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eerPl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weetludy (我又想起你)》之銘言: : 雖然他是哥哥,在人生這條路上卻好像比弟弟晚了幾年才開始 : 這是他自己的感嘆,他這個月看他弟買新車 : 心情有點受影響,他哥(68年次)早在4年前就自己買車了 : 而他,學歷讀的最高,沒有積蓄 : 想買車的話大概還要等個兩三年存點錢才買得起... 我覺得這是老問題了,我認為如果賺大錢是念書主要的目的甚至一生的目標 那根本沒有需要一直不停的往上念,這種思維也是臺灣教改一直失敗的原因 許多學生就一直往上念,不仔細的思考自己要的 在美國,高中生想要弄間大學念,那幾乎是沒有問題,但歐美等國 高中生會繼續升學的比率是遠低於臺灣 在美國,如果學生本身志不在念書,很多就去念個社區大學 學個一技之長,早出社會工作,也一樣有所發展 在臺灣,不管如何,就是要念大學,誰規定書念得多就一定要賺得多 在古代也是,當官的,如果是奉公守法,不貪污,賺得不見得會比商人多 但讀書人還不是擠破頭要弄個功名 原因就是,讀書人地位高,在中國傳統社會幾千年下來的影響 以前有功名,社會會比較尊敬你,有許多禮遇,雖然不一定比商人有錢 現在臺灣一樣,對會念書的學歷高的還是比較尊重,你看李遠哲拿個諾貝爾獎的影響 那其他奧運拿牌之類的,為國爭光,結果不就奧運時被炒一下罷了 平常那有人在關心運動員的問題,但拿個諾貝爾獎就呼風喚雨似的 在找對象時也是,學歷高的多半有優勢,跟人打交道時,也容易獲取別人的信任 但我還是覺得,這社會賺錢致富的方式很多,志在於此的,並非一定要循念書的路 學校的書本,不會教你如果賺大錢,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是在教學生怎樣賺大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168.98.142
woogay:推你這篇! 61.64.78.63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