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mpusTou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InterpCampus 看板] 作者: lennon (披頭四) 看板: InterpCampus 標題: 為何搶救中埔山 ---一座離台大很近的山頭 時間: Sat Sep 29 20:18:20 2007 作者 劉克襄 北劍潭,南中埔。 這是許多喜歡攀爬郊山的山友,晚近常掛在嘴邊的比喻,藉此對照台北盆地內,兩塊龐 大山區相互遙映的風景。 北劍潭指的是劍潭山連結著大直文間山、內湖金面山、大崙尾等橫向山列。這塊山列跟 基隆河並行,晚近隨著軍事管制鬆綁,許多要塞旁邊的山徑得以通行。這一區的山塊終 而能密切地聯結,形成良好的郊山步道網,南北通達,提供了台北市民重要的休閒去處 。將來,內湖捷運線通車,更能以此和北淡線劍潭站遙映,各自做為此一山線東西向的 主要出入口。 南中埔指的又是哪裡呢?相對於北邊的山頭,它較乏人知曉。 這是一條縱向山列,從信義區南港山、四獸山往南延伸。銜接中埔山、福州山到公館芳 蘭山、蟾蜍山。最後,呼應了新店溪畔的寶藏岩。 這種大龍吐珠的巧妙山形,在北邊更是精彩地成形。圓山飯店座落的劍潭山尾端,就跟 圓山小丘遙遙相對,形成風水地理師眼中,「臥龍藏虎」之地。無怪乎,兩位蔣總統都 偏愛以劍潭山南北做為官邸。 相對於北邊劍潭山的優越山勢,中埔山也有一精彩之說。 我就聽聞,地理風水師認為中埔山位於世界山莊之頭,昔時有一對小池,在山腳下,分 別成為水塘和釣魚池,乃其一對明目。蟾蜍山則為此大龍之未端,直向寶藏岩小山擺尾 。唯此釣魚池六七年前填埋,水塘亦近乎消失。彷彿瞎了眼的爬蟲。據說這等不幸,很 容易帶來天然災害,比如土石流等等。此為後話,姑妄聽之。 可是,也不知幸或不幸,南中埔不若北劍潭,長年受到嚴格保護。日治末期以來,此地 被視為亂葬之地,山頭滿目瘡痍。昔時少有人願意在此窮山攀爬。唯有北邊的四獸山, 因林相尚存,卻也常人滿為患,現今則擁有台北最完整的登山步道設施。 登山客稀少也有好處,當四獸山被全面規劃為花岡岩石階步道時,這兒得以倖存,久而 久之,形成罕見的風水林雛型。從高空鳥瞰的地圖,便可確知,中埔山竟是台北盆地市 中心,南邊最青翠蓊鬱的一塊山頭。它像一個大冷氣房,減緩了周遭溫度的提昇、空氣 的污濁。 晚近,辛亥隧道北口的福州山和芳蘭山逐一興建完工為公園,提供為市民活動的空間。 福州山東邊的山谷,更朝生態保育的理念,規劃為精緻的富陽自然森林公園,被譽為馬 英九市長任內重要的政績。此地會成為蓊鬱的森林,是個奇蹟。不僅因了周遭墳墓林立 ,更因為此地長年為軍事彈藥庫,嚴禁百姓出入。山友難以造訪,遂成為林相深邃的低 海拔森林地景。 位於辛亥隧道上的中埔山,是塊面積相當於此一山谷的林子。隧道南口也有一類似富陽 森林公園之谷地,不僅更加遠離人潮,而且擁有更為豐富而完整的原始樣貌。它是嶺南 所謂「風水林」的典範之地。 什麼是風水林呢?風水林是一塊低海拔森林的原生自然公園,保存了許多低海拔動植物 的面貌。風水林亦如冷氣房,更像一個空氣清淨器。風水林讓南口的山谷溫度降低,空 氣更為新鮮。這兒更是一個自然博物館,無須任何規劃就自然而存在。 