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陀在《觀無量壽經》曾經開示弟子淨業三福是為 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淨業三福第一者即是孝養父母, 大德為了心中的嚮往而想出家, 是否離開了身為人子反哺報恩的孝道呢? 我們來看看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的解釋: 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 經百千劫,血流決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這說明了父母對我們的恩德之大。 那我們來反思一下, 我們需要父母時, 父母總是為我們著想, 但父母年老需要我們時, 我們在哪? 假如父母在家中艱苦坐卦時, 我們正在佛堂念經, 這樣不是很奇怪嗎?(照理說是應該要回家照顧父母的啊~) 曾有一位學者要去找佛, 有一位禪師跟他說你回家的時候看到把拖鞋穿顛倒的那位就是了, 他回家的時候發現就是他的母親。他當下大悟,(母親高興的不顧拖鞋穿反了沒) 便回家孝順父母,聽說還寫了孝經。 這道理也是一樣, 念經是為了求佛, 但是此刻的父母正處於需要我們的狀態, 我們念經能夠安得下心嗎? 念及從小到大父母對我們的無微不至的照顧的恩德, 處在佛寺之中能夠心安嗎? 佛教的本意: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也是要我們這一顆良心啊~ 大德的想法是: 我覺得世間好苦, 我覺得娶妻生子很苦, 但是我找到了一個解脫這種痛苦的方法, 那就是出家, 可是我父母不答應。 大德的父母的想法是: 這孩子真要出家那我兩老的時候怎麼辦? 不過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也沒辦法... 辛辛苦苦養育這孩子這麼大,現在要出家切斷關係, 情何以堪? 小弟我的想法是: 那麼,我們不妨來做個比較, 看看下面哪一個案例的修行程度較高? 甲師兄順利出家,然後在僧團每日研讀經典, 心裡想著的是大家辛苦的血汗錢擠出來的布施才有我今日, 我自是應該好好修行,但是僧團有僧團的規矩, 每日的操課也都固定,我這樣子每天一日復一日雖說也有長進 但總覺得少了什麼...況且師父說: 佛家一文錢,大似須彌山;若無真實用,披毛戴角還。 我在佛寺真的有時時刻刻在精進嗎? 有時候真的想過得安逸點,又怕信施的因果難還, 不過在這的師兄師姐大多都是這樣過一日算一日(當成一種生活方式), 我看我也只好這樣了!(只是舉例..) 乙師兄選擇當一位護法居士,然後他也順利地當上牙醫, 並且娶了一個老婆,生了兩個娃娃, 雖然生活上偶有紛爭,但是他都能夠一一克服, 而且照顧父母也不遺餘力,十分盡心, 讓父母晚年享受到了天倫之樂。 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因為沒有經濟基礎甚麼都不能做, 然後第二位是家庭,因為這是為人的基本責任與義務, 接下來第三位才是宗教信仰,他也十分護持所信仰的道場, 財施法施無畏施三施並行,並且將佛法傳遞給家人知道, 由於自己以身作則,所以家人也慢慢地被感化進而家庭和樂。 (假如把宗教放在第二位,家庭放在第三位,那麼就可能會沒盡到家庭責任, 就會惹人非議了!) 以上兩位師兄,相信是第二位師兄的修行程度比較高。 因為他第一要專心工作,好賺錢養活一家子, 又要照顧好父母親人、老婆小孩, 然後又是佛教的護法居士, 常常聽法師講經,並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三施並行,可以說是佛法生活化的實踐者, 那麼他所做的一切,不也是正精進的一種嗎? 因為在他努力把各種加諸於身上的角色扮演好的時候, 他內心的性靈會因為受到環境的歷練而慢慢的提升, 見識會慢慢的廣博,思想也會慢慢的成熟。 這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也是小弟十分推崇的境界: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那麼,比起在佛學院, 在俗家的歷練似乎比較多, 將來成就也會比較好, 且當一位好的居士是普世都推崇的, 只有和尚而沒有居士來護法贊助, 佛法也不能興盛。 