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歸納法查經算是讀經的重要方法 雖然說還是需要一些訓練的課程才能熟練 不過對於了解聖經的幫助極大 對於揮劍護教也是極為重要的方法(例如對於某些曲解經文的異端或是找碴的) 我剛剛在網路上找一下關於歸納法查經的資料 希望能夠對於諸位弟兄姊妹有幫助 更實際的運用 各教會應該都有牧長可以帶領用歸納法查經 或者一些靈修營會 例如校園團契的大靈班也會專門教導 ------------------------------------------------------------- http://www.dorcas.org.tw/finaldown/hits.php3?type=&kid=763 歸納法查經 壹、 歸納法查經是採用 " 歸納式 " 的步驟去研讀聖經,它是一種由聖經著手, 取材於聖經而歸納出聖經原意的查經方法。 它的重點是盡量客觀地探索經文不先倚賴其他幫助,不帶任何先入為主的觀 念,讓經文說出本身要說的話。 貳、步驟 一、 觀察(Observation)-> 聖經本身在說什麼? 1. who 人物 *有什麼主要人物?如何描述? 2. what 事件 *有什麼重複出現的用語? *有什麼重複出現的命令? *有什麼重複出現的應許? *引用什麼經文? *有舉例或例證? *有問什麼問題? *背景、身份 3. where 地點 *發生在什麼地方?地名?位置? *地名有何意義?過去有何聖經典故? 4. when 時間 *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 *前後共多少時間? *有沒有時間上的先後順序? 5. How -> Where for *如何發生?有何步驟或過程? *導致什麼結果或影響? 二、 解釋 聖經內容的含意,我看見的是什麼意思有何價值? 解釋之前必須先提出問題,包含對經文內容背景、人物、事件… 再針對問題作解釋 原則 *根據上下文合理的推理 *經文的支持,以經解經 三、 應用 聖經今日對我的意義,我看見的對我有什麼重要性? *從經文解釋中找出原則或真理 *真理可直接應用在生活中 *如有背景和文化的限制則考慮轉換 *轉換後要與聖經真理無抵觸 *身體力行 有哪些是我們從解釋中應注意可以實行應用的 *Sin 是否有什麼罪惡要去避免或引為借鏡 *Promise 是否有什麼來自神的應許可以去掌握 *Example 是否有什麼榜樣可以效法 *Command 是否有什麼命令要遵行 *Knowledge 經文如何加深我對神、耶穌或聖靈的認識 ---------------------------------------------------------- http://www.tsunenlu.com/Biblestudy/howtostudybible.htm 歸納法查經導論 歸納式查經法導論 陸尊恩 November 1, 2003 一、聖經是神的話 當我們開始研究聖經的時候,我們必須先明白這是一個十分嚴肅的課題。因為我們研究的 對象不是一個平凡的事物,我們研究的是神的話。神的話不能像科學家研究實驗室裡的細 胞那樣按研究者自己的意思隨意操弄,而必須有一定嚴肅的態度與正確的方法去處理。 當我們開始任何一種研究的時候,一定會先問我們研究的對象是什麼。因為不同的研究對 象需要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才能帶領我們對研究的對象有真實客觀的瞭解。同樣的,當我 們開始研究聖經的時候,必須先問,「聖經究竟是什麼」?瞭解了聖經的本質,我們才能 按著聖經的本質,用適當的方式去詮釋它與應用它。 基督徒的信仰是本于聖經。那麼,聖經如何看待自己呢?聖經本身宣告自己是什麼呢?提 摩太後書3:16-17這樣說: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 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聖經說,聖經都是神的默示。我們因此必須立刻問,什麼叫做「默示」呢?默示的英文一 般翻做Inspiration,中文譯作靈感、感動。但這樣的翻譯失掉了原文的意思。默示的意 思,並不是說神給我們一個靈感,或是一些想法,使聖經的作者據以發揮他們對神的看法 。默示的原文意思是「呼出的氣」,如英文Inspiration的字根(-spiration)本身就是「 發出之氣」的意思(如aspiration, perspiration等等)。