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何等名為十種心?無逼惱心、樂守護心   第二個,「無逼惱心。念佛之人身心安靜,於諸眾生常起大悲之心,深加愍傷,令得 脫苦」。前面一條是大慈,第二條是大悲。大慈沒有損害人的念頭,大悲不能逼迫人,不 能讓人生煩惱,要有憐憫心。傷害別人會得到傷害的果報。世界說穿了,就是冤冤相報沒 完沒了,苦世界。修這十種心就離苦得樂。愛人者人恆愛之,喜歡幫助別人,別人都來幫 助你,因果就在眼前。   第三,「樂守護心」。這個樂念要,愛好、喜歡。「念佛之人,於佛所說正法,當須 不惜身命,守護愛惜」。守護落實在哪裡?自己真正依教修行,這才叫守護。淨業三福, 淨宗最高指導原則,佛在《觀無量壽經》上說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 十善業」。第一條是佛的普世教育、人天法,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 在《感應篇》;修十善業,《十善業道經》。從這個地方奠基,要認真學習,要真幹。 二、要護自己的境界,護自己的禪心,心只要淨就生智慧   第二福是第一福向上提升,沒有第一層就沒有第二層。第二層是小乘,「受持三皈, 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章嘉大師告訴我,三皈就是火車票, 有票才能上車,時時刻刻不能離開,離開就不是佛弟子。佛是覺悟,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 ,意思要懂,覺悟就不迷惑。法是戒律、禪定、經教,一而三,三而一,每部經裡都有戒 定慧。有戒,我們知道怎麼做。禪是清淨心、真心,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不能用妄心, 用妄心就錯了。僧是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對僧要恭敬,看到出家人,馬上回光返 照,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他表法。看到佛像就想到覺而不迷;看到經典就想到法,正而 不邪;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清淨,淨而不染。住世三寶時時刻刻提醒,這就是功德。   海賢老和尚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戒定慧三學圓滿,他開悟了。許多事跡偶爾現一 現,有人把它記住了。一個是天氣乾旱很久了,他帶著大家清水溝。修水溝幹什麼?第二 天下傾盆大雨,水溝清好,房間裡沒有進水,所以有人說他有神通。還有人家燒稻草,幾 個出家人在讀經,煙薰得嗆。他拿了大概是塑膠袋,把煙搧一搧,那個煙就反頭溜走了。 所以守護要護自己的境界,護自己的禪心,心只要淨就生智慧。清淨心生智慧,平等心生 智慧,終極目標大徹大悟,覺,這要守護。 三、何等名為十種心?無執著心   第四,「無執著心。念佛之人,常以智慧觀察於一切法,不生執著,是名無執著心。 執著叫見思煩惱,見是看錯了,思是想錯了。見惑第一個身見,執著身是我。身體是物 質現象,從念頭來的,從心想生。心想要好,心都是想好的、善的,純淨純善,身體當然 沒事情,縱然帶著病毒的細胞都能恢復正常。 心地重要,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重要。海賢老和尚一百一十二歲,水果熟了上樹去 摘,一百一十二歲幹這個事情。所以不能執著,一定要心地清淨平等善良。最理想的就是 一句佛號,求往生極樂世界。在這個世間決定不要去爭、不要去求。於人無爭,跟什麼人 都好處;於事無求,對什麼人都沒有利害關係。跟什麼人都相親相愛、和睦相處、不欺騙 人。所以不能執著這個身,身不是我,像衣服一樣,我所有的,你要我可以給你,不好使 了可以換一個。認識清楚,我們就不會過分重視。過分重視很苦。念佛是最健康的四、五毒斷不了,六道出不去   見惑第二個邊見,邊見就是對立。我們不跟人、事對立,不跟一切法對立。見取見、 戒取見合起來,成見,自以為是。總認為自己想的是對的,別人想的是錯的。能夠放下自 己的成見,採取別人的意見,人家歡喜;縱然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態度要緩和。自以為 是、傲慢的態度,不知不覺得罪多少人。再一個就是邪見,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包括了。   五種錯誤見解斷掉,證須陀洹果,是真正佛弟子,小學一年級。須陀洹是聖人,不是 凡夫,人間天上七次往來他證阿羅漢,就脫離六道輪迴。