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ineseMe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leiades (國家北極熊研究院)》之銘言: : ※ 引述《fecent (沉澱)》之銘言: : : 柴胡、半夏、黃芩、生薑、大棗、括蔞實、甘草、黃連、人參 : : 百合、當歸、生地、熟地、芍藥、貝母、玄參、桔梗、甘草、麥門冬 : : 麥門冬、半夏、粳米、大棗、人參、甘草 : : 防風、黃耆、白朮 : : 這麼多味藥,這個方會有效嗎?有點懷疑 : : 如果要用中藥治病的話請找合格中醫師看診開藥 : : 才會對證喔 :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大家 : 在現今使用科學中葯的情形之下 : 要怎樣做加減呢? : 學長的方式是以某一方為主 再用其他的單方補充 : 可是如果像是四物因應病人的體質 需改用生地及赤芍 : 那不就沒有辦法做了嗎? : 科學中葯很難做加減 雖然有時用別的處方代替 : 可是連中醫師都要做妥協 病人的健康是否也被妥協了? : 想問有沒有對使用科學中葯的專書可供研習呢? : 希望能善用科學中葯 而不是被科學中葯所牽制住 這個問題也有上課的醫師說過...而確實是無法的.(指已經是一個固定方的科學中藥來說) 臨床上看診開科學中藥藥粉的時候,就真的"只能加不能減"了... 也就是說,拿上面你提到四物的例子來說,就變成原來的方子外,多開單味藥幾克什麼的, 不然乾脆就開你想要的當歸,生地,川芎,赤芍四味藥. 這就是現代化的一個'與原本中藥開方精神相違逆'的產物. 所以觀察醫院不同的中醫師開藥,有些比較接近原本的方藥精神, 大概就是上面你學長的方式,不然就儘量開單味藥來加在一起(缺點是看診時間變長), 看得出蘊含一些傳統的思路在內;但是也有一些醫師,感覺就是中藥當西藥開吧, 你可能有感染...那就荊防敗毒散...嗶~!(註:刷條碼聲XD) 外感喔?加個玉屏風散吧...嗶~! 什麼?肚子痛?...睡不好?...有胃潰瘍?!...好好好...平胃散,嗶~!..酸棗仁湯,嗶~! 很令人訝異吧...偏偏就是有這種醫師ˋ(′_‵||)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3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