也就是說,聖經是「神口中所呼 出的氣」(注意這裡的「氣」與中國人所說的「氣」毫無相關)。換句話說,聖經本身就是 從神口裡出來的,是神自己的產品。雖然聖經透過人的筆與人的思想寫成,但整個聖經的 完成,包括其中透過人完成的作為,都是神自己的工作,是神自己的啟示。 當我們瞭解到聖經是「神口中所呼出的氣」,聖經對我們的價值就是生死攸關的事了。因 為創世紀2:7這樣說: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 」 當神造人的最後一步,是將祂的「氣」吹進人的裡面,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沒有神的這 一口氣,人就是死的。人得到了神的這一口氣,從此就活過來了。因此我們說,聖經(也 就是神的話),是使人活著的必要條件。沒有神的話,我們都是死的。如馬太福音4:4說 :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這裡,我們必須澄清對於「神的默示」的一些誤解。有人以為,必須是神親口直接說的話 才是神的啟示,好像舊約裡常常看見「主耶和華如此說」,或是新約裡「耶穌說」。許多 英文聖經有「紅字版」,就是將這些神直接說的話用紅色字標示起來,讓人誤解沒有標成 紅字的就不是神的啟示。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我們剛才讀過提摩太後書3:16,經上這樣 講:「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因此包括了神直接的話,與間接透過人所做的啟示,也是 聖經的每一個字句都是神自己的啟示。 因此,當我們面對聖經的時候,必須要有一種敬畏的態度,用一種格外敬虔的心情來查考 ,因為知道這本書,不是人的言語,也不是自然界的平凡事物,而是神口中所吹出的氣; 有了神的這口氣我們就能夠因此活著。這是與我們性命攸關的研究。 二、聖經教導我們該如何查考聖經 2.1 聽、想、行 那麼,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查考聖經呢?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研究神的話語 呢?我們必須先確定一個立場,就是我們不能像不信的人的一樣,用世俗的方式來研究聖 經。許多世俗的大學院裡都在教導聖經,但不是把聖經當作神的話還學習,而是當作世界 經典的文藝作品。這樣的方法是不可能真正明白聖經的信息的。充其量,不信的人讀的是 聖經的字句,不是領受「神口裡所吹出的氣」,因此不能有生命的果效。 聖經本身已經教導我們要如何查考聖經。這裡我要介紹一個簡單的三字訣,好像我們看見 鐵路平交道要「停、看、聽」,我們查考聖經時要「聽、想、行」。首先,「聽」就是放 下個人的想法,預備一個柔軟的心讓聖經來對我們說話。傳道書5:1~2說: 「你到神的殿要謹慎腳步;因為近前聽,勝過愚昧人獻祭,他們本不知道所作的是惡。你 在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 少。」 一個必須要先能夠安靜「聽」神的話,才是真正地在領受神的話。一個「聽」的人不會匆 匆忙忙的囫圇將神的話瞎讀一陣,又匆匆的走開。一個「聽」的人也不會急著在在腦海裡 編織出一堆自己以為對的想法,然後又將這些想法讀進聖經裡。「聽」是態度與意念上完 全的謙卑,預備自己隨時被神的話改變。想一想,如果國家的總統或是主席召見我們,與 我們有半個小時的對談,我們會匆匆忙忙隨便地應付麼?我們不會穿起最好的衣裳,凡事 預備妥當,然後謹慎地去見他麼?如果我們對世俗有權位的人尚且如此尊重,我們面對宇 宙至高的主宰,他對我們說話時怎麼有一絲一毫的隨便呢? 第二字訣是「想」,就是不斷地思想,要從神的話語裡明白神的旨意。詩篇1:2說: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一個「想」的人必須對神的話語勤奮。神的話需要被我們不斷地查考,晝夜思想,我們才 能對神的認識上不斷地長進。輕浮地查考聖經,按著一兩個隨便的想法就輕易下結論,或 是查考過一段聖經就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明白的人是不敬虔的。神的話是十分豐富與深奧的 ,我們用盡一生的光陰也永遠不能窮盡神奇妙的言語。一個晝夜思想神話語的人必然也是 謙卑在神面前的人;所以神說,這人是有福的。 第三字訣是「行」,也就是以遵行神的話,帶來生命的改變。 