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Fantas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vincealan (文思艾倫)》之銘言: : ※ 引述《Ostertag (看著落葉飄下)》之銘言: : : 要不然這樣說吧 : :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半的路上布滿地雷, : : 為什麼你總是要往地雷上採過去, : : 該不會是你的血條比我長很多吧? :p : : 你要嘛就是發揮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本領, : : 要嘛就是把地雷全部都給掃掉, : : 硬是往上面踩滿奇怪的.... : : 不是跟你抬槓,可能你說的這些地雷書在網上很多, : : 但至少像我這樣以實體書為主,網路為輔的讀者真的很少很少看到這些地雷書, : 所以說你也只是單純以你的情況來反駁surot的看法不是? : 租書店會挑? : 不是每間都會挑的好嗎? :Q 這不是Ostertag兄的主要論點。 他的意思是,決定看不看那本書最終權利在讀者自己, 這和統計毫無關係。 是的,一家租書店可能進的都是爛書, 打工的人可能也無法推薦合宜的書給顧客, 面對一櫃櫃粗製濫造的書籍,那讀者可以作何反應呢? 走進去,然後兩手空空走出來嘛(最多抱幾本漫畫), 前後過程不用三分鐘,這段時間就當吹免費的冷氣吧。 假如一個讀者被爛書制約了, 那只能說他生活實在太空虛了,竟然無法用這些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 寫另外一本(爛)書賺零頭或純粹練文筆至少都還有點經濟/修養價值。 誠然,統計上來看,好書可能在銷量上展現不出實例, 因為只管尋求粗糙快感的讀者卻握有最大的銷量決定權, (老字號品牌相對來說更重要,不過有個還算可喜的現象是, 在狹縫中求生存且能存活比較長時間的出版社品質也通常較高,  其他的小眾讀者或許還是能盡一點心力量的) 最終使得好書不顯眼,租書店甚至不進, 讀者可能得藉由網路口碑跑到老遠去找它。 然而,這又怎樣呢? 除非是重度租書欲上癮者,需藉由重複性的機械快感滿足感官, 任何一個讀者都可以選擇不看啊。比方說: 除了租書店,也可以窩進稍微大一點的書店來打發時間, 作品平均而言還精致許多。 (缺點是可能沒有沙發,不能邊喝飲料邊看書) 傳統文學(這裡不願下定義)不看,還有一堆類型小說可看, 若能看進去幾本書, 應該就不覺得沒讀過那些一身市儈氣卻從裡到外都吝於潤飾的小說有什麼可惜的。 那些從國外引入的類型小說現在在台灣出版速度也很快了, 絕對夠看的。 不喜歡舶來品?  沒關係啊,看書本來就是一種緣份, 然而也沒有人要一個讀者非得結緣一本爛書。 我到租書店偶爾還是會碰到一些地雷, 但我會在第一本(結束前)就與這本書絕交, 只損失不到十塊錢就認清一個作者,乾乾淨淨。 這個作者會不會進步,I don't care 兩年後我大概也忘了他的名字,那時走進租書店再來判斷吧。 結束前插一段話,個人經驗是: 一本書的文筆(好的作品基本要求:文筆要中等以上) 大致上可由作者介紹判斷出。 簡介至少要具備底下四種條件之一: 用詞典雅,或者簡潔,或具新意,或者展現誠意的。 (只具備最後一點的人的作品可能青澀些,但是我願意期待他進步) 假如任何一點都做不到,這種作品九成五以上是惡質的遊戲之作, 只能算是短期商品,文化氣息稀薄的可憐,娛樂價值只在犬馬聲色間。 總而言之,就算達不到鑑賞家的深厚素養的那般層次, 一個讀者還是可以藉由幾次閱讀拓展自己的視野, 不用花費什麼心神就能建立一些取捨標準,從而過濾地雷書。 問題只在於:絕大多數走進租書店的人在圖個安逸之餘, 卻懶得付出一丁點提升自己的心力,可惜這最終也決定了市場取向。 --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a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Time to die. ~~ by Roy Batty, in "Blade Runn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71 ※ 編輯: raiderho 來自: 140.112.251.71 (07/18 10:55)
Yanrei:推 210.58.173.208 07/18
yellaw:推 59.104.5.16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