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an_Mo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了一些討論串以後,兩方都有一些道理,但是有一個基本的要素 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不管是三國演義或是火鳳,都是「文學作品 」,不是歷史書。 有關三國時代的歷史記載,應該是出現在三國志、魏書、後漢書、 資治通鑑等由專門的歷史學者所著作的作品當中,你去拿魏書跟三 國志當中、資治通鑑來討論三國的歷史正不正確,這才有道理,拿 火鳳或三國來說人物塑造不正確,是很莫名其妙的。 文學小說有三種歷史背景,一種是架空歷史,一種是寫實歷史,另 外一種是混合,前者像是魔戒,雖然有參考現實世界的環境和背景 ,但是中土世界完全是與過去我們的歷史認知不同的時空,是純粹 的架空歷史背景。寫實歷史則是像三國演義,火鳳之類的故事,取 自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大致上不脫歷史的演進,只是在小細節上 做些修改或更動,以達到「文學」上的目標。第三種混合小說,則 是一部分取材自已經發生的歷史或是文化環境,但是對未來做了非 常大的修改,或是對於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事實做出根本上的更動, 第三者,銀英傳、龍狼傳、達文西密碼等是也。 小說(漫畫體裁其實也是小說體系的一種),一定存在歷史背景, 因為它不是論說文、不是抒情文、而是在說故事,既然是在說故事 ,它一定有背景設定,不管這個背景設定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是一個特定的時間點或是一個假設的文化背景範圍等等。 要做火鳳或三國演義的價值論述的先行條件在於必須要絕對的將它 在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上的分析論點分開,否則混在一起是談不通 的。 三國演義和火鳳在歷史官點上的表現當然是都完全不及格的,因為 他們本來就不是歷史書,他們裡面都出現了太多根本不可能被史官 紀錄在史書內的情景。 另外,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章回小說,討論文學價值時卻不能不 考慮那個時代對於小說的概念,當時的文學主流價值依然是教忠教 孝,加上當時中原對於蒙古外族統治者的不滿,屬於中原正溯,家 世背景優良的蜀漢劉備自然被羅貫中給當成了正統角色。同樣的背 景也可以套用在差不多時期的西遊記、水滸傳上面,他們除了是小 說以外,也一定程度的反應當時作者對於政治局勢的看法和不滿, 由於無法藉由明顯的管道來發揮,所以用小說來隱喻成了最好的方 式,就跟出身西涼外域的董卓,被當成了蒙古人一般的評價一樣。 另外,由於當時的教育水準較低,三國演義等章回小說出自一般街 頭說書人之口,聽眾常常是工人或是農民階級,不可能用太艱深的 劇情設定,人物的個性也不能太過複雜,最好是越鮮明,越單純越 好,這也是三國演義的特色,裡面每個角色的個性都很固定,從頭 到尾幾乎沒有改變。也因此無法創造太多的次要角色。如果一個角 色是笨蛋,那他就很少會有聰明的地方,幾乎每個主要角色都可以 用一個字來表示他們的個性。 曹操、司馬懿的奸、劉備的仁、關羽的忠、孔明的智、呂布的勇、 董卓的殘、張飛的莽。 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兩極化的設定。 就很像中國古代戲劇一樣的設定,生旦淨末醜、黑臉白臉紅臉花臉 用來表示一個人物的個性一樣。 性格都非常的單一,缺點是沒辦法在單一人物的劇情上做太大發揮 ,所以三國演義在故事當中插入的大量平板性格的次要角色和加上 歷史演進的發展來豐富整個劇情。 而火鳳在著述上最成功的一點,就是同樣奠基於三國歷史的發展, 對三國演義中平板的角色性格做了非常完整且「合理」的補強。 人物的性格變得各為複雜,更唯有寫有肉跟三國演義那種傳統中國 戲曲內角色的設定方式而言,火鳳裡面的角色更像是現代人。 注意,重點在於「合理」二字,不是像龍郎傳那種完全扭曲角色性 格的修改,在要兼顧歷史以及要豐富角色性格這方面,這是十分不 容易的。 如果有仔細看火鳳的話,可以注意陳某所作的主要改變在於「增加 虛構史實」,而不是「扭曲現有史實」,當然為了要做故事上得描 述,對於角色的年齡做了修改,但是在歷史的大方向以及角色的基 本性格元素上,陳某都把持得很好。沒有人多活,也沒有人早死, 如果劇情需要某個重要角色在某場戰爭中死亡,那麼陳某就會創造 一個虛構角色,像是小孟、許臨。 