馬太福音7:24~27說: 「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 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 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 倒塌得很大。」 一個敬虔的人「聽見」、「思想」神的話之後就會去「行」,這是領受神話語後自然與必 然的結果,好像神的氣吹氣亞當裡,亞當就「活」了。只聽不行的人就是將他信心的根基 建立在脆弱的基礎上,當生活受到試探、打擊、壓力、失敗、疾病等時,他的信仰就倒塌 了。真正讀聖經的人必然要追求神話語的實踐。每一次讀神的話都是為了能在我們的生命 上有實在的果效。實踐神的話本身,使我們對神話語的真實有更深的確信與理解。這樣同 樣需要謙卑的態度,因為承認自己是不知如何去行的,或是靠自己是行不出來的,因此來 到神的話語面前尋求指引與力量。 這樣,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那麼的人讀聖經,甚至非常多年的研讀,卻沒有帶來生命的改 變:因為沒有「聽」、沒有「想」,或是沒有「行」。雖然那麼多年來讀聖經,但自己心 裡先存著自以為是的想法,企圖在聖經裡尋找對自己想法的支持,雖然讀了聖經的字句, 卻像完全沒有讀過一樣。這樣的人其實根本一天都沒有真正讀過神的話,他所讀的,不過 是聖經紙上的字句罷了。 2.2 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聖經告訴我們聖經需要被解釋。神的話並不都是不言自明的。有一種看似敬虔卻是錯誤的 想法,以為聖經不應該被人解釋,讓聖經自己為自己說話就好了,人為的解釋不但多餘, 而且會扭曲神的話。如果這樣的說法成立,我們就不需要傳福音的工人,只要用一台廣播 器不斷朗誦神的話就好了。其實,我們讀聖經不可能不解釋,因為聖經的字句進入我們的 腦海,就已經在我們的思想裡產生解釋。我們讀神的話語一定會產生解釋,但我們竭力追 求正確的解釋,並將我們的解釋臣服於聖經的啟示之下,讓聖經不斷地更正我們的解釋。 強調讀聖經不加以解釋,其實反而讓未經考驗的偏見與直覺主宰了我們對聖經的解釋。解 釋聖經本身並不是壞事,錯誤的解釋是來自於人的自高自大與自以為是,並不是解釋聖經 這個行為本身不正當。有人將聖經的經文加以編輯,依相同主題分類,再標註關鍵字句, 然後宣稱這是沒有經過人為解釋的聖經;這樣的宣稱是自我矛盾的,因為聖經經過編輯之 後,就已經不是原來的聖經,編輯的動作本身,就是一種對聖經的解釋。 為什麼聖經需要被解釋?第一個原因出於我們讀聖經的人自己。因為我們的罪與無知,是 我們在本性上不能理解神的話。如哥林多前書2:14說: 「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 人才能看透。」 我們天然的血氣是不喜歡神的話的。我們習慣活在充滿謊言與相對的世界中,對神真實與 絕對的話語是難以接受與理解的。我們本性中有一種傾向,就是要按自己的意思去曲解神 的話,好勉強神的話去符合我們自己的想法。只有當聖經被不按著私意來解釋時,我們才 能真實地欣賞神的話,被神的話吸引,進而被神的話改變。 第二個原因是聖經本身有它的深奧之處,需要被謹慎的解釋才能清楚。這樣的深奧,就是 最屬靈的聖徒也可能不明白,因而需要解釋。彼得後書3:15~16說: 「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照著所賜給他的智慧寫了信給你們。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講論 這事。信中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 淪。」 一個人一旦認真地開始讀聖經,一定會遇到使徒彼得所說「難明白」的地方。一般聖經「 難明白」的情形有三類:一是讀完一段聖經完全不知所云,二是可以明白經文的意思但是 感到難以接受,三是可以明白、可以接受,但經文似乎與讀聖經的人毫無關係;許多基督 徒讀利未記就有這樣的感受。這時,我們就需要有適當的解釋,來幫助我們理解並享受神 話語的奧妙。 第三的原因是神的命令。提摩太後書2:15說: 「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我們要駁斥那些說聖經不需要解釋的說法,因為神吩咐我們要解釋,並且已經交解釋聖經 的任務交託給我們。