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nfucian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oolkoei (轉戰千里)》之銘言: : 小弟是新來的... : 因為最近快要選舉了...所以有時候會想到「利益」跟「義」的衝突 : 大家都知道孟子的義利之辨非常有名 : 就那一篇看起來..孟子對「利」不假辭色 : 但是印象中論語裡面「子張學干祿」一則中 : 孔子對求祿位的子張也不會嚴厲,也教他一些行事準則 : 可是不知道在論語或孟子裡面還有沒有其他關於 義利(尤其是利) 的講述 : 話說印象中有「子罕言利」...所以論語中講到利的就只有這樣嗎? : 初來乍到,不識規矩,請諸位海涵 SteveYoung已經說了重點了。 我找的資料,顯然以《論語》為論述對象,但是否能代表整個儒家呢? 以下摘自:錢發平(2005)《儒家簡史》,北京:華齡出版社。 義,指思想行為要符合一定的標準。 利,指某種利益,與「弊」、「害」相對。 儒家的利、義觀有兩個顯著的特點: 一、重義輕利,但並不排斥利。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道不憂貧。」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二、儒家把「利」作了「公利」和「私利」的劃分。 天下之利是公利,其他是一身之利的私利。 儒家把公利放在第一位。對私利,主張一要符合道德規範,二要節制。 當二者發生衝突時,要「捨身取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38.155 ※ 編輯: pitterson 來自: 61.31.138.155 (01/18 19:45) ※ 編輯: pitterson 來自: 61.31.138.155 (01/18 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