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nfucian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發文最主要的目的都是賺批幣,但最近忙於工作和打電動,實在是沒有什麼 時間寫長篇大論,只好先挑個能回應的來寫一下,賺點小錢。畢竟有批判就會 有辯護,每個人都有扮演其中任何一方角色的時候。在達到共識之前,這雙向 來往關係是會持續的。 stevegreat08以中文系以外的一般人自居,而從行文內容來看,我想你的背景 應該是偏好奧地利學派的總體經濟學吧。其實討論問題的時候,我不想去計較 誰是什麼什麼出身,真正該關心的點是「自己對於自己的論點有沒有堅強的論 據」、「自己的批判能不能夠算得上是嚴肅而有效的批判」。所以每個人都可 以對每個領域發表意見,當然也要有準備接受來自該領域專業挑戰的覺悟。我 想一切就回歸到論題本身吧,討論串中不必要的情緒化字眼已經太多了。 那麼,回歸到思想史性質的問題與方法,怎麼看待刑法272條呢? 關於刑法272 條,也就是殺害直尊親屬罪,確實很難說與儒家思想下的「孝」 思維無關。而該法引起的相關爭議,已經有很多討論,我想不用再列了。如果 我們要做個參照,觀察日本這個東亞文化圈中另一個接受儒家影響的國家的話 ,剛好也可以找到同樣的爭議。但是這個爭議發生得相當晚,殺害直尊親屬罪 處以死刑的規定一直到1973年才廢止,但日本早在1868,明治維新發生的那一 年前後就已經有非常明顯的西化思潮以及排斥儒家與漢字的運動。這就顯示出 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作為亞洲第一個進入現代化國家,高喊脫亞入歐的日本 ,其儒家思維,或是更精確地說,其「孝」思維竟然是如此地頑強。 面對這個現象,我們很直接地可以聯想到:長久以來日本的封建社會之下的「 家」(不等於中文意義下的家)概念是如此地根深柢固,連帶的使「孝」思維 發揮了重大影響力。是儒家思想使日本變成這樣的嗎?其實不能這樣論斷,因 為至少在江戶時代中期以前,也就是差不多十七世紀中末,儒家學說在日本只 停留在上層階級掌握的知識屬性,作為道德思考而普及於一般庶民間,是江戶 時代中期以後的事。此外,儒家思想被官方最高政府所大力提倡,也是江戶時 代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才開始的事,在此之前就算有官方提倡,也都侷限在地 方諸侯的層次。而與其說當時的日本感受到了儒家道德的重要,不如說是利用 儒家來鞏固封建,他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材料來背書而已,在此之前早已重視 同樣的德行並準備了一個接受儒家的環境。至於為什麼是中國傳來的儒家?這 是因為一來好用,二來中國在當時確實是東亞最有勢力的強國,對日本來說是 一個巨大的他者。 「孝」思維擁有來自儒家的背書,更加鞏固了日本封建社會中「家」單位的穩 定性。而進入大幅西化的明治時代以後,明治天皇卻在頒布全國的〈教育敕語 〉中強調了忠與孝的倫理觀。在當時,日本已經是國力超越中國的東亞第一強 國了,卻做出這樣的選擇,不能不說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極端重視「孝」思維的 緣故。時代再往前推,從江戶時代去看此一現象的根源的話,也會找到相關的 現象,諸如陽明學者的中江藤樹、大鹽平八郎重視孝的程度比起中國學者還要 極端,完全上綱到了具有神秘性質的宗教層次。 但至此我們已經看到一個關鍵:雖然中日都有「孝」,但由於社會制度的不同 ,展現出來的內涵也就不同。在日本,「家」不是中國意義下的家庭,同一家 中彼此血緣不同十分常見,而在眾人之上又有對於天皇之神性的理論解釋需要 ,故在江戶乃至明治時代中,發展出與中國不同的實踐方式,像家督制度、戶 主權制度、神社氏子制度等等都是中國所無。因此我們充其量只能說「孝」是 一個核心的德行,而無法具體而單一地規定展現出來的內容。這也就是說,從 「孝」思維會衍生出某些行為與文化現象,但如果要反推說「孝」不靠這些行 為與文化現象就無法展現的話,是不可能做到的。思維本身可以是跨時空的, 但落實到行為與文化現象時,則都是特定時空的產物,換言之,一個因為「孝 」思維所制定的制度,在未來有所改變的時候,也不見得就會被儒家視為「不 孝」。因為「孝」思維的展現方式並不是固定的。 剛好我們又可以從一則時事出發來討論:去年三月發生一件女兒連同男朋友一 起弒父的案件,殺人動機是被父親多次性侵。最近判決出爐,法官並沒有因為 她犯了殺害直尊親屬罪而判她死刑或無期徒刑,而是判十七年,理由是「其情 可憫」。而儒家者會不會在這時候堅持說女兒不孝,或是說,堅持此法不可廢 ?倒也不會,因為如上所述,重點是「孝」思維,而不是落實後的具體規定內 容。 那麼到底什麼是「孝」思維?只講這些不會太玄嗎?所以就以具體事項為例: 我們也可以看到曾經有的案例是用其他的動機殺害直尊親屬的,比如說孫子打 死祖母只因為祖母沒給他零用錢之類。而向來提到儒家就一片叫罵聲的八卦版 ,在這種新聞下卻是同聲譴責這個孫子「不孝」、「還不如當初射在牆上」。 