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ffe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每天自己沖一壺咖啡好一段時間, 基本上都是本著隨性的方式在走, 雖然常來板上報到看看板友的經驗分享, 但也是照著自己的理解去揣摩跟嘗試。 現在有個瓶頸想請教大家: 自己沖咖啡久了每天的程序大致也都固定, "一樣"的咖啡豆、研磨顆粒、咖啡粉量、水溫、水量、器材、萃取時間, 卻常常每天都喝到不一樣的咖啡, 有時風味出來的明顯,有時沒有, 有時甚至濃淡也差不少(這點我很難理解), 所以想請教大家手沖的如何穩定的做出同樣風味的咖啡? 究竟是手法上的穩定性不足影響較大?還是其他的部份? 因為目前我其他變因,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一樣"的部份, 水溫是靠熱水瓶,水量是看壺身刻度,咖啡粉量靠匙子, 萃取時間就看時鐘應該前後不會差太多才是, 還是這樣太隨性了? 不過重點還是我該如何調整,才能提高穩定度呢? 註:磨豆機是CP560 濾杯是kono名門 手沖壺是hario vkb-120 下壺也是hari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240.32 ※ 編輯: DRAKE 來自: 118.167.240.32 (02/18 22:34)
kee32:我說個殘酷的事實,就是你說的穩定很可能只是自己以為的穩定 02/18 22:38
kee32:。因為我有同樣的問題… 02/18 22:38
a1283336:豆子、環境的狀況都在變 能抓的充其量是不變的因素 02/18 22:41
mbmax323:每次都詳細紀錄數值,找出好喝的那壺,下次試著重製 02/18 22:42
a1283336:減少變因是一點,包含暖壺、暖杯,等等前置作業~ 02/18 22:44
kivan00:養豆的狀況就會影響風味了 02/18 22:44
kivan00:但是有時候有味道有時候沒味道,表示你萃取的手法不穩定 02/18 22:45
kivan00:不要只看時間,試著穩定一下注水的手法看看吧 02/18 22:45
kivan00:另外你可以觀察一下你每次萃取完後,咖啡粉層長什麼樣子 02/18 22:48
kivan00:如果你的粉層每次都有不小的落差,就很難說得上穩定 02/18 22:49
a1283336:手法上可以多注意流速跟斷水次數 02/18 22:50
DRAKE:這樣看來應該是自以為穩定的手法其實不穩定影響比較大? 02/18 22:59
DRAKE:暖壺暖杯都有稍作一下,手法應可說是細水柱繞小圈+兩次斷水 02/18 23:01
a1283336:不斷水或是一次斷水穩定度還是較高 或使用特定手法 02/18 23:03
a1283336:有kono濾杯的話 可以練練kono流試試 風味一致度不錯 02/18 23:04
DRAKE:咖啡粉層自己看來也是差不多,會不會也是自以為...... 02/18 23:07
a1283336:粉層狀況的確是可以對沖煮做出一些解釋 但並非絕對 02/18 23:11
a1283336:不同手法也自然會產生不同粉層 02/18 23:12
a1283336:V60 kono這類濾杯 粗細跟注水速度的掌控還滿重要的 02/18 23:13
a1283336:可以試著調整刻度配合手法去調整 02/18 23:14
a1283336:不過沒看到過程 也不好說什麼就是了 只能大方向的給建議 02/18 23:15
a1283336:相反的觀點 在你參數都固定情況下 有時候不要太執著于斷 02/18 23:25
a1283336:水次數或時間 多觀察水面跟粉的 抓住基本原則 反而穩定 02/18 23:27
a1283336: 粉的狀態 02/18 23:28
tkurockman:我沖的前半年也是自以為穩,後來同支豆子喝到別人沖出 02/18 23:46
tkurockman:的不同風味後才知道自己沖不好,一直苦練單一方法,繞 02/18 23:46
tkurockman:圈 外推 建粉牆 終於有接近到店家的感覺,其實不容易 02/18 23:46
tkurockman: 真的要常記錄 本來以為悶蒸與結束時間重要而以,沒想 02/18 23:46
tkurockman:到連咖啡液滴出的過程與要加大水注的時間點都有影響 02/18 23:47
jaw109:手沖真的很難穩定,我現在都改用浸泡法... 02/19 00:02
Ianthegood:kono已經是很穩定的濾杯了 02/19 00:42
chihhao:1度的水溫就差很多/豆勺的容積-重量誤差/手沖水流的誤差 02/19 02:04
HsnuYutaka:粉量水量我都用電子秤量 溫度也用電子溫度計量 02/19 09:11
HsnuYutaka:其他狀況也都一樣 基本上每天還是會有微小差異 但85%風 02/19 09:11
HsnuYutaka:味(豆子特性,烘焙程度)都有再現性 想要穩定一開始一定 02/19 09:13
HsnuYutaka:要倚賴電子類的量測法 我是喜歡視為科學實驗看待 不過 02/19 09:15
HsnuYutaka:偶爾也會跳tone一下 用極高/低溫 極多/少粉量去嘗試不 02/19 09:16
HsnuYutaka:一樣的風味 久而久之也會找到自己喜歡的沖法 給你參考 02/19 09:17
tkurockman:樓上大大是指整組器材放在秤上量嗎 02/19 09:41
DRAKE:kono很穩定是要搭配kono流手法嗎? 02/19 09:47
HsnuYutaka:手沖架或整組放上去都有再用 後者比較常用 要算出沖煮 02/19 10:23
