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nfucian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易氣第四   鄭玄《易贊》闡釋「易」之意涵而說:『易一名而含三義;簡易,一也;變易 ,二也;不易,三也。』,而此三種易義正對應了「理」、「道」、「性」在覺知 境界的表現意義。所謂「理之簡易」,也就是知識理論以簡御繁而對應變化,正相 關《周易‧繫辭上傳》所述: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   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所謂「道之變易」,也就是生命實踐的適應變化,正相關《周易‧繫辭下傳》所述 :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   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所謂「性之不易」,也就是覺性無極的超越變化,正相關《周易‧繫辭上傳》所述 :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因而中國哲學傳統裏「理」、「道」、「性」的三個基本概念,其實也正相關於「 易」的三種不同面向表現。「理」是「易」的法則範式,所以在於「簡易」;「智 慧」在於以法則見範式,「知識」在於以範式見法則。「道」是「易」的觀照實踐 ,所以在於「變易」;「儒家之道」以觀照而實踐,實踐而應人道變化;「道家之 道」以實踐而觀照,觀照而應天道變化。「性」是「易」的覺知顯現,所以在於「 不易」;「心」以覺知證顯現,妄執覺知不易而以為有「主體」;「物」以顯現證 覺知,妄執顯現不易而以為有「客體」。所以《周易‧繫辭上傳》闡示說:『一陰 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也就正是以「陰陽之理」來表述「變 易之道」,而發揚於「德行之善」,而成就於「覺知之性」(覺性)。「陰陽」乃是 用以表徵「變易」的「簡易」象徵,而一切現象乃是顯現於覺知境界的變化,所以 《周易‧繫辭下傳》說:『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關尹子‧五鑑 》則說:『心之所之,則氣從之,氣之所之,則形應之。』。所以關尹子《關尹子 ‧七釜》也就闡述覺知太極元一境界之於萬物現象變化而說:  『萬物變遷,雖互隱現,氣一而已,惟聖人知一而不化。』   中國上古傳統關於「易」與「氣」的哲學觀點:既然認為萬物現象皆是變化顯 現,也就反對了一切實有本體的哲學觀點,正對應了佛家「空」的基礎觀念;既然 認為變化現象本於覺知境界,也就更反對一切唯心或唯物的本體論觀點,而對應了 佛家「覺」的基礎觀念。佛家與中國上古傳統在觀念本質上其實並無差別,只是在 表述方式上有所差異。中國上古傳統是以「易」與「氣」作為存在現象的本原,以 肯定變化而否定本體,而表述覺知境界。佛家則是以「覺」與「空」來闡釋覺知境 界的存在現象,乃是變化而無本體,而引導眾生解脫。佛家所謂之「空」,也就是 指一切存在現象皆非真實存有,而是虛幻妄執,正如《圓覺經‧文殊師利菩薩品》 所述:  『善君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如病目,見空中華及   第二月。   善君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   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迴生死,故名無明。善君子!此   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迴生死。   善君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迴,亦無身心受   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佛家所謂之「覺」,乃是指一切覺知境界的本原基礎,也就是「覺知之性」(覺性) ,也就是《圓覺經》所謂的「圓覺妙心」(覺心),正如《圓覺經‧普賢菩薩品》所 述:  『善君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   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所以《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覺林菩薩,就闡頌萬有現象乃是造於圓覺妙心, 而說: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然而佛家所謂「萬法唯心」之「圓覺妙心」,並非是以妄想自心作為心靈本體,乃 是為了破除世俗所以為的客觀宇宙妄見而立論;但此論點卻並非是世俗基於自我本 體的「唯心論」,而是基於「覺知」的「唯識論」。佛家唯識宗所謂的「識」,就 是通於「覺知」之指涉意涵;而所謂的「佛」也就是「覺者」之意,所謂「佛性」 也就是指「覺性」。因而佛家所謂「人人本具佛性」,其實也就意謂「人人本具覺 知之性」,也就相關於《中庸》闡述『率性之謂道』之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 也;可離,非道也。』。所以佛家禪宗即以「自性」指稱「覺性」,而禪宗六祖惠 能《六祖壇經‧自序品》受傳五祖衣缽,即是覺悟了『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而作 偈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因而《中庸》才會強調中庸之「誠」、「道」,皆是本於自性覺知,而說: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因而佛家所謂「涅槃解脫」之空性境界,並不是意謂一切皆無的斷滅境界,而是意 謂沒有心物本體之妄執而返復「覺性」。