頭 : 或住或坐或臥或眠等以此類推 : 有時末學以為自己在搭客運 但數秒後才發現車走了好一段而不知 : 或時以為自己在持誦 卻有短暫雜念而起 : 雖僅僅一秒不到 但就不是自以為的純粹持誦 分明是還在思考 如果你有想判斷自己是否在持誦的心意時 當然就會變成觀察自己是否再持誦 而不是單純的持誦了 而判斷需要思考 一不注意 心又飄更遠了 最好不要把持誦當作是四念處的修行 持誦跟四念處是不同法門 攪和在一起恐怕徒耗光陰 : 或時想A事件時 也有極短暫的B事件片段忽閃而逝 : 那末學也不是真正在想A事件了 : 更愚痴的是連B事件片段一閃而過都沒發現 還以為自己很專心想著A事件 : 不知這樣是否就是所謂的行不知行 住不知住? 分心是正常的 正常的頭腦本來就是這樣 會想東 會想西 如果你想勉強控制自己的思緒 最後只會徒增疲憊 心力交瘁 也不要去在意自己有沒有專心 真正的專心不是由意志去控制的 如果你對自己有不正確的期望 那很可能會導致掉舉 這是初學很容易出現的錯誤 四念處是一種很開放的修行方式 它不阻止現象的發生 也不增強現象的強度 單純的關注你的身心 而不用去評斷它們 透過對於現象的直觀 而順應無常 印證無我 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雖然話說如此 不過修習四念處是有次第的 而不是隨意想觀察什麼就觀察什麼的 雖然每位導師對念處的教導都有一些差異 不過身念處一定是四念處之中最重要的基礎 每個人都應該盡量尋求最適合自己的一位導師 : 話說以前末學完全不能察覺自己做事不專注(自以為是很專注的人) : 現在漸漸發現其實每天都有無數的微小片段在生活中不停閃滅 : 而這些片段有些是沒有畫面 沒有聲音 也沒有經過思考 沒有訊息傳遞的 : 就像看不見的蒼蠅經過 雖然看不到 但牠還是經過了 最後 並不是一個人專心的做一件事 就稱之為修習四念處 也不是一心不亂就是修習四念處 四念處的重點更不在於觀察到的現象有多麼細微和廣泛 而在於正確的觀念 如果把健康比喻為解脫 把運動比喻為四念處 有人會以為一直讓身體動就是運動 就好像有人會以為觀察身心就是修習四念處一樣 錯誤的運動不會帶來健康 更可能帶來惡疾 錯誤的觀察身心也是如此 人會被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欺騙和束縛 因此 最好不要把修習四念處當成是一種隨意就能了解和運用的行為 在經典裡面 我們看到一些四念處的描述好像很簡單 那是因為經典裡面把佛法的內容分門別類 意思就是說 當我們說修習四念處的時候 其實應該包含了所有需要具備的佛法的觀念 譬如當我們說打籃球 那必須包含我們知道藍球規則是什麼一樣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 了解和釐清佛法的觀念可能會花費掉修行中最多的日子 換句話說 一個修行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做錯誤的修行 因此 信仰不是用來堅持的 每一段信仰只是人生前進所需要的安慰劑 如果你無限制的堅持它 它就變成毒品 如果你能利用它 那就是好藥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4.102.62
hvariables:修四念處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什麼是修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02/26 23:15
hvariables:什麼不是修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02/26 23:16
hvariables:禪修所緣正確就不會出錯. 02/26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