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ineseMe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醫診療中大多數臨床判斷無法以儀器數據化呈現,因此經常與患者「意見相左」。 一種例子是「自覺無效」舉例來看: D:上次治療後,有沒有好一點? P:沒有,一點點進步都沒有。 D:(疑惑,轉頭看病歷敘述)那,之前腰整天都痛,現在還是這樣嗎? P:不會,但是彎腰的時候會痛一下。 D:膝蓋本來痠軟無力、蹲不下去,現在呢? P:可以蹲了,但是會酸酸的。 D:小腿還會經常抽筋嗎? P:這星期都沒有。 但是患者還是「自覺無效」,醫師能如何? 另一種是「病程發展」的問題。昨天一位老爺爺來看診,他說上次拿我的藥「才有效」。 之前別的醫師處方都沒效果。問題是,我換了方子沒錯,但是一樣是清熱利濕的治法,不 可能有極大的差別。總克數還從16克降到12克呢。真正的差別在哪裡?差別在於上次我看 到的舌苔黃厚膩,這一次已轉為白膩,熱象已大幅降低。 據我看來,病情本來就是要在這個階段「主觀好轉」,我平白無故賺到了患者的稱讚。 我應該講的很婉轉了,給大家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47.185
Luminoun:第一個病例,這就是醫師要自己發展或借用已有的檢查量表 12/24 10:30
Luminoun:用醫師主動的檢查,告訴患者,他的症狀進步了。 12/24 10:30
Luminoun:但是這個病例有很大部分,可能是屬於自覺不適,而無功能 12/24 10:31
Luminoun:或結構障礙,真的是這種盧的,醫師只能自求多福。 12/24 10:31
Luminoun:第二個病例,是每個人都會遇到,要有勇氣主動對患者說明 12/24 10:32
Luminoun:至於患者怎麼想,這就是所謂的先生緣了。 12/24 10:32
Luminoun:我自己的做法,一開始判定沒病,我就會求診者說沒病。 12/24 10:34
Luminoun:然後教導他正確的保健方式,來改善痠痛不適。至於患者要 12/24 10:34
Luminoun:怎麼想,這就是先生緣了。 12/24 10:35
aquaslove:感謝G大與L大願意交流分享,受益良多。 12/24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