二果以上要斷思惑,就是思想, 錯誤的想法。思惑五種,貪瞋痴慢疑,五毒斷不了,六道出不去。貪、瞋恚、愚痴、傲慢 、懷疑,對聖教對倫理道德的懷疑,有一個就出不了六道。念佛人用什麼方法?用一句佛 號,把這些統統放下。念佛心裡不夾雜貪瞋痴慢疑,不夾雜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 、邪見,這十條完全沒有,才能脫離六道。念佛人有一個好處,自己沒有能力斷,阿彌陀 佛佛力加持你,在往生剎那間,這些念頭都不會起來干擾,你平平安安往生到極樂世界。 五、何等名為十種心?起淨意心、無忘失心、無下劣心   第五個是「起淨意心。念佛之人,能離世間雜染之法,復於利養等事常生知足之心, 是名起淨意心。」淨意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怎麼樣才能得來?第一個,妄念雜念放下。 出家人對恭敬的利養也要放下。不放下就不能往生,一定要放下。無論多少統統放下,輾 轉布施,愈施愈多,這是章嘉大師教我的。   第六,「無忘失心。念佛之人,求生淨土,成佛種智,於一切時念念不捨,是名無忘 失心。」這一句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念念不忘無上菩提,心心流入薩婆若海。 淨宗是大乘佛法,不是小乘,大乘圓滿的菩提心。   第七,「無下劣心。念佛之人,常行平等之心,於諸眾生尊重恭敬,不生輕慢」。這 條一定要落實,以平等心待人接物,對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對事的恭敬是認真,做到盡 善盡美;對人的恭敬是禮貌,以真心待人。世出世間法講到最後,就是真心跟妄心,妄心 對人是六道凡夫,真心待人是佛菩薩。永遠用真心待人,為什麼?因為你是彌陀弟子,彌 陀用真心,我們不能不用真心六、何等名為十種心?生決定心、無雜染心、起隨念心   第八,「生決定心。念佛之人,不著世間言論,於無上菩提之道深生正信,畢竟不惑 ,是名生決定心。」學佛、修淨土,我們這一生一條路、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終極 目標是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學習,證得無上菩提,願望就圓滿了。所以在這 個世間作客,別當真,世間樣樣都是假的,沒有一樣可以帶走。能夠帶走的,這一句佛號 ,對極樂世界堅定的信心、願心可以帶走,其他的統統要放下。   第九,「無雜染心。念佛之人修習功行,種諸善根,心常遠離一切雜染煩惱」。也就 是說一切人事物,無論是善是惡,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不能有雜念、染污,這比什麼都重 要。最後,「起隨念心。念佛之人雖觀如來相好,而不生愛著之心,於無念中常念彼佛, 是名起隨念心。」阿彌陀佛的報身,身有八萬四千相,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每一個好放 八萬四千光。觀相好是修因,譬如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你行嗎?三世不妄語, 舌頭伸出來舔到鼻尖,佛生生世世不妄語。修不妄語才能得這個相好,修因才能得果,這 是因果教育。所以雖觀相好,不生貪戀,這就對了。如果有愛著之心,就又變成煩惱。 == 永遠用真心待人,為什麼?因為你是彌陀弟子,彌陀用真心,我們不能不用真心。 南無阿彌陀佛。 --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楞嚴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31.1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69228629.A.91D.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9/23 17:25
creative88: 阿彌陀佛 09/23 17:26
kissung: 南無阿彌陀佛 09/23 18:46
※ 編輯: summertrees (118.150.31.191 臺灣), 09/23/2019 23:21:06
s8402019: 南無阿彌陀佛 09/24 00:15
mikehale: 南無阿彌陀佛 09/24 09:15
sunnypanda: 南無阿彌陀佛 09/24 13:25
ackino: 南無阿彌陀佛 09/24 14:54
youngerwu: 南無阿彌陀佛 10/01 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