當台灣各地低海拔都在嚴重開發,尤其是都會環境的低海拔都無一倖存時,這塊山區因 軍事管制和緊鄰殯葬區而得以保存,現今回顧,昔時的偏遠僻壤之地,今日成為成熟的 保育林,如此歪打正著,著實是台北市民的福氣。 將來,中埔山應該成為台北南區郊山的中心點,山上的泥土步道經過嚴格的保護,可成 為休閒假日登山的重要山徑。市民可透過各個捷運站方便,從不同的位置登山,翻過山 徑,依自己的興緻和體力,選擇不同的山徑下山,再搭乘捷運回家。這塊橫跨南區四五 行政區的郊山,其地理位置和休閒功能之重要,無一山頭可取代。 最近,因有一建設公司準備在這處風水林之前大興土木,建造公寓大樓。此一大樓興建 ,將讓大型冷氣房和空氣清淨機的的功能,全部抵消。此一原始森林將少了和繁忙市區 的緩衝之區。 雖然建商擁有興建之照,此地亦是住宅用地,唯此法之通過是沿襲過去的法規。現今山 坡地意識興起,此一興建,著實讓人擔心,其將破壞這塊風水林的完整性。 作家朱天心和我等作家一起站出來,積極地參與社區住民自發性組成的「中埔山步道協 會」,主要的憂心便在此。我們誠摰地呼應,周遭幾個行政區,諸如大安、文山、木柵 和信義等相關社區的居民,一起關心這座山頭未來的安危。它會是台北南區未來步道網 的中心區,我們長年生活在此,一個綠色休閒生活品質的指標。 「中埔山步道協會」並非反對建商的蓋屋,而是呼籲建商秉持現代的生態環境意識,和 社區居民站在一條線,共同來向政府建議。何妨考量,嚐試以容積移轉的法規,協商出 一個好方案,共同造就三方皆贏的可能。 市政府獲得規劃良好郊山步道的機會,居民亦能爭取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而建商更經 由此一成熟法規的轉圜,獲得更適合的興建之地,改善都會生活的建築品質。 我個人因而再次把自己認知的中埔山,整理出三個重點,贅述如下,謹呼籲台北市民, 共同來關心中埔山步道的未來: 一、中埔山是南港山列一個十字交會的中心點,上接南港山,下連蟾蜍山。北入福州山 ,南出抱子腳山。這些山區的稜線和山腰都有各種步道連結到此。以此為交會點。此地 若遭到破壞,台北南區市區內的郊山步道網的完整性便失去機會。未來,台北居民利用 六七處捷運,在此一山列,進行登山休閒活動的契機將宣告消失。 二、中埔山保留有台北南區最完整而成熟的風水林,更是最後一塊。這幾年,當辛亥隧 道北口的福州山和芳蘭山努力搬遷墳場,逐一興建為公園,同時宣揚富陽森林公園時, 我們亦期待市政府將關愛的眼神,注意到辛亥隧道南口的中埔山。這塊風水林遠比富陽 森林公園的林相更為蓊鬱,自然生態更加豐富。山谷的溼地更是許多原生昆蟲和植物棲 息的天堂。 三、中埔山上留存著完整的早年茶葉古道和淡蘭古道的遺跡,不僅百年前的《台灣堡圖 》繪有此一古道山路,地方耆老亦知此一山路的存在。現今社區的住民,其祖先就住在 此山上下活動,植茶、種稻。山路不僅殘留有石碑、老樹、老果園和土地公廟。泥土舊 路更保持完整的寬闊。後代子孫走在此稜線時,猶能緬懷早年擔茶葉等商人和農夫在此 往來的辛勤。這兒亦將是台北人認識北台灣產業開拓史,以及低海拔山區自然生態的重 要講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21.225 ※ 編輯: lennon 來自: 61.230.121.225 (09/29 20: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