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ivi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llenyen7239 (請挽我的手)》之銘言: : 最近有個朋友採SERCB作耐震詳評 : 他說塑鉸性質的計算與assign都是後處理程式執行,但問題來了... : 1.我剛收到他給我ETABS結構模型,竟然一顆剪力塑鉸都沒有,只有彎矩與軸力塑鉸! : 更何況這個案子是有台度磚牆的校舍,應該有可能產生短柱效應(剪力破壞)! : 當然我知道這可能case by case,想請教有使用過SERCB的前輩,你們有遇過完全 : 沒有剪力塑鉸的情況嗎? : PS:手冊上是說有考慮剪力破壞,但因為這部份屬於黑盒子,也無從得知它們是否 : "真的"有在程式裡面考慮... : 2.更弔詭的是,用SERCB須先做一個0.1g的地震力線性靜力分析,來判斷該構件破壞時 : 為何種破壞模式,接者"後處理程式"再幫你在桿件上自動assign塑鉸... : 但學過塑性分析的人都知道:利用彈性分析只能知道第一個塑鉸位置在那裡,之後內力 : 會重分配,所以理論上應該同時在構件上放彎矩與剪力塑鉸,在側推的過程中,讓 : 程式判斷該構件彎矩容量還是剪力容量先用完才對吧...我不太相信SERCB的 : 後處理程式有辦法先作"塑性分析"決定最後構件的破壞模式。各位認為呢? --------------------- 個人不常上此版,不過比較常上SERCB程式的維護網站以solverNi帳號回覆問題 或許提供以下說明可以協助你瞭解SERCB程式之運作邏輯, 若需進一步討論歡迎至該網站討論區發表文章 1.構件有無剪力破壞之反應,跟有無設定剪力塑鉸並無直接關連性, SERCB程式發展初期,曾經測試同時設定剪力與彎矩塑鉸於同一 位置,但發現ETABS程式在觸發某一種塑鉸後,另一塑鉸就會失效, 所以無法反應由實驗觀察出來構件可能發展出Mn,但是因圍束不良而 無法發揮韌性之所謂撓剪破壞形式,故引用蔡益超教授於發展強度韌性法 時之作法,在設定塑鉸之始,即透過構件剪力強度與彎矩強度之關係, 訂出其間非線性關係,如此一來,塑鉸之發展即可反應撓曲、撓剪、剪力 三種變化曲線,這可以透過檢視ASSIGN進去之塑鉸曲線形狀去看出。 在該程式技術通報002期有提到,塑鉸形狀因配合ETABS程式之缺陷, 可能做過調整,但是如果指定「原始塑鉸形式」,即可看出變化, 這已經過多次測試無誤,所謂無從於程式中看出有在考慮之陳述, 應屬不實指陳,也請多看看已經公開的文獻資料去理解該程式之發展邏輯 而非僅從一個MODEL的表象去解讀。 至於於柱中央放置剪力塑鉸與兩端放置彎矩塑鉸的作法,遇到撓剪破懷模式 是否真的是先產生了彎矩塑鉸,之後不久剪力塑鉸就會產生,就我瞭解 在SERCB程式發展初期就測試過是NG的,所以才需要透過繁複的比對去 考慮彎矩-剪力互制的破壞模式,此為SERCB程式引用強度韌性法中一個創見 非抄抄國外經驗公式就再設定塑鉸所能比擬者。 2.從你第2個問題陳述就可以知道,你對SERCB程式的整個運作邏輯完全不瞭解, 才會從粗略的操作過程去解釋一些現象。請參考該程式出版的使用手冊,瞭解 一下先取0.1g力量之目的,該程序僅是為得到構件由DL+0.5LL點,在地震力作用後 到其達Mn時之極限軸力Pn之推估,破壞模式的判別是之後的事情, 塑鉸是一個構件的非線性行為之簡化模擬,側推分析時會反應結構中各個構件 的力分配狀況去決定是否觸發該塑鉸,觸發後之破壞模式正確與否十分重要, SERCB的任務就是幫你決定一個正確的非線性發展模式, 如果你堅持要放兩個塑鉸去模擬前述非線性破壞行為也可以, 但請先確認ETABS可以有前述塑鉸先後產生的行為。 另請在質疑其他程式前,先將相關文獻看清楚, 勿從表象覺得「好像」不合理,就發表質疑的文章為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57.94
bourne:這是個很好的討論機會 讓大家了解不是嗎? ~ 放輕鬆!! 11/22 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