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nfucian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eijing (吾善養吾浩然之疝氣)》之銘言: : 董仲舒有沒有經教我是不知道, : 但是他在春秋繁露和所謂的天人三策裡面極力塑造一個人格神的形象, : 會因為人世間的行為決定要不要降下災異,並以之作為道德權威性的來源。 : 這算不算具有宗教性,其實是個有趣的問題。 : 以上,大家隨意繼續討論繼續戰。 先表明立場, 在下先把「宗教」擱置,略述「天」, 由《禮記.表記》指出,殷人尊神,率民事神, 眾所皆知,由商代所概括而出的崇拜系統,包括了天神、地祇、人鬼, 如果耶穌說,我的國在天上;那麼殷王會說,我的國在地上, 先從《尚書.盤庚上、中》來看殷王如何統治的, 《盤庚上》: 予(指殷王)迓(迎接)續(接續)乃(指殷民)命於天 勉(努力)出乃(指殷民)力,聽於一人(指殷王)之作(行動)猷(謀畫) 如果殷民不聽話? 現實面: 《盤庚中》: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指後代) 但有意思的是鬼神面: 《盤庚中》: 汝有戕(指為惡的念頭)則在乃心,我先后(殷先王)綏(告)乃祖乃父, 乃祖乃父,乃斷棄汝,不救乃死, 乃(指殷民)祖乃父乃丕告我高后(殷王祖先)曰: 「作丕(大)刑於朕(殷民祖父自稱)孫」,迪(由)高后丕乃崇降福祥, 換句話說, 殷王透過了現世刑罰, 與透過先王(殷王先祖,可以說是鬼王)令殷民祖先教訓其後代, 如何能做到? 透過卜筮, 然而殷王,也是對卜筮文辭有最終解釋權的大祭司, 很明顯的,政治的確與這種神靈崇拜有很深的關係。 再拉回「天」, 商人對「天」的崇拜不明顯,反倒「帝」才是至上神, 「天」與「帝」的關聯, 不如周代密切(像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皇天毋親,惟德是輔…), 我舉兩個線索 一、史記.殷本紀 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 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 二、資治通鑑 第四卷 宋康王喜,起兵滅滕;伐薛;東敗齊,取五城; 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 與齊、魏為敵國,乃愈自信其霸。 欲霸之亟成,故「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以示威服鬼神。 又宋本乃為續祀殷而立, 由「射天」的活動可以推測, 天帝,對殷而言是種偏義副詞,重點在後, 天地位的昂揚,是受到周的崛起而發揚光大。 那和政治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 一是,周公開拓了「尊天敬德、敬德保民」的思路, 二是,忠、孝(特別是孝經)觀念的開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0.0.49 ※ 編輯: mibhmiepqfy 來自: 125.230.0.49 (08/26 12:57)
nknuukyo:謝謝分享 08/26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