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eerPl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小公司有什麼不好,我倒覺得小公司比較適合我們。」 「怎麼說?」 「其實很多畢業生剛踏入社會,常常都有一些主觀的認定, 例如大公司比小公司好,或是外商比本土企業好,就一窩蜂地去爭取面試, 我常常覺得有點可惜。但我也承認,普遍來說大公司是比小公司有制度, 外商的福利也比小公司來的完整,福利與制度,其實就是一種保障, 但我並不認為這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最需要的東西。」 「當然重要啊,難道要去小公司被凹,或是去本土企業然後領不到年終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當然沒有必要委屈自己,但我只是認為與其挑 大公司或是外商,更應該要挑”正在成長的公司”! 我們都唸過研究所,你認為對研究生來說什麼最重要?」 「表面一點呢~是能不能早點畢業,理性一點則是能不能學到東西。」 「那誰決定你能不能畢業,或是說能不能學到東西?」 「當然是指導教授啦!」 「這就對啦,所以考研究所的時候除了學校排名,也應該把指導老師一併考慮進去。 找工作也是一樣,有名的大公司當然很好,但對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來說, 我認為「學習及表現機會」才是最重要的,而誰決定你的學習及表現機會,當然是老闆啊!」 「那我又怎麼知道這個老闆給不給我學習及表現機會呢?」 「老闆才不管你學不學習、表不表現咧!」 「那你還叫我去小公司!」 「你聽我說完嘛!一般的大學生畢業生還改不掉「被動的學習」, 所以希望大公司或是外商公司可以給他們”學習培訓”的機會, 但我們都是研究生了,總該明白真正的學習是主動的學習, 而真正的社會大學裡面也只有主動的學習。」 「小公司之所以小就是人少,所以有更多的機會讓你獨當一面, 這時候的學習才是最實際且珍貴的,可能你一個人要負責平常大公司一個團隊的業務, 有更多機會站在老闆,甚至一個產業的一環來看事情,但在大公司裡你可能只是一個小螺絲釘, 每天忙得事就是那些,做的再好要往上爬上面還有一堆人, 你行,總有人比你更行,什麼時候才能輪的到你呢?」 「所以學習及表現機會不是老闆要給你,是因為小公司老闆不得不給你, 因而在學校裡應該要盡量往好的學校去擠,去跟最天才的人學習, 但出了社會,就要反過來往最有機會出頭的地方走,這叫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那怎麼才能知道一間公司是不是正在成長呢?」 「嗯,能體會到出頭機會的重要性,接下來就是看這間公司是不是正在成長的公司了, 並不是說小公司就一定在成長,而大公司就一定不成長, 這需要實際地在公司待過,瞭解老闆的作風才能決定。」 「那不是廢話嗎?我都沒進去哪知道老闆的作風!」 「這必須要從來大環境來考慮,我管它叫「Free Energy」, 也就是我們中文的「勢」這個詞,例如現在大家都用手機了, 一家以傳呼機為主的公司還會成長嗎?這是我從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先生那學來的。」 「要掌握「Free Energy」,也就是我們古人說的要「乘勢而起」, 就必須對該產業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例如常看深度的分析報導啦, 或是常聽產業大師的演講啦,以瞭解產業最新的動態或是發展趨勢, 你才知道下一波大家要流行什麼,而不是等到流行都過了, 才傻傻地捧一筆錢去追高,這跟買股票的道理是一樣的。」 「就算掌握了「勢」,但大公司人多,利益糾葛複雜就不可能任意改變, 而小公司人少比較有機動性,為了生存願意作任何改變, 會比較有可能成為正在成長的公司,不過這都是相對,不是絕對。」 「所以與其說要選大公司或小公司,我建議還不如盡量選正在成長的公司, 但在還無法掌握「Free Energy」之前,有面試機會還是多把握,多看看多學習。」 「我明天下午就有一個面試,但我不知道他算不算正在成長的公司ㄟ。」 「不錯喔,什麼公司?」 「不太確定,好像是一間叫DB的保養品原料公司,等一下回去再看清楚點。」 「保養品很不錯喔!我就蠻看好這個產業的。」 「先不要廢話那麼多啦!趕快幫我想一下明天會問什麼,給我有個底吧?」 「你喔,依你的學歷,當個業務是綽綽有餘了,可是依你現在的年紀, 再加上完全沒有工作經驗,老實說,如果我是老闆也會擔心你把我這當跳板,待也待不久。」 「那怎麼辦?」 「如果老闆問你,依你的學歷怎麼還會想來當業務,你怎麼回答?」 「實話實說囉。」 「跟他說實話你就完了,我當初就有被問到這個問題。」 「那你怎麼說?」 出了社會,然後呢? http://www.wretch.cc/blog/Mock/2432065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64.163.69
NewWuman:是張明正吧 06/15 15:57
※ 編輯: azm590 來自: 222.64.48.83 (06/15 20:08)
GeorgeC:你講錯了 現在還是有傳呼機公司做的很好 都賣到中東去 06/20 23:47
GeorgeC:賣的還比手機貴! 06/20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