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F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pqx (殺龍求道)》之銘言: : ※ 引述《ufp (紅色羊齒草)》之銘言: : : 期貨的交易成本為 0.05% 的交易稅,但因為期貨的財務槓桿約為 10倍 : : 所以實際的交易成本約為 1%(買賣合計),而不是小於 1% : : 若你認同這樣的費用的話,那麼 100萬的10年定期險,以30歲的年紀 : : 每年的成本約為 兩千多元,所以成本約為 0.2%~0.3% : : 這樣的避險成本應該還算合理 : 不好意思 這裡看無 : 期貨的槓桿10倍 那麼實際的交易成本 : 為蝦咪要乘以10呢?? : 簡單來說7月份有100噸的棉花收成 看到6月份棉花的價格不錯 : 那麼實務操作上是放空100噸 來做套利或者者鎖定利潤的方式 : 那麼你的成本就是放空那100頓棉花的交易稅 : 而不是放空1000噸 放空1000噸 那可不能說是避險交易 : 而是投機 : 關於保險我的看法已經有變化了 : 之前是認為保些基本保險如定期險意外險之類 : 大概在收入的10分之ㄧ 以下 : (保險以期望值來說永遠小於0 不要想靠他賺錢 最多只是生活就急金 : 儲蓄險之類號稱幫你賺錢的險 會算機會成本 : 就知道賠了多少 : 不是有人算出來台灣21年定存利率5.2% 我可以問一下 有個小疑問 之前推文提到的5.2是加總平均而已 還是這21年來的整體報酬率呢 這兩者似乎是有落差的 所以想問怎麼來的呢 不過當然啦 從21年前就開始存 我想這是筆可觀的數字 問題是 目前的利率有機會回到過去嗎 就我看這21年來的郵局定存利率 是有3分之二的時間是在水準(5%)上下的 所以依目前 買儲蓄險的機會成本是存在定存 因為兩者是有類似的地方所在 保守 風險相對較低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 其實對客戶來說 其實影響不大 當然儲蓄險要和基金或外幣定存來比的話 對於客戶的屬性我想就有不同啦 除非客戶都接受 不然這機會成本怎麼成立呀 重點買儲蓄險還是在於是從哪個角度出發 所以我還是持見仁見智的態度啦 : 這個我也整理過不過是美國的算出來差不多 美國高一點 : 拿去跑最近很紅的定期定額投資計算機利率設在這 你就知道你支付多少機會成本) : 不過保險沒遇到夠專業的業務 : 倒是覺得有保跟沒保一樣 不如不要保險 : 該歸避的風險 反而容易花一大筆錢買了一堆不需要的保險 這點明白你要表達的 買了一堆儲蓄險 結果基本的保障都沒買 當然啦 認為不需要保險的也大有人在 看了這麼一長串討論 以及最近聽了一些分享 事在人為呀 有些時候是自己想太多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129.22 ※ 編輯: Nickho 來自: 218.165.129.22 (07/11 23:55)
elvies:科 模糊焦點 07/12 00:06
opqx:等你算過儲蓄險的機會成本再來說 07/12 00:30
Nickho:你這邊指的機會成本是指定存利率 還是?? 07/12 00:35
elvies: 07/12 01:14
opqx:所謂的機會成本就是指當你買儲蓄險的錢拿去定期定額定存 07/12 08:56
opqx:做比較 一般來說在相同風險資金會往效益高的走 07/12 08:57
opqx:這個我算過3張保單 其結果是令人大一驚的 07/12 08:58
elvies:o大你辛苦了..連機會成本都要問..拉保險的還有什麼好期待~ 07/12 11:45
Nickho:XD 所以啦 我文中的疑問不就是定存利率以往下來是5.2%嗎 07/12 11:58
Nickho:就是想確認這一些 才好跟自家的儲蓄險作比較嘛 07/12 11:59
elvies: 07/12 12:02
Nickho:只好自己去找答案比較快嚕...免得忍不住....XDD 07/12 12:10
Nickho:謝謝o大啦...有機會再跟你請教 07/12 12:11
elvies: 07/12 12:30
opqx:現在你會覺得不可思議 但是時間拉回2x年前 我們家的房貸 07/12 13:47
opqx:他的利率可是1x 而定存可是有10% 那時候的時代背景跟現在很像 07/12 13:48
opqx:都是高通膨的年代 07/12 13:48
dk99: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go2.tw/goz 10/08 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