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eerPl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人,如何不庸俗? 所謂的庸俗,似乎是那種到處都看的著、幾乎可被任何人取代之人。就某種程度而言,這 種「可被取代之感」部分是來自他人眼光的投射,又有一部分是心理的自卑。但無論如 何,都要有心理之自卑才可能成為庸俗之人。他人眼光使你感到庸俗之時,必定是你感到 「我確實庸俗」的時候。那麼,人為何自認庸俗呢?或者,換個方式說,人如何可能「不 庸俗」呢? 回想一下小時候跟朋友嬉鬧的畫面,那時的你會感到庸俗嗎?又或者明天即將跟朋友出去 玩的你,你會感到庸俗嗎?抑或是獨自沉思時的你,你會感到庸俗嗎?盡可能地審視自 己,你會發現,只有當你感到孤獨時才可能感到庸俗。人與人的互動就是互相遷就與演 戲,人人有各自之專長,聊天時就像是在表演交響樂,大家合力奏出一首美好的曲子。 跟朋友相處時,誰不快樂?然而,當你孤獨時,你意識到自身心靈之空虛。就算你沒被 什麼人羞辱過,這種對自我的空虛也讓你感到萬分可憐。凡是無法忍受孤獨者,就是無 法忍受與自己相處的人,就是無法面對自己的人,這種人如何可能感到「不庸俗」?也 許他會跟朋友大聲呼喊「我不庸俗」,但那究竟是不是指「只有當我們在一起時,才不庸 俗」?毫無疑問,必是如此。那種能夠在孤獨時,自認「不庸俗」之人,必定是能夠孤芳 自賞、自得其樂之人。 問題是,人如何可能欣賞自己、自得其樂?何謂欣賞自己、自得其樂?就是哪怕世界只 有自己一人,也感到十分快樂與滿足,達到確確實實的知足常樂之境界。想要只透過外 在條件滿足自己、讓自己獲得快樂,這無論如何肯定是不智的。因為不論你透過何等努 力換取了某外在之物,例如房子、車子、女人等,這些快樂必定是與他人共享之樂。如 果沒有人喜歡、羨慕你擁有的一切,你又如何可能因為那些外在之物而快樂?想想那些 在CareerPlan版、Salary版、Mobile01等能夠比較一切的地方吧,這種地方充滿炫富之 人,然而如果沒有那些寄生在財富價值上的眾人,這些人哪有「炫」富的機會?因此, 那些透過外在條件滿足自己之人,必定是需要透過他人肯定而獲得存在感的人,而很難 達到自得其樂、欣賞自己,發自內心感到「我不庸俗」。 不只如此,就算只是「偶爾」依靠外在條件獲得快樂,也不會是最佳選擇的。畢竟這個 社會如此動盪不安,人際相處難免有所爭執、互相遷就,依靠他人獲得快樂的人,本質 上就是缺乏一定程度之自由的人。一旦脫離他人、缺乏外在條件的滿足,他就感到渾身 不對勁,就算是自己熟悉的家,也可能覺得很不自在。因此,只依靠自己,感到「我的 所有即在我身」之人才是能夠欣賞自己的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多數人只會隨波逐流,終 其一生只是在實現莫名其妙的意志、崇拜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然的價值、帶著文化眼鏡評 價自己與他人、把他人耳朵當作自己的耳朵、把他人嘴巴當自己嘴巴、把他人思想當自 己思想的從未「成為自己」的庸俗之人才-庸才。 然而,連個稱得上有世俗價值之物都沒有的人,又有什麼好欣賞的?甚至,這種人又可 能擁有什麼?別忘了,人還會思考。就是思想。一個毫無思想的人怎麼可能耐得住性子 「瀏覽、觀察、檢視」自己呢?更別說「欣賞」自己了。難道自己不就是一個「空」嗎? 自己彷彿是個黑暗的無底洞,怎麼看都看不見任何東西。在這無底洞裡,你使勁拍掌發 出聲音,你也聽不見任何回音。要這種人說出自己「不庸俗」,就像是要他說出「我這 個無底洞確實非凡、引人入勝」一樣困難。但是,該如何有思想呢? 思想源自思考,人之所以思考,不外乎是遇到了需要做出選擇的情境。人生就是一條選 擇鏈,就是這種具有做出選擇的能力,使我們勉強感到自己不同於石頭而自由的。就算 存在著完全不跟社會互動的人,那麼他也可以是非常有思想的。不論處在何種場合,人 永遠都在面臨一個選擇,那就是「我該不該自殺」。對於這個嚴肅的問題,如果你窮盡 一生去探索,恐怕也無法得出毫無爭議的答案。但是,窮盡一生且認真探索的過程,會 使你對生命充滿疑惑。你將對所有人事物放上「為什麼」的標籤,而且也只有回答「為 什麼」,才能夠讓人生「有意思」可言。試著想想,你心目中的不庸俗之人,當他被問 到「為什麼」的時候,他比較可能說「我不知道」呢,還是給你他從各種角度思考出的 各種答案?千萬別低估由「我該不該自殺」帶來的各種「為什麼」問題的威力。試著每 天問自己5個為什麼,例如「為什麼人會快樂?」、「為什麼要孝順?」、「為什麼要傳 宗接代?」、「為什麼我相信我相信的事?」、「為什麼”幹"是髒話?」,問完以後記 得再繼續追問「為什麼」。當你生活到處充滿為什麼、對人生各種大小事都有自己的觀 點時,你就開始過著有意思的生活。