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ineseMe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醫系跟這個議題本來就沒有啥關聯,我自己就不想解釋學校有什麼課程、有什麼樂 草社。很多醫師對藥材甚至是原生植物研究很深。但是不管你研究多深入,如果畢業後 十年間都是在診間診察處方,藥材的辨識能力自然會萎縮。用進退廢本就是正常的。 有些人老是拿中醫系當箭靶,甚至偽稱中醫系沒有學藥材,實在不值得理會。如果中 醫系的課程設計不足夠,那其他系的中藥課程設計該如何評斷? 衛生署的中華藥典中藥補篇或是後來公告的中華中藥典,本來就載明了政府認可的藥物 基原有那些,非常多藥物都有一種以上的基原植物。假若以為「只有一種基原才是真藥」 這恐怕與真實世界偏離甚遠。 政府本來就應該把藥典上的記載以及陸續公告的資訊,附加上法規效力,來約束藥商。 然而,這也是知易行難。「基原植物辨認/指標成分分析」這兩件事其實有很好的管制效 果,但是監控的人力物力從何而來?大家在擔心基原的問題之前,應該要先擔心以後買不 起藥材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79.248 ※ 編輯: gentlwind 來自: 123.204.179.248 (02/18 20:45)
Rurouni:應該要先擔心以後買不起藥材的問題<----這是真的!! 02/18 21:06
jim1780r:推 02/18 21:51
flamerecca:推 不過我不大懂有一種以上的真藥 這話的意思 02/18 21:58
jim1780r:就是原po說的「非常多藥物都有一種以上的基原植物」 02/18 23:14
flamerecca:總是只有一種跟經典內一模一樣的吧? 02/19 01:56
jim1780r:以前的經典並沒有寫學名 02/19 07:34
jim1780r:所以一些同家族的植物,可能以前都叫同一個名字 02/19 07:36
jim1780r:他們的性味也很接近,因為後來植物分類學的發展 02/19 07:37
jim1780r:才鑑定出他是不同的基源植物 02/19 07:37
gentlwind:jim1780r好有耐心...謝謝您的補充 02/20 21:35
flamerecca:感謝jim1780r的補充 我大概理解了 02/20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