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bra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陳正益寫的這篇文章確實是問題很多, 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 很多段落的內容都有問題. 我想最大的根源就是來自於所謂的 真空理論. 第118頁 任何在大氣中移動的物體都會在他身後不斷造成短 暫的真空,也許短暫到只有千分之一秒.... 我不知道哪一份科學文獻有提及這樣的描述, 特別是在流體力學 的書籍裡. 至少我還沒看到有使用"真空"的概念來解釋或描述流 場中流體複雜行為的書籍或網站. 雖然說在大氣中的運動物體是有可能壓縮或舒張空氣, 使空氣密 度改變, 但是密度能有大的變化? 我們僅僅從簡單的物理概念就 可以看出端倪. 這個方法就是比較兩個速度的相對大小: 即物體 的運動速度與聲速的大小差別. 聲波是一種壓縮波, 其典型速度大約: 340m/s 而每小時160公里的棒球相當於: 45m/s 由於棒球擾動空氣的的速度遠遠低於聲速, 所以擾動振幅將極其 細微, 也就是密度變化極其微小的意思. 這樣自然沒有理由會出 現密度為零的真空環境. 舉例而言, 我看到日本人在做的關於棒 球流場的電腦模擬, 就是在不可壓縮流的設定下作計算. 既然真空理論有問題, 所以基於此概念出發所做的變化球原理的 所有解釋, 認知與描述都多所謬誤. 顯然作者並不知道棒球縫線 對流體的行為有關鍵影響, 不了解縫線真正的作用在哪. 其他有空再聊... -- 本文除賣台集團其餘一律無權轉載 ※ 編輯: fscy 來自: 140.115.34.149 (01/09 01:41)
straniero:這...這不是古希臘的思想嗎? 推140.112.250.227 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