當然,探討這些問題肯定會累,但這可不代表不值 得探討。相反地,越困難的事往往越有價值。如果有人不去問「為什麼」,也許他說他 很忙,所以沒空想為什麼,那麼表示他打算讓自己過著「沒意思的生活」、過著「不知 道為何要這麼活的生活」。這種人如何可能不庸俗呢? 你說台灣的教育是不是只能教出庸才?是的,庸父母的小孩配合庸老師,你要他不成為 擅長庸俗之人才也很難。多數父母都在追逐名利與比較一切、不吃人生而平等這一套(這 正是萬惡之根源),盲目追隨傳統習俗與反對異己。你要他們思考為什麼,根本是拿把刀 架在他的脖子上要他馬上死,這實在太痛苦。老師不思考為什麼,父母也不思考為什麼, 政府官員也不知道為什麼,所有人都不知為什麼。小孩又如何可能知道為什麼?多數人 都是教條主義者,你問他為什麼有錢人才有地位?他說就是要這樣,只有這樣才是有價 值的人。你再問下去為什麼有錢人才是有價值的人、為什麼社會地位高的人才是不錯的 人,他不會坦白告訴你「我也不知道」。也許他會說「我就想要有錢一點」,你問他為 什麼他想要有錢?他可能開始覺得你很煩,好像在羞辱他一樣。其實那是他可憐自己的 象徵,因為他確實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想要有錢,而不是想要窮一點。好一點的,他可 能會跟你說是「人性」,但這顯然是將所有無知都訴諸「人性」的手段。如同你要說服 他人他其實是怎樣的時候,就一定要搬出「潛意識」三個字來讓他感到「哦,有可能」。 事實上,他們也只有在這種時候才會提到「人性」。此時的你千萬別再問下去,因為他 只會罵你是笨蛋,畢竟你已經把他逼到懸崖邊了。當然,我們也不該對不擅思考的人太 過苛責,但這些人好歹也要留下討論空間,而不是把一切都訴諸無知或人身攻擊。 因為人們從未思考為什麼,所以對許多事情都是抱持著「無庸置疑」的態度。這種「無庸 置疑」挺中性的,「拒絕懷疑」才是更高層次且令人恐懼的。設想有個人透過說假話的手 段獲取極高層的職位,並且得到許多人的肯定與讚許,這些人也許沒意識到說假話帶來的 人生代價,也可能是不知道他說假話而讚許他。因為從小到大對於說假話都感到「無庸置 疑」,而很少思考「說假話是否具有道德價值?說假話是否不應該?說假話是否不利於社 會和諧?」的問題,但自己的良心有時也難免過意不去。就這樣,他逐漸地逃避、抗拒「 懷疑說假話」的想法。你說他30年後「有沒有勇氣思考這樣的問題」?很可能是沒有的, 因為這問題的代價非常大。如果他思考之後的答案是「不應該」,那麼這根本是否定了這 30年的努力,他活了三十年的「不應該的人生」,他「不應該活」這三十年。人生好比一 棟建築物,信念就是地基。信念一垮,人生就垮。不擅思考「為什麼」的人,肯定陷入「 迷信」的情境。這也難怪人為什麼要信教了,畢竟宗教讓人們覺得人人都有罪,既然人生 前就有罪,那麼犯下30年的錯似乎也是不足為奇的。宗教使人勇於接受自己,這點實在值 得肯定。你說,思考「為什麼」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不過,教育是否真的能讓人成為「不庸俗之人」,這恐怕很有爭議。但至少,如果要讓小 孩習慣思考為什麼,那麼給予固定答案、逃避爭議問題的台灣教育風格肯定是不利於思考 「為什麼」的。而且台灣的反對異己風氣之盛行,看到有不一樣想法、價值觀的人就加以 吐槽的習俗,再搭配不敢懷疑自己的道德弱智,更是不利於不擅長讀書的人生存。這些人 肯定是多數人,要這些人在閒暇之餘「抽空」思考為什麼,是非常強人所難的,畢竟花時 間思考「為什麼」是要冒生命危險的。從我們的電視節目、新聞內容毫無深度的現象,就 能知道多數台灣人是幾乎沒在動腦袋的,邏輯推理絕不能超過10個若p則q;儘管人人知道 許多事情都可能是錯的,但人人對自己深信不疑的事情卻總是認為必定是正確無誤的。而 這樣的惡性成長環境,與其說是台灣教育教出庸才,不如說是這個社會只適合庸才生存。 那麼不用擔心三餐的有錢人呢?這些人是不是庸才?我想這比例應該比較小,至少他們還 有自由去擴充自己的視野。不過,由於人的同情心有限、慾望無限,恐怕多數有錢人早已 成為慾望的奴隸。每天光是想著該如何滿足慾望就來不及了,哪有時間想到自己或別人? 就這樣,資源總是被有錢人操控在手中,窮人努力滿足有錢人的慾望,這個社會就如此生 生不息地運作著。 如何不成為庸才?那就是盡可能地思考「為什麼」,讓自己過著「有意思」的生活。等到 這些「意思」成為一套有層次、優先順序、類別的系統時,就成為「思想」。此時的你, 你會意識到你與他人之不同,你永遠也無法被任何人取代。你不但透過「為什麼」賦予你 的生活「意思」,而這些同時也成為你的人生「意義」。你所作的一切不是因為他人覺得 有價值而作,而是因為自己感到有價值而作。同時,你也因為習慣面對「為什麼」而勇於 改變,不會成為食古不化之人,對於所有論點都抱持保留態度。尤其是那些未親身經歷過 的意見,更是抱持著大膽懷疑的態度。 最後,也許有人會問,經常思考「為什麼」會比較幸福嗎?