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an_Mo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josephhou (Marion)》之銘言: : 前面有提到曹爽為了想立軍功和二公子一較長短,發動了腦殘的駱谷之戰, : 司馬昭在這一戰中被任命為征蜀護軍,擔任夏侯玄的副將進兵駱谷, : 進兵至興勢時,蜀將王平夜襲魏營,司馬昭躺在床上動都不動,大概是在裝中風, : 王平退兵後,司馬昭連忙去找夏侯玄,要他勸曹爽不要再耍腦殘了: 這邊晉書是寫蜀將王林, 因王平的布局是他押後陣以防曹爽派兵由興勢山以外的出口闖入漢中, 所以王平攻入敵營這事...? : 蜀將姜維攻打隴右,郭淮從長安出兵抵抗,司馬昭持節屯兵關中節度諸軍, : 我沒記錯的話,三國演義中姜維在這一戰大發神威,不但把司馬昭困在鐵籠山, : 還空手接住郭淮射來的箭反射回去,然後郭淮就陣亡了.... : 事實上,這一戰郭淮和蜀將句安在麹縣相持不下,司馬昭率軍進駐長城, : 作勢要出駱谷攻打漢中,姜維只好倉皇退兵,而句安在退路被斷的情況下率眾投降; : 郭淮在這一戰後至少還活了五年才死,他該感謝羅先生讓他死在戰場上嗎? 這一戰在演義裡面是牛頭山之役, 夏侯霸提前身披蜀漢戰袍上場, 姜維被陳泰與郭淮兵困牛頭山最後逃回陽平關. 而司馬師在演義裡面本來要在陽平關前截殺姜維分杯羹, 結果被陽平關的連弩射回老家. 至於句安被困到投降這點沒變,這時間帶上和史料有異則有3項: 1.這場是發生在費禕主政時代,姜維理應帶兵不過萬人, 但光是句安和李韶就各帶一萬五千人,不愧是羅灌水. 2.李韶在史料上投降,但在演義是冒死脫困向姜維求救因此送回漢中療養. 3.演義在這戰之後就接老仲達之死,王淩與淮南第一叛全數省略不寫, 因此這位接任蔣濟的老太尉王淩雖然來頭不小, 他阿叔是演義前期的要角王允,但王淩在演義裡面完全沒得活躍. 雖然是為了真三6寫的,不過真三6有做牛頭山之戰, 因此我之前也整理了牛頭山之戰的一些史料: 巴哈小屋連結: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1345731 因為是到處吸功,所以整理稍雜,不過就初步瞭解來看應是可供參考. 演義裡面郭淮被姜維射死的是鐵籠山之戰, 這一戰姜維是和吳太傅諸葛恪的第五次合肥(新城)之戰相呼應起兵, 可以參考j兄寫司馬師與他阿叔三公子的內文. : 我想大家應該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那就是劉禪居然主動投降了。 : 在後來姜維的判斷中,他認為劉禪有可能選擇以下三條路, : 第一是發動百姓上城防守、第二是往南中逃跑、第三是往永安逃跑, : 壓根沒想到第四條路,那就是陳壽的師父譙周直接告訴你我們不想跟你玩了, : 於是劉禪投降,第五個兒子北地王劉諶去劉備廟前痛哭後全家自殺,蜀漢滅亡。 姜維的判斷有誤就是. 第一個是成都一帶的百姓聽聞魏軍出現,至諸葛瞻被滅團前後, 都逃到山林水野避難,連官兵都攔不住. 第二個是諸葛瞻軍團上至諸葛瞻父子, 其次如黃權之子黃崇,張飛之孫張遵全數殉國, 命大沒死的殘敗軍也是整個散走, 剛好諸葛瞻當時好死不死是擁有衛將軍權職的人, 也就是成都一帶的守備隊都給他用上去了吧, 這也是為什麼譙老師的分析犀利到劉禪會採用的一因. 劉禪最後一次的國事會議,其實是在逃南中與投降間二擇, 但逃走來說,譙老師又說了: "要逃的時機早過了", 我個人是認為最佳時機指的可能就是諸葛瞻那團得真的是百分百砲灰...; 而勸降方面,譙老師主要不是說益州人不奉陪, 而是以劉禪的角度來說,怎麼做才是對他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去勸說. -- 『名族の威光にひれ伏すがいい!』 Y +へ(OwO)ㄏ 現在的袁本初攻守一體,沒有任何死角!! | ( ) 此乃帝王的架勢! ^/ [岡田芽武風格] 真.三國無双6 期間限定簽名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162.42 ※ 編輯: Landius 來自: 122.124.162.42 (07/27 01:47)
josephhou:王平那段我查了很久,有人考證馬本及各本作「王琳」,晉 07/27 07:21
josephhou:書文帝紀(就是這篇)作「王林」,他考證是「王平」之誤。 07/27 07:22
Selfishowl:劉禪...大概走劉璋的路線吧... 08/16 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