根本來說,覺知境界之「覺」為真,而其 「心」「物」為妄,一切心物現象都顯現於「覺」。若以現代物理觀念來詮釋,就 是指超脫於實有主體與實有客體的妄見,而回歸以觀察作用為本;而若更以量子物 理現象來詮釋,也就是說,物理現象所發生之「觀察」為真,而其觀察活動中的「 主體」「客體」為妄,一切主客本體都顯現於「觀察」,並沒有離於「觀察」而獨 立存在的主體或客體。所以中國上古傳統才會否定存有本體,而以「變化現象」為 本,而建立起超越心物主客本體的「易氣論」。因而佛家所強調的「空」,就是要 強調世俗觀點所以為的“主體之心”與“客體之物”,只是眾生妄執所生,其實並 沒有真實本體;真正實相乃是超越變化(注意!不是沒有變化!)的「覺性」,所以 《圓覺經‧普眼菩薩品》就以「圓覺淨性」(「圓」喻“完美圓滿”,「淨」喻“明 徹通達”)來闡釋「覺性」超越身心本體而說:  『善君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善君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   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善君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   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   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圓覺淨性雖然顯現覺知境界,但若不為境界所迷惑而妄執心物實有,也就「垢盡對 除」(「對」是指心物二元相對)而超脫了一切變化,正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 述:『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更而超脫自我,也就解 脫了生死輪迴,正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心無罣礙」形容覺性之自在無礙, 而說: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佛家作為哲理根本基礎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也就正是相關於「空」與「覺」的觀念闡述。「諸行無常」是指一切現象皆是 變化不止,「諸法無我」是指一切存在皆無自我本體,兩者合論之「空性」也就對 應了中國上古傳統的「易氣論」。「涅槃寂靜」是指覺性本原之解脫於存在現象, 也就相關於《老子》『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忒」字為「心+弋」,象徵「 執心射物」,引申為「改變」之義。此處老子用以表示“自心妄執而有變化”。)所 謂「無極」境界之超越自心妄想,而超脫於變化現象。因而道家關尹子《關尹子‧ 四符》也就闡示了一切心物主客的存在現象乃是「思慮計之」的妄執,真正覺知之 性乃是超越自心妄想,而說:  『惟聖人知我無我,知物無物,皆因思慮計之而有。   是以萬物之來,我皆對之以性,而不對之以心。   性者,心未萌也,無心則無意矣。』 《關尹子》所謂「我物本無,乃因思計而有」之覺知境界意涵,也就對應了《老子 》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是指覺知太極境界,「無」是指覺 知無極境界)所描述的覺知境界顯現萬物,也就相關於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而 太極』的哲理觀念。所以《老子》首章即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也就闡示了真道乃非意志強求可得,真名乃非思維言說可述,表明了《老子》內 容乃是不得已而言之!接著才開始假藉言詞而定義說明,「無」(覺知無極境界)用 以指述「時空現象之原」,「有」(覺知太極境界)用以指述「萬物現象之本」。然 後老子就闡述覺知境界本原,其實乃是有無不二。真覺「無」境,以觀照覺性之微 妙而不可思議;真覺「有」境,以觀照覺性之妄執而幻發現象。兩者同是覺性之展 現,超越時空心物而深奧玄秘,變化生起了一切時空萬物的存在奧妙萬象。覺性不 可思議,本沒「有」「無」之別,乃因妄執之煩惱染著而生分別;而法性亦是如此( 覺知作用有心物兩端,所以「覺知之性」可由心物兩端說明。由心說明是「覺性」 ,由物說明是「法性」,兩者皆是「覺知之性」,本來不二。只是眾生迷惑而妄分 心物,因而以為兩者有所不同。這也就是佛教不同於世俗唯心論的所在。),所以《 華嚴經‧須彌頂上偈讚品》一切慧菩薩就闡頌說:  『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為,煩惱所染著。』 因而《圓覺經‧普賢菩薩品》就闡示圓覺修持而說: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覺知第五   《圓覺經》所謂「覺心」,即是指「覺性」,也就是「覺知之性」。本文之所 以用「覺知」此詞,來闡述上古中國傳統觀念為「覺知論」;乃是因為「覺知」此 詞涵義不但契合《大學》「格物致知」之「知」的意涵,又可以融會貫通儒道佛三 家的義理,也可含攝心理學`aware'`perceive'`awareness'`perception'的意涵, 更屬於現代禪修表述的慣用字彙。