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摘自: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 轉自:http://tripitaka.cbeta.org/B09n0044_004 : 又見持戒等善根,若不數數廻向一切種智,則非成佛之因,亦不能恆感身及資財無量 : 妙果。故持所有戒等善根,為度眾生出生死故,廻向菩提。 釋義--摘自:2019年《入中論》講記 洛桑卻佩格西講授 札西老師翻譯 「又見持戒等善根,若不數數迴向一切種智,則非成佛之因,亦不能恒感身及資財無 量妙果。」 這里應該說第五個功德,就是從根本頌“為度生,善根迴向大菩提”。 就是為了能夠利益有情,所以將所有的善根迴向無上菩提。 為什麼會引發迴向無上菩提的這個功德?因為前面來講,譬如像他能夠修持持戒,他 能夠修持布施、悲心以及忍辱,所以因此他累積了殊勝無量的善根,而這個善根如果沒有 常常地去迴向一切種智,也就是常常迴向無上菩提,他沒有辦法轉為是成辦無上菩提的因 ,也沒有辦法因此獲得這個身(指的就是獲得佛的果位身),及獲得資財無量妙果(就是 獲得無量無邊殊勝的受用),他沒有辦法獲得殊勝身,也沒有辦法獲得殊勝受用,因此才 特別提到,除了前面在累積衆多的善行以外,也要記得能夠數數地迴向無上菩提。 我們這里提到迴向,一般我們說「迴向」跟「發願」,這兩個來說是有差別的。 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就是說迴向跟發願這兩者,它的範圍來說是有廣狹的差別。 廣狹差別指的就是說,發願來講,它的周遍範圍是比較大的,迴向來說周遍範圍比較 小,也就是說,凡是迴向一定是發願,是發願則不一定是迴向,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差別。 我們說到,為什麼凡是迴向一定是屬於發願,是發願不一定是迴向?是因為假設我們 今天沒有先做過任何的善行,我們純粹就是內心產生一種希願,希望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果 位等等,這個就僅僅只是發願,不是迴向; 迴向一定是發願,是因為就迴向來說,指的就是自己有造作過善根,然後再將這個善 根做一個發願,這個時候它既是迴向也是發願,所以迴向來講,它一定是必須要有基礎, 有累積一個善根作為基礎來做的發願,這樣一來,它就稱之爲迴向,所以我們才說迴向它 一定是發願,但是發願不一定是迴向。 因為假設我們沒有先累積過一個善根,就等於說好像我們沒有任何的基礎,就是說沒 有任何的資金,然後我們沒有辦法去做投資一樣,就像這樣的一個內涵,所以我們才說, 發願不一定就是迴向,是指這一類的事例。但是迴向來講一定是發願。 所以這里提到迴向指的就是說在前面,譬如像提到持戒、布施……,累積無量無邊的 殊勝的這種善根,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之上,就好像已經有了這種本錢,有非常殊勝跟豐盛 的這種基礎,然後來進一步做的這個發願,所以這個就是屬於是迴向,也是發願。 「故持所有戒等善根,為度眾生出生死故,迴向菩提。」 所以我們剛剛說迴向,迴向無上菩提,這裡所說的迴向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所以迴 向來說,所迴向的目的就是無上菩提,能夠迴向的,它有一個基礎,或者是能夠迴向的一 個本質、基礎,指的就是前面持戒的所有的善根。 所謂殊勝的迴向,就是指像迴向無上菩提,或者迴向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對於眾生有 利的這個迴向,或者迴向希望自己在每一生當中都能夠值遇大乘善知識,像這類迴向都是 屬於殊勝的。 所以當我們在說迴向的時候,這里提到他是希望能夠為利廣大的有情迴向無上菩提, 所以他所做的迴向是殊勝的、廣大的迴向。所以迴向在每一生能夠值遇到大乘善知識,特 別來說是屬於清凈的大乘善知識,而不是值遇非大乘並且是不清凈的善知識。 >>>>> [1] 對於空性有正見者,不但不會對於空性起顛倒執,且能引發布施、持戒等諸多功德 得空見諸大乘人生清淨正見,於修布施、持戒等廣大行品起極敬重,迴向無上菩提。 [2] 此處說到「發願」與「迴向」的差別。 格西教授說到,發願不等於迴向,發願只是心裡一種希願,並不一定有造作善根。 迴向則包含發願,迴向是在身語意三門,有造作善根的基礎上,來做希求的發願。 如《大寶積經》云: 「若我此生,若於餘生,曾行布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或修淨行所 有善根,成就眾生所有善根,…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利眾生希願成佛)。」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85013131.A.6A7.html ※ 編輯: ykkdc (61.71.8.219 臺灣), 05/25/2023 19:26:48
dakudai : 阿彌陀佛! 05/25 21:41
kissung : 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05/26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