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ineseOper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費力耗神 顧技術也要顧角色 2009-04-14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京劇演出的四大基本要素為唱、唸、做、打,從演員的唱功、唸白,做工 則像是甩髮、水袖,打工則包含刀槍劍戟和翻滾等。其中,鬼戲與瘋戲因為劇情 需要與特色彰顯,就屬於極重做工的戲,又稱「衰派戲」。  國光劇團導演李小平解釋:「這類戲對演員來說屬於高消耗的戲,必須透 過甩髮、水袖的技巧展現,以及搶背、倒翅虎等前、後空翻的方式演出,同時還 得顧及劇情與人物情緒的發展,很耗體力、耗精神,所以稱為『衰派戲』。  在「鬼˙瘋」系列中獲國光邀請演出《烏龍院》中閻惜姣的演員黃宇琳, 就必須以蹻工詮釋〈活捉〉折子中的索魂女鬼。蹻工在京劇裡是辛苦又磨人的技 術,演員須將全身重心移至腳趾前端,踩著蹻行走、跑步、跳躍、轉身。演員為 此往往飽受腳趾瘀青、腳趾甲翻開的痛楚,並且留下拇指外翻的後遺症。  黃宇琳說,鬼步的腳步要小、要穩,身體不能晃跳,「才能製造出『阿飄 』那種輕飄的輕移感。」而踩著蹻走鬼步,黃宇琳認為最難的地方在於「必須在 執行技術時忘記技術」。「太注意腳步或腳的痛楚,就不能專心詮釋角色。但只 要踩蹻踩習慣,演員對於自己身體的掌握是更能延伸、更有想像的。」  國光劇團當家老生演員唐文華也說:「演鬼戲與瘋戲,是技術與藝術的表 演,如何讓觀眾看來感覺是自然、合理是重點。不能只是表演動作,也必須顧慮 到內心的詮釋,顧技巧也要顧角色。」  唐文華說,每個翻、滾、倒、摔的動作,「摔要摔得漂亮,翻與倒的每次 節奏也都不能重複,像是倒僵屍的動作就有快的、慢的,分寸的掌握難,但有趣 也在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0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