而「增加虛構史實」部份,則是火鳳最令人讚賞的地方,他在歷史 上或是三國演義當中一些描述不清,或是不合道理過於簡略的地方 加上了自己的看法或是自己的創作。讓角色的個性豐富起來,比如 大師兄素還真袁方,歷史上只有記載袁紹有一個私生子,而陳某卻 讓這個私生子給設定成了袁紹手下的第一軍師。 三國演義當中有三名軍師出自水鏡先生司馬徽門下(孔明、士元、 元直),但是陳某卻將這個設定擴增為水鏡八奇。趙雲在白馬坡加 入公孫瓚軍前在歷史跟三國演義上是一片空白,但是他卻在這個空 白加入與司馬懿認識的這個設定。當然,司馬懿也是,在赤壁戰前 ,在三國演義上只有曹操不喜歡有狼顧之像,還有司馬懿裝病不出 仕,張春華殺婢女滅口這段,陳某卻在這之前虛構了山無陵家族跟 殘兵的這個背景。 最重要,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段就是水鏡的「士氣論」中,對於「有 勇無謀」者的顛覆看法,三國演義考慮到讀者群的程度,沒辦法做 這麼多的著述,只能給萬千軍中能取上將首級的張飛,還有萬人敵 關羽、三國的第一猛將呂布「有勇無謀」的評價。但是能領大軍作 戰的將領,怎麼可能只會是一個僅能舞刀使槍之輩?就連在三國演 義裡面台詞加起來不到十句話的顏良文醜都被賦予了更合理的個性 ,看火鳳如果沒有看到這麼細的地方,我覺得是相當可惜的,這是 陳某相當用心的地方。 當然三國演義也有虛構史實的部份,而且更多,比如張苞、關興在 三國演義中大有發揮,但歷史上卻早死,他們的性格與表現全為虛 構,不過大部分三國演義的虛構部份發生在劉關張死後的三國故事 ,由於之後的三國故事跟之前比起來平淡太多,就是孔明不斷的北 伐,司馬懿和孔明一直打仗,東吳除了出個諸葛恪來亂以外,其他 的大部分都在混時間。所以不搞些有的沒有的東西出來,羅貫中也 掰不下去。 回來談火鳳,由於火鳳給予了登場人物更複雜的個性和更多的背景 設定,使得他劇情的進展異常緩慢,週邊人物的數量大為減少,也 沒有辦法同時兼顧所有地方的發展,一些原本在三國演義中出現的 角色被徹底忽略,像是袁紹的首席軍師田豐、曹操的主力軍師之一 荀攸,一直在劉備早期擔任外交工作的孫乾等等。 不過相對來說,只要是出現的角色,不管活得長或是短,陳某都會 賦予它令人印象深刻的生命力,像是曹豹、張繡、董卓、李儒、牛 金等人,出現時間雖短,有的甚至短短只有一集,但是卻不會是免 洗角色,這一點跟同樣喜歡使用大量人物的浦澤直樹一樣,都非常 擅長在很短的篇幅中說明一個完整的故事以及刻劃人物的個性。 創作時代的不同塑造了三國演義和火鳳截然不同的風格,三國演義 就像在看一群演員,看一個製作龐大、氣勢磅礡的時代劇。而火鳳 則像是看一群人,受限於時代限制下的人物傳記。如果不能拋棄兩 者彼此間的成見,要想要享受三國演義或是火鳳的樂趣,都是非常 困難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223.217 ※ 編輯: derekhsu 來自: 118.166.223.217 (09/21 02:13)
huerta:談一下角色設定好了 能夠用一個字表現這個角色這樣是好事 09/21 02:45
huerta:只能用一個字表現這個角色 才是平板 09/21 02:45
huerta:角色有明顯的個性 喜好 情緒等等 角色之間的發展才有可看性 09/21 02:49
huerta:試問能夠在你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 是哪一個版本? 09/21 03:05
wolfrains:什麼時候國父推翻了蒙古人了我都不知道XDDDD 09/21 03:27
and629:推這篇看火鳳與演義的角度 09/21 08:40
and629:文學作品本身一定存在歷史背景,所以演義強調的是忠義 09/21 08:41
and629:而火鳳則是貼近現代的思維 09/21 08:42
and629:說真的,看火鳳精采的地方就是看他為許多歷史角色的翻案 09/21 08:44
and629:除了本篇作者提到的一些人物外,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則是 09/21 08:44
and629:對於荀彧描述的部分,以前看演義是一直看到後期曹操晉爵 09/21 08:46
and629:荀彧反對被殺之後,才知道他是尊天子派的 09/21 08:47
※ 編輯: derekhsu 來自: 118.166.223.217 (09/21 09:45)
iecdalu:牛輔才對 不是牛金喔 09/22 00:16
ianlin45:演義角色設定是鮮明 但是沒有善惡二分法喔 09/22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