「覺知」一詞既含攝了現代心理學中「知覺」與 「感覺」的意涵,但又超越了「知覺」與「感覺」的範疇。所謂「感覺」是感官層 次的覺受,所謂「知覺」是認知層次的覺受;兩者都還是以意識為基礎。而對於中 國文明與印度文明的傳統觀念而言,禪修所指涉的「覺知」,不僅只是一般人所以 為的心理現象,而更是一切心物現象的本原基礎,當然也是心理意識之基礎。在儒 道佛三家的傳統上,由「覺」與「知」所組合的「覺知」一詞,其深刻意涵涉及了 三家傳統的根本內涵。佛家之「佛」的印度字詞原義,正就是「覺者」。儒家《孟 子‧萬章下》則記載了商朝賢人伊尹論述「化民成俗」而說:  『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   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 而道家《莊子‧齊物論》則談及「超脫生死」而說:  『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   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 ;此種夢喻生死,正如佛家《圓覺經‧普眼菩薩品》所述: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在上述文句,《孟子》之言是重在「覺他」,《莊子》之言是重在「自覺」;兩者 聯合也就成為佛家常用一詞「自覺覺他」,也就通於儒家所謂的「己立立人」「己 達達人」。而「覺」乃有“由迷轉悟”之意涵,而「知」乃有“隨覺而明”之意涵 ;從而「覺知」一詞乃蘊含著以「覺」為本、以「知」為從的意涵。《春秋繁露‧ 深察名號》就論及儒家《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之「性」,而說:  『性有似目,目臥幽而瞑,待覺而後見;當其未覺,可謂有見質   ,而不可謂見。今萬民之性,有其質而未能覺;譬如瞑者待覺   ,教之然後善。當其未覺,可謂有善質,而未可謂善;與目之   瞑而覺,一概之比也。』 董仲舒此種以「覺」論「性」,以論「待覺之性」的說明,其比擬方式正似於佛家 所謂的「覺性」;正如《大乘起信論》所謂:『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 之相,不離覺性。』(「心識之相」即通於「知」,「不離覺性」也就通於“「知」 乃以「覺」為本”),而《圓覺經‧普眼菩薩品》也形容『眾生平等,如如不動』的 「覺性」(即是「佛性」)本質而說:『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因此,「覺知」之「覺」就其根本意義而言,也就是佛家《圓覺經》所宗「圓 覺淨性」的「覺性」,就是所謂「圓覺」之「覺」,正是《圓覺經‧普賢菩薩品》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之「覺」,更是《楞嚴經‧卷六》文 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所謂: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從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之「覺」。而「覺知」之「知」,也就是此謂「知覺乃眾生」之「知」,乃是因為 迷妄於「元明照生所」之「照」而生起,所以才有《圓覺經‧淨諸業障菩薩品》所 謂:『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正對應了前述《大 乘起信論》所謂:『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   相關「覺知」意義的「知」字,也在先秦古籍中出現,例如道家《莊子‧外物 》所謂:『物之有知者恃息』,又如儒家《荀子‧王制》說:『水火有氣而無生, 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 貴也。』。荀子這種對於「禽獸有知」與「草木無知」的分類,正相通於佛家以「 有覺知」與「無覺知」來區分眾生為「有情眾生」與「無情眾生」。《大學》「致 知」之「知」的字義,也就是承襲了先秦典籍中的此種意義。   「覺知」作用境界,必有主方之心與客方之物,作為覺知的兩端。佛學將“心 端主方”稱為「能覺」,意謂“能發覺知(之心)”;將“物端客方”稱為「所覺」 ,意謂“所被覺知(之物)”。《荀子‧解蔽》論說:「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 ,物之理也。」;此句裏,「以知」正對應了「能覺」,「可以知」則對應了「所 覺」。《管子‧心術》論說:「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此句裏,「知」 正對應了「所覺」,「所以知」則對應了「能覺」。而佛學所謂「覺知」的心物主 客兩端,正相通於現代心理學上認知作用的心物主客兩端。但現代心理學所討論研 究的認知作用,還僅是在個體意識層次,只是覺知境界的表層現象。佛家所謂的「 覺性」,乃是超越了「能覺」之心與「所覺」之物的分別,也就是超越心物二元對 立的「圓覺淨性」。   文殊菩薩所謂『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就是形容:「圓覺淨性」的圓滿清 淨、明徹無礙、玄奧微妙、無上至極,超越時空猶如大海之廣翰無際,超越一切言 語想像而不可思議;這也就是覺性境界,也就是佛性境界,也就是解脫境界,也就 是寂靜涅槃。