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llegeForu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oe (Que veut une femme?)》之銘言: : ※ 引述《Zarathustra (le sourire fatal)》之銘言: : : 讀完了,寫得不錯。Lacan 跟 Zizek 的理論都用上去了,只是這方面 : : 寫得稍嫌簡略了一點,讓讀者意猶未盡,尤其是對像我這樣就精神分析沒有 : : 研究的讀者來說,總覺得不夠。也許你下次可以嘗試用註解來詳加說明,一 : : 方面不影響正文的論述順暢度,另一方也可以讓讀者有更深入的瞭解。 : 其實我也這麼覺得 : (我的預設讀者恐怕對拉岡精神分析要有背景知識 這樣又好像太機車了) 還好還好,機車的論文會有機車的風格,作者爽就好。哈。 : 不過再加上註腳似乎嫌冗贅了 看個人喜好吧,我是覺得該說明的就要說明一下,至少要在註解中用 幾句話處理一下。 : 你要不要specify一下是哪邊需要特別解釋? 以你寄給我的word檔分頁為準。 第7頁中提到: 借拉岡(Jacques Lacan)精神分析的說法:「想像認同總是因 大對體(Other)中的凝視(gaze)而產生的認同」(Zizek:106) 。台灣(更嚴格的說法:台灣的「現代性」成分、「日本精神」遺 緒,以及能體現這些價值的國族布爾喬亞),是拉岡筆下的小對體 (other),是日本右翼(於想像層中)想像認同的對象,而(於象 徵層中)激發想像認同的「凝視」,即是「定義自我的方式」:日 本精神與現代性。 我大致上可以理解你要說的是:藉由異於己的對體來產生自我認同。但 大對體(Other)與小對體(other)兩者的差別在哪裡?最好在註解裡說明 一下,否則讀者在這裡會讀不太懂。我就讀不太懂。 :p 再來是第10頁: 拉岡精神分析關於意義生成的理論,再次為我們提供了批判力 道十足的分析工具。日本精神,其實正是拉岡所謂的「純粹意符∕ 沒有意指的意符」(pure signifier / signifier without the signified)或是「縫合點」(point de capiton),它的作用, 是在一連串表意活動的事後(apres coup)去回溯地(retroactive- ly)縫合、固定住原先那些「漂浮不定的意符」(floating signifiers),讓它們「停止無止境的表意活動」(Evans: 149; Zizek: 95-7;Stavrakakis:78-81) 。在這裡,即是「公共意識 」、「奉公守法」、「阿莎力」、「有責任感」、「有倫理」、「 認真」、「勇敢」、「決絕」 …等等讓人暈頭轉向、不知所以然的 形容詞。 這邊會讓我想到,可以連接上對於自Kant以降的先驗哲學與主體意識所做 的批判。至少我猜,Lacan的意義生成理論應該有很大一部份是在針對Kant的 哲學預設(尤其是在《純粹理性批判》中的認識論體系)作攻擊。這樣的攻擊 也就將是對Descartes以降,通過康德,以至於現代的西方主體哲學的反動。 而現代性在某種程度在也就是立基於此。尤有甚者,「國家」與「民族」在被 擬人化的同時也就被看待成一個回溯性地建構起來的主體,亦即,整個主體哲 學就被挪用到民族國家理論上來了。依此,對於主體哲學的批判也就可轉為對 民族國家意識型態的批判,如你在後兩段引Zizek所說的。雖然這樣可能就談 太遠了,但是我還是建議你可以在註解中處理一下。 一樣是第10頁,最下面提到純粹意符的「自我指涉」。我建議你可以提一 下系統論中對於「系統/環境」的區分來說明何謂「自我指涉」。當然我知道 你要談的跟系統論無關,況且你應該還是很討厭Luhmann,不過只是幫助理解 這個概念。否則我想很多人都還是不知道何謂「自我指涉」。 [中略] : : 最後,signification向來都譯成「意義生成」嗎?不過依照你在文中對 : : Lacan意義生成理論的說明,我覺得這個譯法不錯。 : 我也忘了有哪些人這樣譯過 : 只是直覺覺得就是這個意思 : 你有看到哪些較常見的譯法嗎? 很抱歉,我根本對心理分析不懂,意義生成裡論還是看你的論文才知道的 ,所以也不知道有還什麼譯法。總之你目前的譯法不錯,可採之。 : : 暫時就先想到這些。 : 還是你最認真讀了我的文章 : 嗚嗚 真感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swtp20-186.adsl.seed.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