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唉。 ※ 引述《come (come come )》之銘言: : ※ 引述《NaoGaTsu (那歐卡茲)》之銘言: : : 唉。 : : 嚴格來說,是不懂為什麼耶和華的存在是如此矛盾的存在, : : 這種如此矛盾自打嘴巴的存在,居然還有人信得下去,還不是少數人。 : 我怎麼看都覺的你是在幫我補充 : 你說知識的來源有兩種 : 1.科學論證 : 2.經驗法則 : 這點我完全同意 : 新約聖經有兩千年的歷史,舊約更長達四五千年以上 : 世界上有哪一個經驗法則超過聖經的歷史? : 有哪一本書能夠超越聖經的權威? : 這不是更加說明你應該相信聖經? : 目前科學能解釋的,畢竟還是很少的部份 : 最起碼在世界的起源上,科學是完全無法涉及的 : 但是聖經確有清楚的解釋 : 希望你不要再搖擺了 : 趕快把聖經仔細讀一讀吧! 聖經真偽本身不符合經驗主義, 經驗主義,就像是桌上有一個紅色的蘋果,大家都看得到這個紅色的蘋果, 或是大家都能觀察到「太陽是從東邊升起的」, 這些都是經驗主義下的弱論證材料(因不恆真)。 但聖經不是上述這類的東西, 若聖經是由經驗主義構成, 要嘛是神蹟(代表耶穌存在)可以被重複觀察、經驗到同一形態形體或型式, (但很可惜的是不行) 要嘛是聖經本身就是可以被所有基督教經驗到一致性經驗的典籍, 但若如此,就不會有大公會議,以及對聖經教導不同解讀觀點下造成的派系分裂, 這說明了聖經本身是沒有經驗法則的價值的。 基督教的「經驗」充其實就是「這千年來有多少信徒『相信』耶和華」,如此而已, 這樣的經驗並不會反饋到聖經的真偽上,使聖經的可信度提高, 因為這數千年來的信徒大多都和這個版上的基督徒一樣: 毫無根據與理據的盲信與迷信。 這種來自於盲信與迷信的經驗,本身沒有任何證據價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