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emis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陣子看到的網頁 推薦給大家看一看... 作者從 valence bond 跟 MO 兩個理論各自出發 ...VB 在這裡並不算預測失效喔:P http://www.madsci.org/posts/archives/oct2000/971992131.Ch.r.html GN Lewis 提出他的電子點畫法之後 VB theory 就是承襲這個方法而來 他更強調的是... bonding 的形成還需要考慮到原子軌域的方向性 以及共振結構的重要 這兩個理論都是在量子力學剛開始的二零年代開始發展 起先 VB 因為有一位能說善道的大濕支持 (就是很愛吃 vitamin C 的 Pauling 爺爺) 所以 MO 被打的抬不起頭... 但從三零年代 Coulson 開始應用 Huckel 的方法建立共軛體系的 MO 方法 一直到計算機開始發展的四五零年代 MO 逐漸取得優勢... 其中比較尖銳的一些人...ex. Dewar (應該有不少有機化學家看過他的書) 甚至覺得 VB 已經死了... XD 以下轉述台大某金老師的說法 其實走到極致 (意指逐漸把理論中的各種近似拿掉)... VB 跟 MO 並沒有太大差別 但是在第一階的近似之下 (指最初步的結果) 兩者在不同的問題上會展現不同的優勢... (可能因為小弟我的理解有誤造成轉述的意思跟老師原意有出入) (所以僅作參考...不要拿這篇文章去堵他說 "你這個學生怎麼教的?!"...XDrz) 離題有點遠... 我只是覺得...在這個計算機技術發達的年代 還是懂一些用紙筆操作就可以得到的資訊比較好喔~ &... 對早期量子化學發展有興趣的同學可參考以下網站... http://www.quantum-chemistry-history.com/Ueberb1.htm#theor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台立場... 請多指教...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