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針對原原PO的問題,vaj大已經回答了很多,在這邊補上一些看法。 ※ 引述《vajra0001 (閒邪存誠)》之銘言: : ※ 引述《Rockcheng (xin)》之銘言: : : 各為大家好,我有又問題來問大家了,請大家多多包涵 : 您好 : : 之前問的問題有得到一些答案,可是自己瞭解還不夠多 : : ,大家的答案,我要花很多時間去研讀才能慢慢理解。 : : 請繼續我的問題吧,謝謝大家。 : : 1.請問豬籠草是植物還是植物中的動物,因為他連蟲都可吃,裡面的消化液很像動物 : : 的胃液? : 您的問題跟佛學無關 : 屬於植物界或動物界 是生物學上的分類 : 從生物學上回答 豬籠草是植物 : 仔細猜測探求您的問題 : 也許是想問豬籠草是否是有情眾生(也可能就是想問動植物分類 : 如果我弄錯 請不妨告知) : 豬籠草 "不是" 有情眾生 : 有情的定義是"含識" : 豬籠草沒有神經系統 尚不具根 自無神識可言 你的問題常常在定義上打轉,不同的角度和定義會有不同的答案。 a. 先從生物的角度來看 (請愛用維基百科等網路資源,下面的話節自維基) 「生命泛指一類具有穩定的物質和能量代謝現象(能夠穩定地從外界獲取物質和能量 並將體內產生的廢物和多餘的熱量排放到外界)、能回應刺激、能進行自我複製( 繁殖)的半開放物質系統。生命個體通常都要經歷出生、成長和死亡。生命種群則 在一代代個體的更替中經過自然選擇發生進化以適應環境。」 所以根據上面這定義,生物學上將生物分成 ------非細胞生物------病毒 | | | ------細胞生物--------細菌域 | | --------古菌域 | | --------真核生物域----------原生生物界 | | ----------植物界 | | ----------真菌界 | | ----------動物界 我們所說的植物就是植物界下面的生物,它基本的特性是利用光合作用產生 自己所需的能量,以及它有細胞壁,雖然在定義上並不十分完整,但我們在 陸地上用肉眼可辨別出哪些是植物,其他難以定義的通常也是難以辨別的。 (好好自己查一下行不......) 你所說的豬籠草當然是植物, 豬籠草 界: 植物界 Plantae 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 豬籠草科 Nepenthaceae 屬: 豬籠草屬 Nepenthes 然後你所說的豬籠草就是這個屬下的植物, 而且往下還分好多種呢!!所以多自己查查~~ 但是你可能有疑問,為何它可以吃動物但是仍是植物? Ans: 1. 它的構造是屬於植物,它從細胞的層級到整個個體都在植物的定義下。 2. 它是因為演化而變成可以吃動物的,它的近親或同源生物或祖先不一定 可以捕食昆蟲。至於演化等等問題,只好勞動你自己查查了~~去看看介 紹達爾文的書吧。演化論可是被公認為十九世紀最偉大的理論之一。 b. 你的問題可能是要問在佛學的角度上,豬籠草是不是有情眾生? 所以我這邊要下一個定義,來解釋它是不是有情眾生。 根據上座部阿毗達磨, 眾生(生命)和非眾生(非生命)的分類不是上述那種生物上的分類, 而是 這個個體有沒有心 所以這邊要先定義什麼是心, 心就是"能夠識知對象的這個作用"。 這邊的對象包含顏色、氣味等感官,以及快樂、痛苦等感受,以及各種想法、念頭, 所以佛所指的眾生,就是指他能不能識知上述的對象。 而這個識知對一般大眾而言是主觀的,也就是莊子和惠子的「魚樂之辯」, 所以在這樣的情形下只有眾生自己知道自己是不是生命(自己有沒有心), 但是!!!!!!但是 心可以識知心,也就是它可以識知自己過去的心(回憶等等), 它也可以識知別的眾生的心 也就是心是心可以緣取的對象之一,而且不管是己或他人的心都可以當作對象。 所以佛學上有眼通和心通, 是因為這些有眼通和心通的生命, 它們具有識知別人的心的能力。 所以有此種能力的眾生,可以分別哪些對象有心而為生命,哪些沒有心而是非生命。 接下來是我的想法,植物在此被視為非眾生是因為它沒有心, 也就是雖然植物可以依照其細胞的構造根據根據物理和化學的定理進行光合作用, 然後產生能量、消耗能量,而我們人則透過進食來補充能量,同時一直銷耗能量, 但我們可以識知對象,植物不行,所以植物不被認為是會被殺害的眾生。 : : 2.那食人花又是甚麼?是植物還是甚麼東西? : 是植物 : 在佛學中歸類是無情眾生 請把食人花存在的例子舉出來,要不然據我所知只有霸王花沒有食人花....... ............................ : : 3.這兩種植物上輩子可能在六道輪迴中的哪一道? : 在佛學中 無情眾生並不輪迴 故不可能屬於任何一道 : 如果談印度教 他們的輪迴則有包括植物(詳細理路我不懂 : 如果要問印度教為什麼會發展出這種思考 我就無法回答了) : : 還是說有甚麼不好的靈魂(魍魎 魅 妖 魔 鬼怪 鬼神 精)操縱著這些植物? : 經中說 樹木岩石 都是非人棲息之地 : 並無操縱問題 與你我居住房屋情況相同 : 此外 基於同一理由 在慈悲心的大原則下 : 佛教徒也不應砍伐樹木 沒錯,樹等等可以是其它我們肉眼不可見的生命的住所,所以好好愛護樹木 除了對環境有益外,也是愛護其它眾生的表現喔^^ : : 4.