保羅吩咐提摩太「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這竭力的目標是成為「 無愧的工人」;這樣的工人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各項的關懷探訪等教會事務,而是「按著正 意分解真理的道」。從此我們可以看出解釋聖經是一件神聖的責任,需要工人殷勤竭力地 工作,以致於能無愧地得神的喜悅。 但是這裡我希望讀者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們說聖經需要被解釋,並不是說我們只要學習 人的解釋就好,不必再看聖經;也不是說聖經的權柄需要人的解釋才能存在。而是說讀聖 經的人不可能逃避解釋,但我們必須追求最正確的解釋。既然我們說神的話是我們能夠「 活著」的原因,那神話語的正確解釋就更是性命攸關的事。因為彼得後書3:17已經說了, 強解聖經的後果就是「自取沈淪」。 那麼,我們立刻要問,什麼叫做「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呢?關於什麼叫做「正意」,我 們有很多需要再解釋的,但這裡只舉出兩點根本的大原則。第一個大原則是,我們對聖經 的解釋必須是聖經原本真正的意思。哥林多後書1:20說: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他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 耀。」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神的應許總沒有是而又非的。神的真理只有一個,基督只有一位, 福音的盼望只有一個。聖經有自己原來真正的意思,是不能被人的解釋改變意思的。聖經 若因為人的解釋而改變了原本真正的意思,就不再是聖經了。但是我們強調聖經只有一個 真正的意思時,不要忘記聖經信息本身的豐富與多面性,我們並不排斥許多不同的解釋可 能同時都是合乎聖經的,只是側重的焦點不同,表達的方式可能也不同。神的真理只有一 個,卻可以有許多豐富的解釋,但這些解釋不能違背聖經原來本身的意思。 我們要提出第二個基本原則,就是我們解釋聖經的任何一段章節,必須與整本聖經的啟示 一致。提摩太後書2:13說: 「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 神是不說謊的神,神是不自欺的神,神是永恆的真理,祂不能違背自己的真理。因此,我 們查考神的話,不能提出與整本聖經相衝突的解釋。同樣,這個原則需要被小心的理解。 事實上,習慣研究聖經的人,儘管抱著完全敬虔的態度,也會被聖經中許許多多看似衝突 的經文所困擾。我們相信,整本聖經是神的啟示,而神不背乎自己,因此這些看似衝突的 經文其實背後隱藏著更大的協調與同一性。表面的衝突經常暗示著背後更大的真理。好像 舊約的信徒看見神的公義與慈愛似乎難以融合,卻沒有想到神這兩個似乎互斥的屬性可以 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上同時滿足。這個原則所要強調的是,不要用片面的經文斷章取義地 建立不合乎整本聖經啟示的解釋。教會歷史上許多的異端,都是因為在這個原則上跌倒而 掉入了自取沈淪的謬誤。 三、查考聖經的基本方法--觀察、解釋、應用 這裡我們要向讀者介紹一種查考聖經的基本方法,在介紹讀經方法之前,我們必先明白這 一切的方法都是人為的。人為的方法一定有它的限制,任何的讀經法都不能讓我們掌握全 部的聖經真理。我們不要誤以為信徒一定要先學過什麼「方法」才能讀聖經。聖經是神賜 給每一個信徒的,必沒有要求一定要有某種訓練或是知識才能明白。因為神自己透過聖經 對每一個信徒說話,是藉著神的聖靈使我們明白神的真理。如約翰福音16:13說: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 但透過一個有系統的讀經方法,可以幫助被聖靈引導的信徒排除對聖經的「強解」或「胡 解」。我們這裡所要介紹的讀經方法,是從前面所說「聽、想、行」的原則裡出來的,也 就是「觀察、解釋、應用」的方法,又叫做「歸納式的查經法」。「歸納式」的意思是說 ,先客觀地從聖經經文中尋找資料,再逐漸推敲歸納出合乎經文意義的解釋,進而找出屬 靈的原則,應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歸納式查經法」有三個主要的步驟,第一步是「觀 察」,第二步是「解釋」,第三步是「應用」,這三個步驟必須按著順序進行。 