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TU_LEAGU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攝影作品版:http://www.ryomaction.com/?p=404 擁有四分之三排灣族血統的張逸群,若沒有提及血緣關係,還真看不出來他原住民的身份 。 逸群目前就讀屏東科技大學碩士一年級,在屏東通往台南的火車上,從他身上輕輕一讀就 可下載許多報紙副刊的故事,相信這也是不少台灣足球人共通的經歷:在牡丹鄉山上度過 赤腳練球的國小童年,遇到跨縣市比賽時經費總是短缺,熱情的教練就以帆布車、友人的 客廳等戰術一一克服障礙;升上國中之後,學校的重點不是足球而是柔道,少數人在現實 條件之下選擇轉職,柔道比賽仍能名列全國前茅,但多數人則處於封腳狀態;緊著在進入 高中前,碰巧遇到新學校的成立與熱心教練為足球隊的奔走,體育班雖然成立了,但因故 教練並無到職,隊員也招募不足,從16歲的那年起,只能每週跨鄉鎮至屏東高中合併練球 。 能否繼續升學就端看能不能拿出好成績以取得保送資格,但對於一位間歇起伏足球生涯的 球員來說,其結果是獲得重考一年的資格。青春的付出並無帶來多少射門的機會,逸群多 用了一年考上屏科大,人生再度拉回。 屏科大校總區面積達300公頃,相當於420個足球場,設有全台唯一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收 容中心」、「流浪犬收容中心」及「工作犬訓練學校」。風氣最盛的運動是壘球,足球人 口相當稀有。 學校與財團法人國際發展合作基金會協同合作,主要招收邦交國學生來台留學,就在此背 景驅動之下,塞內加爾博士生Senko等人讓足球隊日益茁壯,操場上的球門之間不再只有 壘球運動。 Senko時期的邦交國聯隊成員有來自甘比亞、貝里茲、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巴拉圭、巴 拿馬、聖文森及格瑞納丁等國,是一支有紀律的球隊(但並不保證踢球時具收腳的意識)。 隊上多數人小時候即開始玩球,但未必受過正式球隊訓練,所以許多人僅能使用慣用腳, 力量大但準度稍差,但憑藉著體力與防守兩大優勢,屏科大從大專足球聯賽一般組一路晉 級,與北科大取代了原本的屏教大及嘉藥科大,進入公開組第一級之戰區。 目前屏科大隊上的成員,主要是以甘比亞籍為主,他們許多人在來台灣之前就互相認識, 也包括認識北科大的甘比亞球員。 位於西非的甘比亞,是非洲大陸最小的國家,由於地處航運要道,舊時是阿拉伯、葡萄牙 、法國與英國作為奴隸貿易的沿海經濟特區。人口總數雖不達兩百萬人,但仍然出現許多 職業足球員,又以跨洋至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為大宗。回教人數佔全體的95%,屏科大隊 上的球員多數也是穆斯林,不建議與他們討論吃豬肉的事情。 在一群甘比亞人之中,隊上的領導人物是來自聖露西亞的中後衛馬努斯。聖露西亞這個位 於加勒比海的小國,似乎連拉丁美洲人都顯得有點陌生,但在這個人口不及二十萬人的小 島上,已經出了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及首位黑人經濟學獎得主。 馬努斯曾為委內瑞拉甲組半職業球隊球員,由於態度積極,自然成為隊上的領導人物,但 面對資源的有限,例如至外縣市友誼賽時需要說服每一位黑人弟兄自掏腰包前往,顯然不 是一件容易之事,馬努斯說:「我們已經打入大專杯第一級的層級,希望校方能更支持我 們,也相信足球一定會成為台灣人都關心的生活大事。」 「逸"奇"好久不見!」練球前馬努斯的中文開場白每天都一樣。原本只是希望還有踢球環 境的逸群,拉回後的軌道不但唸書攻上碩士,球隊也升級至甲組層級,而天天好久不見的 足球影像,是最希望能在屏科大校園內所保持並延續下去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66.227
TOYOTOMI:推推屏科大黑人軍團! 03/26 01:35
BlueMt:想當初我也跟這一群黑人一起比賽過啊!!!! 03/26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