多思考就會成為有思想的人, 思想能帶領你看見各種問題的根源、使你擅長使用不同於製造問題時的思維去解決問題, 並且有勇氣對抗無知帶來的恐懼,對自己的判斷更有信心。誠如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說:「 思想帶來信仰,信仰帶來力量」。現在很多人過得很辛苦,試著把辛苦的理由列出來,並 進一步追問為什麼要執著於那些使自己感到非常辛苦的理由?能不能有所改變?如果不 能,那又「為什麼」?其實人生有非常多條路可以走,只要你能打破原先的價值約束,你 就又獲得更寬廣的自由選擇。想當一個不庸俗且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嗎?那就試著去問「社 會需要什麼」吧!祝好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0.204 ※ 編輯: Philethan 來自: 220.135.0.204 (02/01 05:01)
Arsenalhenry:推 02/01 05:56
jeszoo :謝謝PE 大!一切先從問“為什麼”開始! 02/01 08:02
jeszoo :大過年看到這麼有料的回文.夠我好好思考的了!:) 02/01 08:04
blackshaw :極富思考性,推一個 02/01 09:35
kaet :很棒的文 當然對天賦較高之人 這樣做是很好的 但是 02/01 10:56
kaet :對天資駑鈍之人 一直問為什麼會不會挫折感遠多於成就 02/01 10:57
kaet :感? 02/01 10:58
kaizhizun :推,跟我的處世之道不謀而合,但我無法寫出此類文章 02/01 11:19
kaizhizun :回推文,天賦的高低不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評定 02/01 11:20
kaizhizun :思想沒有侷限,也無法被量化,所以一切都要等 02/01 11:21
kaizhizun :開始做了才會知道自己是優異還是愚鈍 02/01 11:21
kaizhizun :大部分的對錯都是社會或輿論賦予的價值觀 02/01 11:22
kaizhizun :只有宇宙真理才有對錯 02/01 11:23
kaizhizun :不盲從,有自己的方法就會帶來極大的成就感 02/01 11:24
Konbanwani :我覺得不是天賦的問題 是 sense 的問題 02/01 14:51
Konbanwani :有人可能沒法把這樣的道理講出來 但一直都是這樣做 02/01 14:52
Konbanwani :也有所謂天賦高或資質好 想破頭也看不破表象 02/01 14:53
Konbanwani :到底思考有沒有用還是一切天注定 實在不知道 02/01 14:54
iamyiz :能拜讀到PE大的文章,真是幸運 02/01 18:41
shoshumai :同意。我習慣用「接受」與「否定」來解釋這些行為 02/02 00:15
shoshumai :接受帶來的是「安全感」,否定帶來的是「危機」 02/02 00:16
shoshumai :我們生在一個危機少的環境下(衣食足),去挑戰危機,在 02/02 00:19
shoshumai :多數人眼中本來就是又傻又犯賤的行為。 02/02 00:20
shoshumai :同樣,危機多的老人們,在長了歲數之後,負荷也多, 02/02 00:21
shoshumai :迴避危機的傾向也高。我小時候就超不爽那種要退休隨 02/02 00:22
shoshumai :便教的老師的。 所以我也犯賤的質疑了幾位老師XDD 02/02 00:23
shoshumai :更正上上句為「生在危機較多時代的老人們」 02/02 00:24
shoshumai :不過消極的來說,再一次進入衣食不足的時代的話,也 02/02 00:26
shoshumai :許多數人就會積極否定,去尋找新的選擇了吧... 02/02 00:26
Line2468 :2014第一推好文 02/02 08:17
flipsydee :推推!! 02/02 10:08
ARTORIA :生涯版應該多一點像這樣的文章 02/02 21:38
nickcatwang :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也決定國家的未來 02/02 22:31
giunrz :推 充滿炫富的思想不可取 02/05 10:43
turgnev :讚!! 02/05 12:53
shiloh :但是人身為群居動物,實在很難達到原po所表達的境界 02/05 20:06
Drawde :great!! 02/06 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