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nfucian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生死兩無憾                                     陳玉蘭 父親是個十分木訥寡言的人,從小我就不敢親近他。結了婚以後更糟糕,每每回娘家,只 要能遇上母親,沒看到父親也無所謂。有時,碰著了父親,也不知道該和他說什麼話,盡 是找些風馬牛不相及的話應付:姐姐有沒有回來?哪家的人又怎麼了?諸如此類的話,以 免沈悶得教人尷尬。但是,往往聊不到幾句,我再挖空心思也想不出什麼話題了。   有時,我真的很懷疑:我可以和朋友滔滔不絕、暢所欲言,但是,我們父女倆的關係卻比 陌生人還要陌生。 偶然的一次因緣下,我加入了關懷臨終病人的行列,當起了義工,開始學習對不相識的病 患噓寒問暖,開始練習如何關心別人。兩年來的東奔西跑,接觸許多飽受病苦煎熬的人, 雖極力想伸出援手拉他們一把,但總是使不上力,無法深入別人內心的世界,一種虛虛的 感覺始終在心底徘徊不去。而這段期間,父母親的關係更是我心頭上的沈重負擔。 家裡供有神廟,父親身為堂主,但近年腳背罹患嚴重的皮膚病,浮腫潰爛到不良於行,再 加上年紀老邁,於是待在家中靜養,神廟的一切瑣事就交由母親接管。母親為人好客,人 緣極佳,男男女女香客常來神廟找母親聊天,大家有說有笑,看在父親眼裡,心裡很吃味 。漸漸地,他開始疑神疑鬼,懷疑母親的行為。 他開始拒絕吃母親煮的飯菜,拔掉母親最喜歡的山苦瓜,偷偷藏起房間的鑰匙,還經常從 窗戶偷窺母親的行為。甚至在一次母親與香客興致盎然的訪談中,父親忽然提著一桶水, 怒氣沖沖地往他們的腳上潑灑,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每次我回娘家,母親就對我抱怨父親的不是,他們的心結越來越深,深到彼此不再講話。 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他們,眼睜睜看著他們彼此互相傷害,身為女兒的我又不能坐視不 管。在一次臨終關懷的研習中,我勇敢地將這個棘手的問題說出來,希望大家能為迷途的 羔羊找到正確的方向。在大家的詢問、研討下,分析出父親種種怪異的行為,是來自於缺 乏關懷與愛,我聽了難過極了。 下課後,曾教官又和我分享他的女兒是如何的關心他,看著教官嚴肅的臉龐充滿著幸福, 我深深的感受到,做父親的也渴望子女的關懷,雖然他們的外表堅強、嘴上不說。而我的 父親呢?我想,也不例外。 我終於了解,為什麼我關懷臨終病人總是心虛虛的,為什麼我無法深入別人的內心世界。 因為,連我最親的父母,我都不知道、也不會關懷他們,那麼,又如何關懷別人,關懷被 病苦折磨的陌生人呢? 夾雜些許的尷尬與不好意思,我踏出了關懷父親的第一步,試著去牽父親的手。這時才赫 然發現,父親的指甲粗糙蒼白,而我,生平第一次碰觸父親的指甲,從來不知道父親的病 情已漸漸惡化。 有一次請雪華師姐陪我一同回家看父親,卻瞧見父親孤零零地坐在房裡發呆,這時,我的 眼淚情不自禁地掉下來,深深感到自己的不孝。為了不讓父親看到我傷心的樣子,我請雪 華師姐和父親聊聊,自己一邊拭淚,一邊整理父親的房間。看到桌上林林總總的藥罐,吃 的、擦的,什麼都有,感嘆父親一生辛勞務農持家,老來病苦纏身,又與母親不睦,他的 痛苦我何曾體會? 每次回家,父親都會流淚,我的心更加不捨。牽著父親的手陪他說話,為他刮鬍鬚、修指 甲……這些看似容易的小事,都是我從前做不到的。 我也不忘帶點心給父親,而父親總會留一份給母親,我才發現原來父親還是關心母親的。 而母親呢?她拒絕了。我就好言告訴母親,父親對她的好…… 由於父親的行動大不如從前,一回,想解便卻來不及解褲子,弄得臭氣沖天,我為他擦屁 股,並輕聲告訴他:「擦得不乾淨,我拿水來幫您洗淨。」 完成了這件事,我既難過又歡喜,難過的是,父親的身體已衰,連擦屁股都不能了;歡喜 的是,我今生第一次服侍父親,就像孩提時代父親殷殷地照顧我一般。 但是,這樣的機會還有多少次呢? 回家的路上,我不斷告訴自己:「這只是一個開始,我還要再接再厲,希望解開父母親的 心結。」 在一個傾盆大雨的午后,我慣例回家探視父親,母親一看到我就說:「妳不必每天都回來 ,尤其下這麼大的雨。」我殷重的說:「只要父親還在,我能回來照顧父親一次就算一次 。」母親似乎感染到我的誠摯,對父親的態度漸漸轉變。 她開始關心父親是否吃早餐,在房門外張望父親,甚至在父親發燒時,擔心得不知如何是 好…… 母親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是一股綿綿的細流,滑入彼此乾涸的心靈,雖然父親已無法用言 語來表達,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心中的高牆緩緩崩坍。 八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無常終於來臨了,但是我們都沒有遺憾。母親牽著父親的手,眼 淚悄悄地從父親的眼角流下來。父親安詳地走完他的一生,還有一群關懷班的同學在身邊 為他祝福。 如果不是父母親示現的不愉快,我永遠看不到我的問題。 如果我沒有將問題提出來,我永遠不知道朋友間互相切磋的可貴。 如果我沒有踏入關懷臨終病人的行列,我永遠不懂得什麼是真誠的關懷。 如果沒有以上這些,我將永遠背負不孝女的罪名,永遠視父親為陌生人。 父親,感謝您在人生最後的階段留給我最好的學習機會,今後我將秉持這份關懷您的心, 來關懷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生與死之間再也沒有遺憾。 已獲得同意轉載 http://bwmc.org.tw/FamilyStory%20-menu_tf.htm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布袋和尚播秧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1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