第一步「觀察」的意思是「客觀地分析經文本身的內容」。此時,讀聖經的人是一個「觀 察者」,先問:「發生了什麼事?」或「作者說了什麼?」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必須先保持 一種「無知」,也就是先將我們的屬靈知識與神學信仰放下(注意不是丟掉,屬靈知識與 神學是很重要的),用一個客觀的態度去觀察經文所呈現的資料。關於如何觀察經文的詳 細方法我們到以後的課程再說明。 第二步「解釋」的意思是「發掘經文所要傳達的意義」。此時,讀聖經的人是一個「詮釋 者」,根據經文所呈現的資料,再問:「這件事有什麼意義?」或「作者要告訴我們說什 麼?」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必須保持一種「尊重」,也就是盡量讓經文本身來詮釋自己,從 立即的上下文中找出聖經本身的答案。關於如何解釋經文的詳細方法我們也等到以後的課 程再說明。 第三步「應用」的意思是「歸納經文背後的原則應用在我們實際的情形中」。此時,讀聖 經的人是一個「實踐者」,根據經文所傳達的意義,最後問:「這裡有什麼屬靈的原則? 」「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必須保持一種「務實」,也就是不斷尋找 聖經的信息與當今世界與基督徒生活的關連性,發現經文背後所蘊含的屬靈原則,再將這 些原則對應在我們個人的實際情形,而找出最正確的應用方法。關於如何應用經文的詳細 方法以後也會再說明。 為什麼「觀察-解釋-應用」的順序很重要?如果我們跳過某一步或是不按著這樣的順序有 什麼壞處?這些壞處歸納如下: 如果只解釋、應用,但不觀察:我們解釋與應用的不再是聖經,而是我們「所以為 的聖經」; 如果只觀察、應用,但不解釋:我們陷進字句的解釋,將聖經變成僵死的規條; 如果只觀察、解釋,但不應用:我們是聽道卻不行道的假基督徒,聖經只不過是知 識; 如果先解釋再觀察:我們將自己的意思讀進神的話語中,就不再是真的讀聖經了; 如果先應用再解釋:我們作我們愛做的事,再隨便地將神的話拿來為自己背書,這 是非常不敬虔的態度。 舉一個不按「觀察、解釋、應用」強解聖經的例子。聖經說:「不可停止聚會。」(希伯 來書10:25)強解聖經的人因此說,你參加過了某個聚會,從此就不能停止,停止參加某 個聚會就是犯罪。但觀察「不可停止聚會」直接的上下文23~25節: 「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又要彼此相顧, 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 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希伯來書第十章整章的上下文是在說基督的新約與神將來的審判。最合乎上下文的解釋是 ,「不可停止聚會」的目的是「彼此相顧」、「彼此勸勉」,好叫我們不會失去「所承認 的指望」。這不並是說一旦參加了某個聚會就不能停止。而是說(這就是背後屬靈的原則 ),每個信徒都需要有基督徒聚會的生活,使我們可以對神的信仰不至搖動。 這樣說來,歸納式的查經法就好像一個偵探來到偵察的現場,重視的是客觀的證據,而不 是旁邊人的各種成見。一個偵探會先細膩地蒐集各樣客觀的資料,再加以分析解釋,最後 歸納出事件的真相。同樣,歸納式查經法所要建立的是一種客觀觀察聖經的態度,從細膩 觀察聖經的經文中經文的意義,進而發現使我們可以應用的屬靈原則。我們強調的是從經 文讀出解釋,而不要將解釋讀進經文。我們不要自己心裡先存有一個想法,然後在聖經裡 蒐集合乎我們心意的經文來肯定自己,而是要先放下自己以為對的想法,讓聖經本身的想 法來更正我們的想法。我們說,這是一種「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的方法(但不是唯一 的方法),因為它兼顧了聖經本身的意思,與整本聖經一致的啟示。 歸納式查經法的宗旨在幫助信徒對聖經的真理有基本的掌握,並減少個人的偏見。歸納式 的查經法是每一個信徒,只要沒有特殊學習上的困難,經過一定努力都可以學會的。歸納 式查經法並不完美,學會歸納式查經法並不足以讓我們掌握全部聖經的真理。歸納式查經 法並不等同於「釋經學」(Hermeneutics)。釋經學是一個專門的科目與艱難的任務,要從 整個聖經的歷史、文學與神學中研究聖經全部的啟示。