如果說這種價值判準是立基於「孝」思維,那顯然決定人們會不會以孝為重的 因素,不在於自己喜不喜歡儒家,而在於很可能人們在父母沒有對自己做下性 侵、虐待、不當打罵等各種使子女長期懷恨在心的行為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 會認為「孝」很重要。看男版、女版等等地方,有時也會討論到要不要照顧父 母、要不要給安家費等問題,無一語觸及儒家,但討論的卻都是「孝」思維的 問題。如果我們再想到,日本在接受儒家的「孝」論述之前,就已經準備好可 以接受的環境的話,那或許可以說:不管有沒有儒家,「孝」思維都會是人類 先天上傾向的一種情感、一種維繫社會的途徑。這也可以解釋何以沒有儒家的 文化中也產生了與「孝」思維相關的行為,例如「母親節」的制定。而只不過 是剛好儒家把「孝」思維明確地講了出來而已,然後又影響到其他思想,比如 說佛教因此出現了《父母恩重難報經》。 也就是說,「孝」可能是一種人類普遍以及所需的情感。正常家庭環境下長大 的人,自然會對父母及其他直尊親屬抱持如此情感。即便就最功利的角度來解 釋,當然也可以說「孝」只是人類演化過程中為了讓整體種族得以穩定而發明 的秩序,讓自己在老了以後也可以靠著子女對自己的情感來得到安全,但儘管 如此,不管「孝」是先天還是後天形成的機制,重點是當下,對於人類的作用 與影響是真實的。而如上所述,「孝」思維本身與落實的行為方式是兩回事, 而儒家也並未規定所謂的「孝」一定與那些行為之間具有充要條件關係,這在 中國和日本都沒有發生。因此,我們可以廢除刑法272 條,或是不廢除但不使 用它(如同此女兒弒父案例的法官),但「孝」思維本身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而論述「孝」很重要的儒家也是一樣。 以上,我根據目前所知的資料以及組織出的個人想法,盡力保持在不引用儒家 文獻、不使用只有文學院才看得懂的術語的前提下來論述,希望stevegreat08 能夠不要認為我只是在掉書袋而已。 -- 你知道為什麼會有台灣國語嗎?就是當年那個08年世界盃的時候, 那個Ronald踢進那一球,進了德國球門裡面,所以現在台灣人講話就會有台灣國語! 你可以改的,你知道嗎?你可以改的。現在好好的踢球,對不對? 12年的世界盃足球賽的時候,再去踢一次!我們這次絕對不會讓Ronald踢進去, 這樣就不會有台灣國語了。 by su3xl3184 @Justin Tv 2011.06.0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210.67
weijing:打了一長串才三百多批幣,我要哭哭了 07/04 21:57
stevegreat08:受教了 這才是我要的答案 謝 倘若教育也能如此 07/04 22:03
stevegreat08:憑什麼又要故意說誰不好 然而現實是教育並非如此 07/04 22:04
stevegreat08:不過 有法條不用 說不過去尤其是刑法... 07/04 22:06
stevegreat08:罪刑法定啊 07/04 22:06
weijing:另外一個支持刑法272條的理由是:殺害直尊親屬會造成更強 07/04 22:10
weijing:烈的社會動盪。這個理由可以說與儒家有關,但也可以說無關 07/04 22:10
weijing:因為就算我們完全沒接受儒家思想,或是活在與儒家無關的文 07/04 22:11
weijing:明中,我們也可以輕易察覺:犯人與被害人的關係會影響我們 07/04 22:12
weijing:聽到此一犯行時的驚訝程度。 07/04 22:12
qilai:還是weijing兄修養好,文章也好 07/04 22:55
stevegreat08:至少客觀多了... 07/04 23:27
pork:樓上說這句話非常沒有真實感(回望討論串) 07/05 00:00
wgstar:我跟著史蒂夫的文逐項回,很輕易就五六百批幣囉XD 07/05 01:48
lembertlin:如果s大要這樣的回應可以明說,一句話就解決了,戰這麼 07/05 15:49
lembertlin:大,讓我不禁懷疑s大是不是有sm傾向(誤很大 07/05 15:50
stevegreat08:不用懷疑你所懷疑的 直接問我不就得了 07/05 16:55
stevegreat08:看不貫儒家把太多事當成理所當然 然後拿感情去挾持法 07/05 16:55
stevegreat08:治民主 難怪有「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的說法, 07/05 16:56
stevegreat08:所以,我更反對儒家傳統「變成必選的高中文化教材」 07/05 16:57
stevegreat08:哪怕只有一個小時,也是在浪費時間! 07/05 16:58
stevegreat08:沒考試就跟軍訓一樣,有考試只是增加負擔!! 07/05 16:58
stevegreat08:正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 07/05 16:59
stevegreat08:把他跟三民主義一樣丟到大學再說吧... 07/05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