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D-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owerguy (小P)》之銘言: : 以下是我以前看雜誌的問題,一直似懂非懂,有錯麻煩請更正 : 你講的類比有jitter、糾錯問題,燒出來有可能爆音還是失去中高頻,這沒問題 : 我的疑問是數位傳輸。看雜誌寫影音CD的糾錯碼其實不如檔案CD完整 : 所以才會有常見問題,為什麼可以燒比700mb大的CD,與EAC這種龜毛擷取程式 : 可以燒比700mb大,是因為省略了揪錯碼,所以可以塞更多東西 : 少了揪錯碼,因此才需要靠EAC的龜毛讀取,重複比對好幾次抓到的資料 : 因此結論是....就算是數位傳輸,光是抓進硬碟,就已經有可能跟原始不一樣 : 我的疑惑就是...這個數位傳輸失真,到底真的存在嗎? : 如果存在,有多嚴重呢? : 如果不存在,那是不是照你講的,其實多抓幾次都可以補正的回來 : 連WMP都會,那EAC這種龜毛程式,存在意義到底為何? : 老實說,因為我聽不出來,原始CD與抓進硬碟的wav : 所以一直感覺數位傳輸失真不存在,但偏偏又有EAC這種程式,與雜誌的神奇理論 : 該不會這失真非得要超高級設備才聽的出來吧! 不用,多聽多比較自然聽的出來了 : 請解惑,謝謝 其實數位失真影響的層面是不大 影響比較大的是轉類比後的失真....應該說類比本來就是連續的,不存在無失真 不過 聽的出來和有沒有失真是二回事 聽的好聽和聽不聽的出來,又是更二回事了 要玩這些比較起步是作到數位無失真 (除非光碟片本身壞損,  不然理論上EAC多捉幾次訊號是一樣的) 進階是把他玩出「美的」失真 雜誌的神奇理論,其實剛開始入門時,會受權威者的言論干擾 不過自已慢慢玩,會玩出不同的疑惑或心得 不過可能玩到創造了自已的神奇理論後 又發現思考的步驟接近權威者,只是方向不同 像我現在就在試者把無失真的 WAV 或 Flac APE 這些檔 試著玩出磁帶式或磁盤式播放器的氣味 XD 這種聲音比較寬鬆自然,只是要玩幾顆小玻璃球會比較花錢 -- 飛天御劍流~ 「龍卷閃」「土龍閃」「龍巢閃」「龍槌閃」「龍翔閃」「龍卷閃.旋」「飛龍閃」 「龍卷閃、嵐」「龍卷閃、困」「雙龍閃」「雙龍閃.雷」「龍巢閃.咬」 「龍槌閃.慘」「龍鳴閃」「九頭龍閃」「奧義.天翔龍閃」 我的個人版在 PTT2 到我的最愛後按S搜尋,找yugif,就可以進去了 http://www.pixnet.net/yugi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73.115 ※ 編輯: yugif 來自: 220.136.73.115 (11/08 11:53)
kevinau:你是說真空管吧!如果有錢就會投入黑膠了!這坑也不小.XD 11/08 12:47
kevinau:我用Plextor直接對拷,高頻細節就是比原壓片少.變成很平淡 11/08 12:48
powerguy:原來玻璃球指的是真空管... 11/10 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