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mpusTou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完這篇文章我在想 應該也可以有一個 解說治療師 台灣首位園藝治療師--黃盛璘 2007-04-17 08:27 |迴響:0|點閱:2530  「園藝治療」是什麼?就是在照顧植物的過程中,讓人們感覺到有個生命需要自己來 呵護,增加人們對自我的肯定!  在台灣,很多人聽說過音樂、藝術、舞蹈治療,但好像少有人聽過「園藝治療」 (Horticulture Therapy)。初始,從資深編輯退休,毅然尋找人生第二春的黃盛璘也 同樣迷惑,如今她卻永遠無法忘懷第一次與「園藝治療」接觸時,心中響起:「啊 ,原來你在這裡。」的興奮。   園藝治療 關懷弱勢族群  剛開始,黃盛璘也去詢問了一些美國朋友,他們還反問:「是治療植物的嗎?」可見 這個領域即使在先進國家仍屬新鮮事。  顧名思義,「園藝治療」就是用園藝來治療人,利用種植和製作與植物有關的園藝活 動來改善人的身、心、靈狀況。而園藝治療的對象,可以是老人、小孩、中輟生、智障 者、坐輪椅的肢障者、精神出狀況的精障者等,甚至還可以幫助受創的家暴婦女。  黃盛璘指出,園藝治療的最大特色是,植物是個生命體,在照顧植物的過程中,會一 直感覺到生命的變化:發新葉、新芽、花開、花落,生生不息。當人們感覺到有個生命 需要照顧、呵護的時候,相對的便能夠增加對自我的肯定。  黃盛璘難忘在腦性麻痺中心實習園藝治療的經驗。那是她第一次接觸腦性麻痺病人, 由於非常不了解他們的狀況,還得用英文與他們溝通,心裡有些退縮。老師則在一旁打 氣:「他們是最和善的一群人!不過,也不要勉強。」她只好硬著頭皮上陣了。  第一個服務對象是個重度腦性麻痺的黑人,他只能坐輪椅,手腳幾乎不能自由行動, 而且不說話。   插花課程 發現無邪笑容  那天要進行的課程是插花。因為病人始終不說話,她開始用問的。  首先選瓶子,「你喜歡那一個瓶子?」對方沒反應。她幫他挑了一個廣口,好插入花 瓶,灌上水。再一枝花一枝草地問:「這個好嗎?」依然沒反應。「來,你摸摸看。」 盛璘用花去搔搔他的手,然後掰開他的手,將花放進手中,再拿著他的手幫他將花放入 瓶子裡。「好看嗎?」儘管想努力解讀他的肢體和表情語言,但黃盛璘依然覺得困難重 重。  在緊張及不斷揣測對方心思中,黃盛璘終於完成插花實習課,卻突然發現對方咧嘴笑 了!她形容「那是我這一輩子看過最無邪的笑容!」於是她也跟著笑了,緊張心情才整 個放鬆下來。   她終於看到園藝治療的魔法。  修完園藝治療師認證課程,拿到「園藝治療師」資格後,2004年9 月,黃盛璘回到台 灣,滿載著新舊友人的祝福,展開人生第二春。   蔬菜插花 跳脫傳統窠臼  這幾年來,她默默地做著,她記得曾經在一個心理學年會上示範蔬菜插花,當時她請 與會人士先想好要為誰而插,然後選容器、蔬菜和搭配的小玩具。回座位後,一邊插, 一邊在心裡想著對象:「今天我要為×××插一盤蔬菜花。我要祝福他……」將愛意和 祝福融進蔬菜裡。最後,在卡片上寫下心意。  那天結束時,大家都有個共同感想:「原來蔬菜也可以插花。」「我從來不認為自己 會插花,原來插花可以這麼隨意。」「我回去也要插給家人看。」  後來在聖誕節家庭音樂會中,黃盛璘如法炮製,也為小朋友舉辦一次「蔬菜插花」活 動。這次是由小朋友為辛苦的父母插一盤蔬菜花,並獻上祝福和感激。事後,小朋友給 她的最好回饋是:「這是今天最好玩的節目!」  兩次活動,看著大家用心的創作,將祝福透過蔬果傳遞給家人好友,她肯定地認為, 「蔬菜插花」絕對是一種家庭「園藝療法」。而「園藝療法」簡單的說,就是藉由栽種 、培育植物等的園藝過程,來調理人的身、心、靈。   照顧植物 滋養自身生命  黃盛璘說,最近日本作家矢野TEA出版的《Table Garden》(創造桌上的綠活小森林/ 遠流出版)也明白點出:「建立人與植物的良好關係」,矢野TEA透過各種園藝、插花的 設計,傳遞「植物的美、功用和機能」,提醒大家「植物和我們一樣都是生物」,進一 步「希望透過植物來學習自然環境的重要」。  看過了《Table Garden》,黃盛璘認為,園藝其實還蘊含著非常深沉的「文化氣息與美 感之學習」,在照顧植物這個生命體的同時,生命也得到了滋養,這就是生命與生命彼 此間互補、互動的交流。  目前黃盛璘與同好一起組成「草盛園」,在草盛園裡不定期舉辦園藝活動,希望透過 園藝活動設計,傳遞植物所具有的療癒和教育功效。 草盛園網址:http://www.5color.com.tw/wwgard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30.204
Dennisc140:話說園藝系有開園藝治療 09/21 23:18
lovesea:我有經手過他的捐款....... 09/23 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