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早 對於神 在下最初的感動 來自於這本書 雖然他也不完美 但一直很喜歡這一段 尤其是上色的那一段 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對於生命的體悟 網路上的書評往往對耶穌這一段評價不高 但在下反而完全接受了這樣的思想 神 是空性的   於是她進入了一個無邊之境,無聲,無息,無色,無臭,無空氣,無重力,只剩下最 後一縷呼吸,維繫她的人的思維,人的生命。   在冥想中,她的意識不斷擴大,擴大,擴大到瀰漫充滿了整個宇宙。她與宇宙等大, 于她之外別無一物,連別無一物的概念也沒有。於是不再因為找不到方向而徬徨,因為所 有的方向都在她之內,自己就是一切的邊境,所以不再有流浪。   她和她的宇宙又急遽縮小,縮小到一切生成物最根本的基質,縮小到存于光的縫隙之 間的黑暗中的粒子。這微小的基質不包含任何東西,卻組成所有的東西。巨觀它,是一個 宇宙,微觀它,是介於有和無之間的一個概念,一個振動,一個微笑,一聲嘆息。   從山下一步步登高走來,在爬上山頂之前,遠望海天的馬蒂陷入了最深的迷惘。生命 ,來自虛無,終於虛無,那麼中間的這一遭人生,有什麼意義?   坐在山頂的狂風中,精神穿梭于宇宙空幻之間,馬蒂有了全新的體會。  因為人的虛無,和神的虛無不同。馬蒂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教,她把體會中最根本的意 識就叫做神。人的虛無就是虛無一物,而神的虛無,是一切衝突,一切翻騰之後的一切抵 消,一切彌補。因為平衡了,圓滿了,寧靜了,所以虛無。   從混沌之初的地球中,電光石火裏產生了生命的原始體;從水族衍生到陸地上的鳥獸 蟲魚,到了人類的誕生,社會的組成,文明的累積。這億萬年的進化過程,煉鑄出一顆現 代人的心,用文明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來解釋現象,來抱怨世界的衰敗,來不耐煩人生 的壓力。就為了這一顆躁動的心,人生有意義。  因為人來的地方虛無,人要去的地方也虛無,所以中間的這段人生,是滿溢人性衝突的 、紛亂的過程。如果不是盡其可能地去體會人生中的一切,那麼如何去融合、化解以得到 神的虛無呢?   她所來自的城市,是一個令她厭煩的地方。在那裏,因為擁擠,每個人都盡其可能地 壓迫別人以得到自己的空間,這種人生她覺得沒意義,這種人生她覺得不自由,所以馬蒂 逃離,來到馬達加斯加,想要尋找另一種答案。   山頂上的馬蒂領悟了,生命的意義不在追尋答案,答案只是另一個答案的問題,生命 在於去體會與經歷,不管生活在哪。繁華大都會如台北,人們活在人口爆炸資訊爆炸淘金 夢爆炸的痛苦與痛快中,這是台北的滋味,這是台北人的課題。也有活在荊棘林叢中的安 坦德羅人,他們的生命舒緩遲滯,享有接近動物的自由,卻又限制于缺乏文明的困苦生活 ,這是曠野中游牧的滋味,這是他們的課題。   選哪一種生活都好,馬蒂體會了。哪一種生活都有它必須經歷的路途,即使從一切生 活方式中逃離,像浪遊的耶穌,他還是在經歷;經歷過了,收進自己的意識裏,又朝圓滿 接近了一步。有的人走得快,在他的一生中經歷了許多人所不能體會,有的人走得慢,有 的人原地踏步,有的人走了回頭路,有的人如行屍走肉,不思索,不體會,但這一切都是 經歷。這就是活著的意義。因為這樣,所以死亡也有死亡的意義,死亡是人生中另一种經 歷,人把它視為悲傷。在朝向神的虛無之路上,這種悲傷只是心靈被練得晶瑩剔透之前的 、自力撕扯出的裂隙。馬蒂想到了村子之死還有耶穌的無動於衷,她開始漸漸地、漸漸地 接近耶穌的內心了。 -- 警語:本人言論以往之成就績效不保證言論之最低學習受益; 言論發表人除盡善良發表人之注意義務外 ,不負責學習後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4.246.115 ※ 編輯: thinkmema 來自: 210.64.246.115 (10/06 21:00)
tokyobaby:無我~~@@ 220.140.112.66 10/06 21:05
gogoegg:XD 無病呻吟的說教有啥好看的 61.57.3.146 10/06 21:15
tokyobaby:朱少麟 的書很知名耶!!剛好我也有看過XD 220.140.112.66 10/06 21:18
-- 警語:本人言論以往之成就績效不保證言論之最低學習受益; 言論發表人除盡善良發表人之注意義務外 ,不負責學習後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4.246.115 ※ 編輯: thinkmema 來自: 210.64.246.115 (10/06 21:30) ※ 編輯: thinkmema 來自: 210.64.246.115 (10/06 21:47)
CM1350619:推~ :) 122.123.2.164 10/06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