釋經學必須用聖經原來的語文(主 要是希臘文、希伯來文與亞蘭文)研讀聖經,是適合學者的研究方式。但歸納式查經是適 合任何信徒的讀經方式,為要使我們藉由神的話得著神的生命,從認識神因而變成改變更 新。對於聖經裡更多深奧的真理,我們還是需要對於釋經學有專精的人替我們殷勤研究, 幫助我們明白。 四、建立合乎聖經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論到聖經的應用,我們必須再一次回到聖經的本質這個問題。我們知道,聖經是從神口裡 所出的,是神對我們的啟示;而我們說,神 的啟示是要叫我們得著神的生命。這樣,神的啟示就必然與我們生命中一切的事物都有關 連。如前面引過的提摩太後書3:16-17說: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 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既然聖經是要預備我們屬神的人行「各樣的」善事,就沒有一樣的善事不是聖經所關心的 範圍,我們活著所需要的一切知識,也就必然與聖經息息相關。有一種普遍的錯誤,將神 的知識與人的知識當作是二元的,好像是宇宙裡有兩套的真理,一套是屬於人的,另一套 是屬於神的。許多人陷在這種錯誤裡,在教會裡相信一套真理,離開教會又相信另一套世 俗的真理,以為宗教的事物屬於聖經的範圍,非宗教的事物屬於人的智慧的範圍。我們說 ,聖經不是如此地宣告自己的。真理只有一套,若不藉著聖經,我們不可能真的認識真理 。 這並不是說聖經裡記載了宇宙一切的知識。事實上正好相反,聖經裡所記載的,主要是關 於救贖的知識。聖經所使用的語言,也是為了這個救贖的目的寫成。那麼,我們為什麼說 聖經與人的一切知識都息息相關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箴言1:7: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 聖經並沒有告訴我們宇宙一切的知識,聖經所告訴我們的,是一切知識的「開端」,也就 是一切知識的「前提」、「原則」與「信念」。學習任何知識的人都曉得,每一個領域的 知識都有自己的前提,這些前提是不被懷疑的,是憑著信心接受的。基於這些不被懷疑的 前提,人們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知識來。聖經之所以與一切的知識都息息相關,是因為聖經 提供了我們一切知識的前提;聖經所提供的前提,不是從人的思想論證來的,而是創造萬 物的神,用啟示賜給我們的。因為聖經告訴我們,所以我們知道諸世界是藉著神的話語創 造的;因為聖經告訴我們,我們知道世界是有終極的秩序,有終極的真理,有終極的善, 有終極的美。 聖經也提供了一切知識的原則,藉著這些原則我們可以生發出無限多種應用。例如說,聖 經告訴我們,我們的天性是犯罪的,是自私的,這個普遍的原則指導我們如何建立對於人 的一切知識,如法律、政治、心理等等。聖經又提供了許多信念,是我們必須要遵守的具 體事項;例如一個人相信了基督,就應當要受洗。受洗不是一個原則,而是一個必須遵守 的信念。 最重要的是,聖經所提供的這一切前提、原則與信念,應當要主宰我們對於神心意的思考 ,也就是我們的神學。正如聖經與我們生活的一切知識息息相關,神學也就與生活的一切 知識息息相關。我們已經說過,神的知識與人的知識不是二元的,因此一個人的神學,也 就主宰了他一切知識的前提、原則與信念。 有些人反對我們提「神學」這個觀念,好像說,「神學」都是人的「學問」,我們只要學 習聖經就好了。這樣說的想法,是出於對「神學」的誤解。神學這個字的字根是「神」加 上「知識(或話語)」(Theo + logy)。事實上,「神學」就是「學神」,學習神的知識 就是神學。神學是我們對神話語的綜合詮釋,換句話說,神學是從神的話語來的。神若沒 有對我們說話,就沒有神學的存在。神既然已經對我們說話,我們就會有神學來綜合詮釋 神的話。事實上,我們不可能沒有神學,甚至不信神的人都有神學。因為神已經對我們說 話,我們對神話語的反應與詮釋,就是我們的神學。你說沒有神學,說「我沒有神學」的 這句話,就是你的神學。不信神的人說,「我不相信聖經」,這個不信的思想就是他的神 學。 真正的神學必須是從神的話語來的;正確的神學必須降服在聖經的權柄之下。因此,我們 要進一步提出「聖經、神學、實踐」的原則 來。這個原則的意義是,聖經的啟示是我們一切知識的開端,透過對聖經正確的解釋我們 不斷更正我們的神學;藉由正確神學的建立,我們可以判斷一切知識的真偽與實踐的方法 。