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an_Mo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恕刪 看到版上討論那麼熱烈,我也想要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其實除了對火鳳這部漫畫的觀點外,我有點認同t大的想法, t大在這個時代對於逝去的道德觀念振聲急呼,我覺得很感動, 那是一個對於凌駕自我價值觀念的純粹認同,我是支持的, 現在社會看什麼事都是功利與目的,但是我想在那個時空卻不是, 或許這樣說有點不好,但我認為那就是個價值觀的問題, 在那個時代很多人會捍衛自己的價值觀念,甚至連生命也可以不要, 更不要講小小的功利與目的,與其這樣講,還不如講是為了自我的理想。 或許火鳳裡面可以寫說是被那些文人騙了, 但是整個社會價值觀應該就是建立在許多人的共識上, 進而變成整個社會的道德倫理,因為很多人都認同那是對的, 東漢是什麼樣的年代,難道大家會認為儒家就只會講學而時習之嗎? 儒家講的就是人生下來不可切斷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看「仁」這個字就知道了,像是孝、悌、信、義, 也就是某種特定人際關係。 就像現在侵蝕著整個社會價值的功利主義一樣, 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可不是口號跟標語而已, 或許看著很空泛,其實背後牽扯了許多的社會行為, 史書的一句話不同立場有不同解讀方式, 但硬要用現在的思維去解釋也不客觀,史書也不可盡信。 就像很多板友提到,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 其實這很有道理,就像之前有看到版友舉黃巾之亂的例子, 我也舉個例子,就從我們台灣的歷史課本來講就好了, 比如說八年抗戰,我們可以看到八百壯士謝晉元死守四行倉庫, 感覺很壯烈,但是在史實,他只是一個團長, 對於整個八年抗戰大局有什麼影響, 整個歷史課本從沒有提過各軍區的指揮官,只單單提到蔣介石, 民進黨執政以後我想歷史課本一定也是有所變動, 光一個台灣的歷史陳述就這麼多元了,更何況對岸寫的歷史。 寫歷史的有可能是像司馬遷這種人,他要面對像流氓的劉邦, 也有像以前迎合蔣中正這種的課本, 也有可能像杜正勝這種教育部長,他要重編歷史課本, 所以每個開國皇帝都是高祖、太祖、成祖,每個亡國的都是惠帝, 末代君主真的有做的比較差?所以歷史評價很低的劉禪, 對比李昱後,我彷彿能看到他的想法。 像「忠」這個字,我自己會解釋成順應自己心中無法撼動的價值觀念行事, 有可能是自己的家人,有可能是愛情,有可能承諾約定,有可能是生命, 有可能是義氣,有可能是環保,有可能是民主, 有可能是本土,有可能是極端種族主義,有可能是極端的宗教, 當然也有可能是功利,甚至可能是尿尿不沖馬桶都難以忍受的價值觀, 在三國中,我看到的是中心價值觀念的衝突, 以及中心價值觀念與自我理想間的衝突, 說都為利益,我覺得太過了。 是否有時會覺得女朋友不可理喻,難道女朋友不是自己要的? 為什麼要為了女朋友跟男生出去生氣?或者是太愛花錢生氣? 如果能放棄原則還有什麼能算是不可理喻的事,還會有什麼好生氣? 就是不能放棄原則,所以才會有衝突摩擦, 這些不盡相同的價值觀念,才是成就了每個人的獨特性, 雖然在陳某筆下呂布等人價值觀與當代人那麼不同, 在這前提下陳宮赴死,張遼投曹,呂布乞活也就不是這麼矛盾的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166.109
bursthead:推 寫得真好 09/20 22:33
momoisacow:這就好比 評價一個人般的難ㄚ (亦或是根本不需要評價?) 09/21 22:30
LocKieR:可以小聲問一下板友討論黃巾之亂的是在哪篇嗎?? 09/24 20:44
nckukath:雖然提到的不多,往前找三篇就是了 09/25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