所以《圓覺經‧普眼菩薩品》描述修行成佛的境界而說:  『善君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   ,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善君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   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上述『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也就說明了:成佛乃是絕不妄 執心物二元分別,既無妄執「所覺」之物,也無妄執「能覺」之心,只是超越時空 生死、覺性圓滿的純然平等,無上至極而超越了心物分別;這也就對應著儒道兩家 易理所謂的「無極」覺知境界(注意!並非道教內丹的「無極」境界!)。   文殊菩薩所謂『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就是說明:心物分別之所以發生, 乃是妄執自心照見現象,產生了「我執」,也就執著了「能覺之心」與「所覺之物 」的分別,從而亡失了覺性的清淨圓滿,而落入二元分別的境界。這種二元分別的 初始境界,心物雖有分別卻尚還交融,顯現了超越空間相的時間相,有所變化卻無 其方位,乃是時間變化的根本基礎,也是心物境界的太一初始,就是儒道兩家易理 所謂的「太極」覺知境界〔易理陰陽涉及時間,梁乃崇先生為首先提出者,見《第 四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論文集》〈時間起於變易〉〕。「覺性無極」與「心物太極 」本是同等,只是妄執而以為有所不同,所以佛家中觀派龍樹菩薩說「空有不二」 ,也正對應了周敦頤《太極圖說》所述:『太極,本無極也。』   文殊菩薩所謂『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就是說明:由心物二元的根本我執 ,又再落入更深執著,而顯現了虛空相的客觀時空世界。這種由「心物初始」的二 元相,而迷妄執著「時空世界」的空間三維相,正對應著《周易‧繫辭上傳》所謂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理顯現過程。「八卦」原 理也就正對應了物體空間的三維性(2的3次方=8),而空間中的物象變化必有方 位,從而顯現了客體形象與客觀世界。此種迷妄虛空的時空世界相,也就是生死輪 迴的時空根源,乃是空間變化的根本境界。   文殊菩薩所謂『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就是說明:時空世界在妄執「心照 見物」下而顯現了客體與主體;客體無知而形成了環境(國土),主體有知而顯現了 生命(眾生)。   文殊菩薩所謂『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就是說明:時空世界的輪迴虛空, 乃是生起於覺性,如同微小泡沫生起於廣大海洋。無量的宇宙時空都生起於圓覺淨 性,猶如海洋之中的無量泡沫,每一個宇宙時空泡沫就是一個「眾生世界」,所以 《圓覺經》描述覺性境界而說:『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 說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   文殊菩薩所謂『有漏微塵國,皆從空所生』就是說明:迷失圓滿覺性而生死輪 迴的眾生世界,其種種國土猶如浩翰虛空中的無量微塵,這一切無量微塵國土都是 在虛空泡沫的時空中所產生。   文殊菩薩所謂『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就是說明:虛空泡沫妄相一旦消失 ,伴隨的時空妄執也隨之消失;一切時空現象不過只是覺性妄執所顯現的幻象,眾 生所存在的無色界、色界、欲界也同樣只是虛妄現象(注意!妄象執著雖然消失,但 覺性並不是一切境界現象都沒有了,而是可以自由覺顯境界而無礙無執。“執著一 切皆無”還是落在時空妄執的斷滅相裏!)。   文殊菩薩所謂『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就是說明:修行所回歸的覺性都是 平等同一、無二無別,可是修行方法就隨著各各眾生的因緣不同,而有各式各樣的 方便法門。眾生回歸圓覺淨性之過程,其覺知境界的淨化昇華就對應了《大學》所 謂的「致知」,其修行方法的核心基礎就相關於《大學》所謂的「格物」。   文殊菩薩所闡述覺知境界之眾生輪迴的發生層次,也就是老莊所闡述覺知境界 變化之時空萬物的發生層次,也正相關於道教內丹的修行層次,更就對應於易理所 根基的覺知境界之時空發生原理,正就相關於佛家用以闡述覺知境界妄執層次的「 五蘊」─色、受、想、行、識。因而覺知境界層次的各家詞彙之相關意義會通,可 以排列如下表:  佛家五蘊   色蘊   受蘊   想蘊   行蘊   識蘊   覺性涅槃  儒道易理體系                八卦   太極   無極  道教內丹易象           太極   無極  道教內丹修煉 精    氣    神    虛    道  莊子‧齊物論                道    道(樞)  道(樞)  莊子‧齊物論      愛之成  有是非  有封   有物   未始有物  老子                    道    道‧有  道‧無 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就闡述了菩薩修行觀照之趨向覺性境界以解脫生死, 而說: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53.48 armida:轉錄至看板 Buddhism 02/20 06:39 armida:轉錄至看板 Taoism 02/20 06:40 armida:轉錄至看板 Chinese 02/20 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