這個實踐的部分還是一種神學,也就是倫理神學與實踐神學。面對當代世界的一切挑戰 ,大從胚胎複製、幹細胞研究的倫理問題,到政治、環保、經濟問題,到管教子女、理財 規劃等個人生活,聖經經常並沒有直接地告訴我們答案是什麼;聖經告訴我們的是前提、 原則與信念;靠著聖經的啟示我們建立了神學,透過神學的反省,我們就可以知道神對一 切事物的心意是什麼。 最後我們提出一點,也就是歸納式查經法的限制。歸納式查經法強調客觀的經文證據,但 比較忽略經文的歷史背景,與演繹式的神學思考。當信徒熟悉歸納式查經法的精神與技巧 之後,我們鼓勵信徒繼續在聖經的神學、歷史與文學的方面繼續精進。神的話語值得我們 不止息的研究,如經上所記:「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 http://www.tsunenlu.com/Biblestudy/howtostudybible01.htm 歸納式查經法導論(第一課) 一、聖經是神的話 甲、聖經是由神口中所出的 (breathing out) ,整本聖經都是神的默示 · 提摩太後書3:16-17 · 創世紀2:7 · 馬太福音4:4 乙、思想:只有神親口說的話才是神的啟示,對嗎? 二、聖經教導我們該如何查考聖經 甲、聽、想、行 i. 聽:放下個人的想法 (傳道書5:1~2) ii. 想:明白神的旨意 (詩篇1:2) iii. 行:帶來生命的改變 (馬太福音7:24~27) iv. 思想:為什麼許多人讀聖經沒有帶來生命 的改變? 乙、正意分解 i. 為什麼聖經需要被解釋? · 因為我們的罪與無知 (哥林多前書2:14) · 因為聖經本身的深奧 (彼得後書3:15~16) · 因為神的命令 (提摩太後書2:15) ii. 私意解釋的後果 (彼得後書3:16~17) iii. 何謂「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 · 必須是聖經原本真正的意思 (哥林多後書1:20) · 必須與整本聖經的啟示一致 (提摩太後書2:13) 三、查考聖經的基本方法 甲、觀察、解釋、應用 i. 觀察—客觀地分析經文本身的內容 ii. 解釋—發掘經文所要傳達的屬靈原則 iii. 應用—應用聖經的原則在現今的世界與 個人的生活 iv. 思想:為什麼「觀察-解釋-應用」的順序 很重要?這與「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有何關連? 四、建立合乎聖經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甲、聖經是智慧與知識的開端 (箴言1:7) i. 神的知識與人的知識不是二元的 ii. 聖經提供我們:前提、原則與信念 乙、聖經、神學、實踐(倫理神學與實踐神學) i. 神學是對神話語的綜合詮釋 ii.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神學 iii. 真正的神學必須降服在聖經的權柄下 五、歸納式查經法 甲、幫助每個信徒對聖經的話語有基本的掌握 乙、是每個信徒投注相當努力都可以學會的 丙、不等於釋經學 (Hermeneutics) 六、練習:馬可福音2:23~28 歸納式查經 ----------------------------------------- http://www.tsunenlu.com/Biblestudy/howtostudybible02.htm 歸納式查經法第二課 一、 複習(歸納式查經法導論): 甲、 整本聖經都是神的啟示,為要使我們得著神的生命。 乙、 讀聖經的基本態度:聽、想、行。 丙、 聖經需要被解釋,但私意解釋的後果是自取沈淪。 丁、 解釋聖經的基本原則: i. 必須是聖經本身真正的意思; ii. 必須與整本聖經的啟示一致。 戊、 查考聖經的基本方法:觀察、解釋、應用,這三個步驟必須照著次序進行。 己、 要重建合乎聖經的人生觀與世界觀,神的啟示與人的知識不是二元的。 庚、 歸納式查經法並不完美,但適合平信徒學習,只要努力都可以學會。 辛、 「歸納式查經法導論」的講章全文已經上網,請點: http://www.tsunenlu.com/Biblestudy/howtostudybible.htm 二、 歸納式查經原理 甲、 定義:歸納式查經是從聖經著手,取材自聖經,用客觀的方法觀察聖經本文,蒐 集經文的資料,歸納出最合乎上下文的解釋與最合乎作者原意的屬靈原則;再從聖經各卷 書的屬靈原則裡,歸納出最合乎整本聖經啟示的總原則(神學);進而從這樣的總原則裡 ,演繹出最合乎聖經的應用方法。 