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ivi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 https://imgur.com/a/xmGeC 如圖所示,鋼斜撐元件的端部為十字型, 隅板(gusset plate)則為一五邊形,但為了防止局部挫屈, 所以兩側銲了加勁板,因此gusset斷面也是十字型, 比元件稍大,與元件直接採開槽銲對接。 加勁板的部分盡可能一路延伸到角落, 理論上角落要開個"老鼠洞"讓梁上銲道通過, 但因每跨對應的加勁板不見得都會打到老鼠洞,所以這裡就先不標了。 想請問一下各位板友,像這樣的接合方式, 除了gusset與梁柱的銲接強度須檢核、頂多再檢核梁柱開合效應(研究中......)之外, 是否還有需要檢核或可能容易產生破壞、瑕疵而須要修正的地方? 我算了一下,由於是十字對接,無論有效長度怎麼取,理論上幾乎不可能會局部挫屈。 若真這麼理想,理論上市面上BRB都採這種接法就好, 既不用槽接(插入端各邊都要銲),也不用像栓接那樣搞了一堆螺栓和接合板麻煩, 但我總覺得事情不會那麼單純...... 2. 一般在設定斜撐的設計位移時, 是以幾%的層間變位角下去訂定較為合理? 感覺用一般的極限2%當設計標準似乎有些overdesign...... 3. 端部的尺寸是否非得要大到極限力作用下連降伏都不允許? 還是經驗上允許一定量的降伏,也不至於影響其制震性能? 4. 挫屈束制斜撐這類的產品,計算整體臨界挫屈強度時,有效長度因子K取多少合理? 其原因為何? 不好意思因為各家產品特性不盡相同,加上立場使然,且懂這塊的人也不多, 所以能直接請益的對象極少...... 在下資淺,再麻煩各位指點了,謝謝。 -- ※ 編輯: laiyihwa (220.132.72.82), 06/26/2018 15: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