HsnuYutaka:量要記得粉也會吸收水分 大約是1克粉吸收2克水 或是悶 02/19 10:24
HsnuYutaka:蒸完電子秤歸零再去沖要沖出的量也可以 02/19 10:26
a1283336:不一定要搭配kono流 02/19 11:27
whk:可以順問放上電子秤上的計算公式嗎? 02/19 12:21
HsnuYutaka:總水量=(粉量*2+欲沖咖啡量) 02/19 12:41
HsnuYutaka:ex.粉量15克 欲沖150ml咖啡 總水量是15*2+150=180ml 02/19 12:42
HsnuYutaka:以上是以整組器材(含粉)放在電子秤上的狀況 02/19 12:44
twpost:先買個電子溫度計 02/19 13:01
vein828:室內溫度也有關...這幾天壺內溫度掉得飛快~ 02/19 14:06
whk:謝謝HsnuYutaka... 02/19 14:17
DRAKE:感謝大家指教!再請問水面跟咖啡粉狀態的觀察要點?有什麼 02/19 15:01
DRAKE:X基本原則可注意? 02/19 15:05
a1283336:悶蒸在粉內創造空隙後 第一次注水看你是否選擇將粉牆沖高 02/19 15:09
a1283336:沖高的話水與粉的作用會有一定程度的浸泡跟流動 不沖高則 02/19 15:10
DRAKE:看來溫度計和電子秤好像是標配?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方式 02/19 15:11
a1283336:過濾的比例會比較多 02/19 15:11
a1283336:水面就是千篇一律 不要超過粉層而已 02/19 15:12
DRAKE:可以維持穩定又不依賴這兩樣器材? 02/19 15:12
a1283336:量豆重有電子秤比較好但以勺子來算也是可以 沖煮可以看壺 02/19 15:14
a1283336:身刻度就好 溫度計就沒辦法了 但傳統的一隻也不會很貴 02/19 15:14
a1283336:但總歸來說 這些都是相對的 02/19 15:15
benblue:若要穩定,還是推電子秤跟溫度計 02/19 15:21
johngaz:請問將粉沖高有什麼訣竅, 每次沖都沖不上去...淺培豆 02/19 22:21
whk:淺焙豆吃水少不易沖高,建議分斷沖,不要讓水淹過粉 02/19 22:46
tkurockman:覺得淺焙要看豆子焙度,有時一爆再多滑個幾十秒下豆的 02/19 23:55
tkurockman:沖出的感覺都會不一樣,斷水法有時就會沖出不想要的味 02/19 23:56
tkurockman:道,所以拿到新豆都要沖個兩三次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沖 02/19 23:56
tkurockman:法,粉牆沖不起來的問題,除非豆子很耐沖 不然我覺得 02/19 23:56
tkurockman:斷水都會有雜味(個人心得) 所以我仍以較細的水注先沖 02/19 23:56
tkurockman:中間慢慢推個幾次把牆推起來 在前期不會真的把水斷掉 02/19 23:56
a1283336:雜味的來源 應該是因為斷水的時候 讓水面太低 細粉沈下去 02/20 00:57
a1283336:有找到自己的沖法就好 但我認為雜味跟斷水不能直接連結~ 02/20 00:58
tkurockman:感謝樓上大大 原來是這樣 02/20 09:40
HsnuYutaka:同意a1283336的說法 自身經驗反應出來也是如此! 02/20 11:38
HsnuYutaka:另外覺得不同濾杯都有適合不同的粉量 沖煮時間拉長還有 02/20 11:39
HsnuYutaka:一點就是水溫的變化 沖的經驗錐形濾杯不要沖超過3分鐘 02/20 11:41
johngaz:感謝 再多沖一些試試看XD 02/20 21:14
yearChen:很多時候雜味是因為過萃(細粉、水溫太高時間太常等等)造 02/21 04:00
yearChen:成濃度太高,很多味道擠在一起被認為是雜味 02/21 04:00
yearChen:這種時候喝點水稀釋一下可以把味道層次拉開。 02/21 04:02
yearChen:如果味道拉開了還感覺到雜味 可能就要追朔烘豆或是生豆 02/21 04:03
yearChen:本身狀態不佳,造成有霉味、碘味等等缺陷 02/21 04:04
yearChen:除了原PO所說的幾項條件的穩定之外,手沖最困難的可能是 02/21 04:06
yearChen:利用水流攪拌粉層的手法,透過觀察液面下的狀態和沖煮完 02/21 04:07
yearChen:成後,粉層的狀態可以幫助調整。 02/21 04:08
yearChen:拿一個透明的水杯,放點咖啡粉(渣)進去,用手沖壺注水繞 02/21 04:11
yearChen:圈,可以觀察看看水流對粉的攪動和你原本想的一不一樣。 02/21 04:12
yearChen:手沖壺拉高或降低的效果也不太一樣,最好能讓粉均勻攪動 02/21 04:15
yearChen:並且一邊往四周推開堆高 02/21 04:15
a1283336:推y大影片裡面繞圈讓粉層流動的技巧很棒 02/21 10:11
mbmax323:請問哪裡有影片? 02/21 11:24
DRAKE:感謝大家的建議!這兩天開始記錄(對隨性沖的我來說就像記帳 02/21 11:50
DRAKE:一樣難XD),過幾天再來跟大家分享、討論!再次感謝大家! 02/21 11:51
DRAKE:影片應該是指這個吧:http://youtu.be/O59DouiI4MQ 02/21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