乙、 從聖經著手,取材自聖經: i. 從哪裡可以知道聖經的信息與神學 思想?答:聖經本身。 ii. 從哪裡可以認識聖經的作者與寫作 背景?答:聖經本身。 iii. 從哪裡可以找到資料以判斷經文的意 義?答:聖經本身。 iv. 為什麼不先參考聖經以外的資料?答 :只有聖經是神無誤的啟示。 丙、 合乎上下文的解釋: i. 上下文的三個層次: l 直接的上下文:連續的段落裡,作者在談論同一個主題時的上下文。 l 單卷書的上下文:同一卷聖經,同一位作者,在同一個寫作背景下的上下 文。 l 整本聖經的上下文:六十六卷聖經,一千五百多年的寫作歷史,同一位神 所啟示的上下文。 ii. 剛開始讀聖經,應當由直接的、單 卷的、整本聖經的上下文,先窄後寬的次序研讀。想一想,這樣的次序有什麼重要性? iii. 整本聖經用歸納的方法研讀過之後, 應當由整本聖經、單卷的、直接的上下文,先寬後窄的次序研讀。想一想,這樣的次序有 什麼重要性? iv. 對「以經解經」的誤解: l 一卷聖經的經文,不能用別卷的經文直接解釋(串珠的錯誤) l 一個經文的字詞,不能用字典所提供的意義直接解釋(字根研究的謬誤) l 忽略聖經每一單卷的獨特性與寫作背景 l 忽略神救贖工作的歷史性 丁、 合乎聖經原意的屬靈原則 i. 正確的觀察帶來正確的解釋,正確 的解釋決定正確的應用。 ii. 寓意解經的危險: l 先有了屬靈的原則(儘管這些原則可能是好的、正確的),忽略經文字面 明顯的意義,重新解釋經文,建立一套經文字面沒有的說法。想一想,這樣做有什麼危險 ? l 寓意的解經法,只有在確定聖經作者本身有使用寓意寫作的目的時才可以 使用。 iii. 一切宣稱來自聖經的屬靈原則,必須 經過兩個檢驗: l 這是聖經作者的原意嗎?如果聖經的作者活在現代,他們會同意你的說法 嗎? l 這合乎整本聖經的啟示嗎?那位啟示聖經的神,會同意你的說法嗎? iv. 分辨屬靈原則的屬性 l 特定的與普遍的:神對某個特定聖經人物的心意與神對全人類(或全信徒 )的心意 l 暫時的與永恆的:神在特定時代的心意與神在所有時代永恆的心意 l 一般的與例外的:神對一般情形的旨意與例外狀況的旨意 l 優先的與次要的:當屬靈的原則之間發生衝突時,何者較為優先 l 個人的與群體的:由個人執行的或由群體共同執行的屬靈原則 l 明顯的與不明顯的:聖經明說的與聖經未明確啟示的屬靈原則 l 你如何看待一個屬靈原則的屬性,將決定你如何實踐它! 戊、 聖靈的引導 i. 正確的解經方法不保證正確的解經 ii. 惟有神的聖靈知道神的事情(林前 2:11),我們是靠著這位聖靈明白一切的真理(約16:13),並不是依靠人的智慧去明白 神的道理 iii. 馬丁路德說:「讀聖經需要謙卑,神 阻擋驕傲的人。一個讀聖經的人會不停的對神說:『教導我!教導我!教導我!』」 iv. 每一個信徒讀經前都應當禱告,祈求 神親自的引導,不倚靠自己的聰明。(弗1:17) 三、 練習:馬可福音1~2章歸納式查經 甲、 馬可福音的寫作目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 乙、 根據馬可福音1~2章,耶穌是誰?你怎麼知道? 丙、 根據馬可福音1~2章,耶穌主要的工作是什麼?你怎麼知道? 丁、 根據馬可福音2:1~12,耶穌治好癱子前先赦免他的罪,可見癱瘓是犯罪造成的結 果,對不對? 戊、 根據馬可福音1:40~45,耶穌治好了一個長大痲瘋的人之後,吩咐他不可以告訴別 人,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所以耶穌教導我們經歷神的恩典,不要告訴別人,只能給 教會的領袖知道,對不對?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155.151
russia:排版辛苦了 61.228.170.164 04/27 03:06
Anjou:一點都不辛苦 複製貼上而已 59.124.155.151 04/27 03:07
jacklin2002:好長...囧 不過為了要有像Anjou大大的 218.166.150.50 04/27 07:36
jacklin2002:實力,一定要看完XD 218.166.150.50 04/27 07:37
saitoTK:不過目前基督教的實行~ 這樣歸納查經的話 203.71.94.7 04/27 12:54
saitoTK:會有不少的觀念及想法都要被扭回來 203.71.94.7 04/27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