妖 魔 魍魎 魅 精 是在六道中的哪一道?是鬼道嗎?可以再細分嗎? : 先把文字定義清楚 答案就簡單 : 妖 是統稱 所以反常事物都可以用妖來形容 : 魔 是佛教中魔羅的簡寫 : 魍魎是石怪 : 精 指物之純者 後引申為神怪 這塊比較特別 有兩種不同情況 : 這種神怪應該指的是某種東西的本質 : 譬如山的本質人格化變成山精 花的本質人格化變成花精 : 精也可指生命的本質(如精亡而形存) : 所以對於動物生命本質特化後 就可稱為xx精 : 接著 回歸到佛教 : 1.妖 每道都有 假如我有六隻手指 也可以稱為妖 : 2.魔算天人 : 3.魍魎 使住在石頭中的非人 應是餓鬼道 (天人跟修羅福報大 有宮殿住) : 4.無情眾生人格化後的精 在佛理中不存在 : 但是佛教承認有山神河神等等地神 他們是有情 屬於天人或福德鬼 : 有情識 會輪迴 不可能憑空石頭裡蹦出來 : 5.有情眾生生命本質特化後的精 是畜生道 : : 5.餓鬼道跟鬼道差別在哪? : 差別在於翻譯問題 : 都是相同的東西 : 有人主張餓鬼道中的夜叉 羅剎 跟鬼王 不會受飢餓苦報 : 所以翻譯為鬼道 : 有人主張餓鬼道中絕大多數的種類 都是被迫吃不淨物 : 或是無法進食 所以翻譯為餓鬼道 : 各有道理 : 不過各人看法還是翻譯餓鬼道比較合適 : 餓鬼道梵語是Preta 是一種食屍鬼(有形體) : 再參照近來的考古發現 印度北方有一群人說的語言是餓鬼語 : 所以很可能是一群早期未開化食人部族 : 在文明社會中被形容為食屍鬼 又無一般的營生能力 : 只能撿取不淨物來吃 常常飢餓痛苦 但又凶惡絕倫 餓鬼有明確的說法,就是難以得到食物, 得到食物又難以進食,進食後又會被同類所忌的這一類眾生, 他們受飢餓所苦,整個身體也因飢餓的反應而不舒服, 整個存活在快餓死卻又不死的狀態下, 所以稱為餓鬼道。 至於鬼的定義,肉眼無法見,非出生在天界的天人者均稱鬼。 而有德或大威神力的鬼有時被我們尊為神, 所以你所說的其他不被飢餓所苦而又看不到的對象, 都是同一類啦~~ 就是福報沒到達天人,但是又有某些超能力的眾生, 它通常被歸類到地居天神的這一類,所以算是天道之一。 至於阿修羅道和畜生道有沒有這類眾生,我就不知了~~ : : 6.魍魎 魅 妖 魔 鬼怪 鬼神 精 有善類嗎? : 先定義善惡 行為符合佛陀教法是善 反之是惡 : 善類就是奉行佛陀教法的眾生們 : 再回到問題 : 有善類 眾生多數是善惡難定的,梁山好漢是好人還壞人呢? 看祂是好是壞就看祂的行為是否合乎戒律來定, 多不合乎者不善。 : : 7.動物(無知)吃動物跟植物(無知)吃動物是不是也造了惡業? : 植物是無情眾生 沒有業可造 : 動物吃動物 是造惡業 這邊可能會有疑慮, 我就我所了解的說,不一定對, 上面我有提到有心者為眾生, 但不是每個眾生都有強烈造業的心,(想知道造業的細節以前的文章有) 在六道中人類的特色在於我們識知對象的能力最強!!!! 也就是說最會造業(不管善惡業皆如此), 所以人道中佛會出土,但也有人殺父母親的(好孩子千萬不可以!!!!) 也因此人的世界比較其他世界是千變萬化、瞬息萬變的。 其他眾生的生命則這個造業的心弱, 尤其惡道中的諸眾生更是如此, 所以它們多半依照本能(果報)來行事, 而比較沒辦法自己決定自己的生命要怎麼過下去。 所以我認為動物吃動物沒有造業的問題, 有的話也比人道眾生小很多, 因為一則它們造業的心很弱,它們只是依照本能(果報喔)生存下去而已, 二則佛所說的殺業要有殺意等等條件,動物們執行這些行為多是為了生存而 不是我恨他(情敵~) 我討厭他(小強~) 等等。 以上和大家分享,也歡迎討論。 : : PS:這裡所說的動物根植物[在牠(它)們(無知)的情況下] : 業的造作跟認識有關 譬如我夢遊殺人 不造惡業(造無記) : 但如我清醒地認識到我殺人 即造惡業 : 跟我對於殺人好壞的理解無關 : 建議您開始讀經 把知見建立起來 : 就會發現很多問題 佛陀都已經說明 : 加油 : 以上是我所知的 : 與您分享 加油,原原PO,有心接近佛學是好事,也助你以後修行有成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26.82.26 ※ 編輯: horcetian 來自: 120.126.82.26 (06/04 14:40)
Kouson:這篇真是寫得太好了。一直以來佛教就是個合道理又合邏輯的 01/11 22:02
Kouson:宗教,在有些其他人的回應裡,卻出現了會讓初學佛法及未接 01/11 22:02
Kouson:觸佛法的人更為排斥的講法,比如說「你不要問這種偏見;你 01/11 22:03
Kouson:學佛學多一點,佛會告訴你」,這種話只能暫時唬攏深信佛教 01/11 22:03
Kouson:的人而已,卻是把還沒認識佛教的人拒於千里之外,甚至讓他 01/11 22:03
Kouson:們對佛教的信心盡是喪失。 01/11 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