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itos (麥子)》之銘言: : 我不認為這個問題是很難解釋的問題,也不認為追打這個點會讓討論更清楚。 : 人類的認知能力只能知覺到被空間容納的物件,並且認為物件間在空間上是互斥的。 : 因此才有了上述的類比,但在討論神的屬性時,未必須要符合人的認知經驗。 : 從康德的先驗知識論來看,這頂多說明了人的認知能力有這樣的限制, : 不代表物自身必須要具有同樣的性質。也就是人們所認知的「虛無」, : 事實上可以是某種被充滿(非虛無),只是人無法認知。 : 如果要拿人的感官與理性的認知能力作為基礎來推論與討論, : 我們甚至可以說「虛無」必定是不存在的。因為從「虛無」到「有」的過程, : 是無法說明的。我們可以說「虛無」必定有某種「潛質」以致於可以變成「有」。 : 假使是這樣的話,那還能算作是「虛無」嗎? : 如果上帝擁有充滿一切的屬性,那麼虛無就不可能存在, : 所謂的創造,可能是存在形式的轉換,而不是從無到有的轉換。 : 這個地方有太多可以猜測的可能性,在缺乏其它事證作為需要融貫的條件情況下, : 其實要找到一個講得通的說法並沒有太困難,但也意義不大。 如果回到人類的認知能力上申辯的話,那就換科學派的會拿著警棍來追打, 因為科學就是來解釋知覺到被空間所容納的物件。在科學角度下,道德、罪 與善惡的詮釋將會走進完全與神存在與否無關的方向。 所以如果要從信仰的角度去解釋罪的來源,談到人類能力上的限制就會亮起 紅燈,因為最後都會導進兩個可能:人根本不了解上帝在想什麼,聖經只是 片面讓人了解的事實。不然就是信仰跟科學二擇一皆具可能,信仰完全沒有 宣稱是唯一真理的立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5.23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