您父親說得很好, 一邊做世間事,一邊修行, 這觀念很正確, 大隱隱於市,塵囂鍊金身。 修行即是在生活之中。 世間事並非全是苦的, 如果你能夠將這輩子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周遭的事情, 利用佛法來處理的妥妥當當, 那麼或許你能夠時時嚐到生活的趣味呢! 禪宗云:苦是有的,但是找不到受苦的人。 何解? 感受到苦是一種主觀意識, 你如果將你感覺苦的東西抽絲剝繭, 細細地去品嚐,去玩味這種感覺,或者是利用佛法來看破他放下他, 那麼它將不再是一種苦; 舉個例子,大德認為娶妻生子是苦, 假如能夠娶得賢妻生得孝順兒, 娶得賢妻家中老小都被照料好, 生得孝順兒功課好人品好, 當你生活在這種氛圍之中, 能不感覺到一種充盈全身周圍的幸福感嗎? 既有這種幸福感, 則能夠將人生的苦味沖淡了... (不過以上這個例子只是舉例...當然大德也能以身作則 讓家庭幸福美滿...) 總之,小弟勸大德還是好好地讀完牙醫系, (畢竟這是鄉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 然後努力找出人生的趣味性, 努力找回感念父母恩欲回報的那顆心, 然後將想出家修行的心, 轉化為在家修。 因為在家修也是能修得頂呱呱的喔~ 端看大德如何用"心"罷了! 阿彌陀佛~ ※ 引述《clash123 (呆呆)》之銘言: : 敝人年輕時心浮氣躁, : 課業生活一團糟, : 學歷僅高中畢業。 : 在社會中空轉了好幾年, : 機緣下接觸禪坐, : 感覺身心安定, : 能靜下心念書了, : 於是興起完成學業的想法, : 努力幾年後, : 今年考取某醫牙系, : 但敝人也已達而立之年了。 : 但不知為何, : 考取時,卻沒想像中快樂, : 反而覺得一切事物生生滅滅, : 只是換到另一個迴圈打轉而已, : 於是想去念僧大,走修行之路。 : 和母談過,母答應, : 但看的出來是無可奈何, : 父則說,沒專長,沒學歷, : 在僧團只能做低階的事, : 且若臨老時被僧團踢出該如何? : 一邊念書,一邊修行,有何不好? : 家中人丁單薄,僅有一弟, : 但有家產可供二老生活餘年, : 我若執意上山,是否可行? : 總覺世事終就是苦, : 取妻生子何苦來栽, : 現在惟一的問題就是雙親了。 : 盼板友指點迷津,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4.182.239 ※ 編輯: onesadman 來自: 111.254.182.239 (08/15 22:05)
kualalumpar:隨順他人的想法,不一定是對他好 08/15 22:49
kualalumpar:當下可能心滿意足,但是生老病死又由何得脫? 08/15 22:50
kualalumpar:有受過菩薩戒的法友應該更清楚,戒條裡面就有說明 08/15 22:51
kualalumpar:既然要做佛弟子,不要把世間法放在佛法之上 08/15 22:51
jerbluba:小弟拜服,此版有大德足矣 08/16 19:33
onesadman:不敢當 樓上師兄言重了~~ 08/17 08:37
tmac012004:大大寫得很不錯,不過可以翻翻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08/17 12:13
tmac012004:世尊言出家菩薩的功德其實是大過在家菩薩的。 08/17 12:14
tmac012004:不過出家人還是要靠在家居士護持,所以隨緣吧。 08/17 12:15
tmac012004:維摩詰菩薩認為發菩提心即是出家,即是具足。 08/17 12:30
tmac012004:可以先試試短期出家,能適應再考慮吧。 08/17 12:34
tmac012004:如果能成為很優秀在家居士,當然也是很不錯的。 08/17 12:36
tmac012004:而且看病也是很大的福田,當個積極入世的菩薩誠然不枉 08/17 12:39
tmac012004:此生。 08/17 12:39
onesadman:樓上大大說得不錯 可以試試看短期出家 但別耽誤課業 08/18 12:25
sneak: 如果能成為很優秀在家居 https://noxiv.com 11/09 04:23
sneak: 世尊言出家菩薩的功德其 http://yofuk.com 01/02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