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是原發文者, 不知道一直沒有回應是不是很顯得沒有禮貌。 其實每天都有上來看各位的文章, 但是越看越迷糊, 越搞不懂應該怎麼理解這篇文章,以及《聖經》。 等思緒理得更清一點的時候, 再來好好的提出問題。 另外,這個問題可能大家看起來有點膚淺, 請容在下真的不太明白許多關於教派之間的紛爭。 最近真的看了很多各種不同版本的比較, 有的著眼於「靈魂」二字有沒有翻譯出來, 有的著眼於翻譯成「上帝」或「耶和華」, 坦白說,我看起來都沒有問題,也不覺得意思產生了極大的歧誤。 至少比起《大亨小傳》最早的中譯本, 把對於男主角的敘述:「You are so cool」 翻譯成:「你看起來很涼爽。」 好得太多了。 對於經文的理解,我覺得, 不同的人,理解起來當然會有所不同, 否則就不會產生符號學這麼大塊頭的學問了。 不過,教派歸教派,譯本歸譯本, 為什麼對於譯本會有這麼大的攻擊性? 特別是當我看不到具體差別時,就更費解了。 當然這主要是指我在奇摩知識裡板友們自己戰得很開心的狀況。 如果都是翻譯本的話,為什麼要去攻擊文本? 又怎麼要才能證明,哪一本文本是忠實的,哪一本不是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72.237
johanna:舉個很爛的比喻....中國、中國大陸、內地,看在外國人眼中 08/18 04:03
johanna:也沒有具體差別,在台灣人之間卻可能引發很大的攻擊性 XD 08/18 04:03
johanna:若有兩本歷史書各自用了其中一個詞,就算都是寫台灣歷史, 08/18 04:03
johanna:兩者的內容一定會有若干奇妙的出入 XD 08/18 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