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ilanese (打臉就要打很痛才行)》之銘言: : 原來的故事白話版長的像這樣子,但我不知道原典出自何處? 御釈迦様は極楽の蓮池のふちに立って、この一部始終をじっと見ていらっしゃいました が、やがて陀多が血の池の底へ石のように沈んでしまいますと、悲しそうな御顔をなさ りながら、またぶらぶら御歩きになり始めました。自分ばかり地獄からぬけ出そうとす る、陀多の無慈悲な心が、そうしてその心相当な罰をうけて、元の地獄へ落ちてしまったのが、御釈迦様の御目から見ると、浅間 しく思召されたのでございましょう。 釋迦牟尼佇立在極樂蓮池畔,始終觀看著事情的經過。當犍陀多像石頭般沉入血池深處時 ,他面露悲憫之色,又重新踱開腳步。 犍陀多那缺乏慈悲心懷,只顧自己脫離苦海的舉動,在釋迦牟尼眼裡看來,不但卑劣且可 恥,所以才讓他受到適當的報應而又墜落到原來的地獄裡吧。 一開始雖然釋迦摩尼打算念在他放過一條生命 盡可能救他起來 可是他也是坐看這一切發生 他並不是無論如何都要救他 也是端看這個人造化 所以這應該要說 非測試 而是 放任? 抱歉我不是要反駁 因為我只是就我上課聽到的內容敘述出來 也是因為疑問才提出的 另外怎麼精闢的傳達出 此故事跟聖經故事的差別呢?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20.30
ilanese:就我目前看幾個佛教網站,佛陀都沒有介入此事。 04/04 00:55
banelmer:你是說 從一開始? 04/04 00:59
ilanese:我是猜這可能是佛陀說的一個故事罷了。 04/04 01:00
banelmer:這只是芥川龍之介用佛教角度寫的故事罷了 04/04 01:07
※ 編輯: banelmer 來自: 114.42.120.30 (04/04 01:07)
banelmer:並且從一開始就是釋迦摩尼因著憐憫而放下那根絲 04/04 01:08
Katarn:既然不是教典,討論意義就不大了 04/04 01:13
banelmer:其實我不是在討論這篇故事 我是在問要怎麼解釋兩者差異 04/04 01:35
Katarn:就你貼的原作小說來說,芥川形塑的釋迦牟尼形象的確是有測 04/04 01:40
Katarn:試或裁斷的文意(給他適當的報應...云云) 04/04 01:41
Katarn:而這個形象是芥川賦予的文學形象,用以傳達作者理念 04/04 01:43
Katarn:但這形象似乎未見於佛典中。 04/04 01:43
uka123ily:不過聖經不就是信徒的集體創作嘛? 04/04 01:44
Katarn:也因此,佛教法師或教友幾經轉傳後的修改或遺漏(再銓釋), 04/04 01:45
Katarn:就去除了這個形象了。因此,以其作為上帝與佛的相似比較, 04/04 01:46
Katarn:是有很大問題的。若是如此,那港漫和奇幻 攀附宗教神祇的 04/04 01:47
Katarn:小說電影等,(康斯坦丁..)都可以拿來比了,這是沒道理的。 04/04 01:48
Katarn:佛教的經論認可,有一定的標準。基督教如何我不清楚。但我 04/04 10:29
Katarn:想應該也是有其準則。 04/04 10:30
Katarn:佛教以因緣因果無常為準,所以佛不會有用天罰之類的形象 04/04 10:32
Katarn:所以"釋迦牟尼讓他受到適當的報應"是不符合教法的 04/04 10:35
Katarn:而且,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主持)與釋迦牟尼是不同的。芥川 04/04 10:42
Katarn:如不是不懂,就是單純情境角色,利於敘事功能地流暢開展等 04/04 10:44
crocker:佛不會覺得哪個人的行為舉止 卑劣且可恥 04/04 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