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nfucian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首先,為板上諸位大大介紹一下我熟悉的那個s大 XD 個人私心地重新編輯一下,並在能力所及內回應了一點點, 諸位大大能不棄前嫌,慢慢讀過這文,並予以回應, 相信對釐清一些問題是有助益的。(感覺好像快變這裡的板主了(天大的誤會XD ※ 引述《stevegreat08 (古典經濟的看門狗)》之銘言: : 首先,我在第1378篇,談到幾個問題點, 1: 「儒家思想」的倫理觀,到底是雙向的,還是單向的? 2: 而在道德觀中,許多文字是被當成「理所當然」留下來的! 3: 在並非由儒家傳統建立的民主或法秩序下,儒家傳統「定位」該如何? 4: 這些東西對高國中生而言,到底是什麼樣的「價值」? : 我用字很機車,甚至白目,挑戰各位的眼睛與耐心, : 就是用我所聽到的,老師們對於這些課的教育,以及當前考試制度下, : 學生對於儒家思想的攻擊與不諒解,所有我聽到的一切!尤其是學生! 上面這一段如果先講明,相信所得到的回應會是不一樣,當然,先不講 可以讓專業的大大面對這樣的聲音的下意識反應得到呈現。(s大的厚黑學滿分啊@@ : 就像文組的不想碰物理化學,甚至到了高二幾乎碰不到, : 那麼,理組是否也可以選擇拒絕接受這些課程呢? 這牽涉到對「四書」的定位問題,若將之與物理化學視為只是不同類別的知識, 那的確是可以選擇的,而什麼樣的定位是不可拒絕的呢?這會是個有趣的問題。 : 高中不過三年,當一堆人討論重新重視技職教育的同時, : 加上了文化基本教材,請問有「多少時間」足以認識所謂的「文化」呢? 講到這個,該吊起來毒打一番的是偉大的教育部…… : 我們可以將中國的孝道與敬天,乃至於與人的相處之道,都「當成」儒家典範, : 但這些到底是「專屬於」儒家的,還是某些事不假思索的來自於「天性」? : 而其他學說對於這些「天性」到底看法如何呢? 我書讀不多,專業的就讓5樓來吧~ : 回到我之前一直舉的例子,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雙務的,還是片務的? : 換言之,子女未受到父母扶養,父母是否應該有權利要求子女扶養呢? : 立法上之後已釐清「有義務遺棄罪」範圍,但就道德上來看呢? : 另外,玻璃娃娃被跌死的一案,該名學生因為不慎摔倒導致過失致該玻璃娃娃死, : 法官判他應該要負責,因為這是屬於「量力而為」的事件,不能因助人而免除罪責! : 我不能說,這些完全都是儒家的教育留下的, : 但至少這是文化長期受到儒家薰陶的社會所留下來的觀感! : 另外,在來自於民主法治下,儒家傳統充其量不過就是法感情與善良風俗而已, : 這些基於司法上的爭議,而產生道德面、法律面乃至於社會觀感的衝突 : 儒家傳統思想,有太多事被當作「理所當然」, : 而在選材上,教育學生的是要尊師重道,要孝順父母,要傳宗接代等, : 請問, 1 可有教育學生以後如何當人父母?如何當人老師與長官呢? 2 : 「文化教材」到底是中文課的衍伸,還是獨立的範圍, : 國高中生真的適合讀這些東西嘛?還是應該把這些東西丟到大學或國小就好? : 小學是人格發展初始階段,可以慢慢接受這些道德薰陶(雖然問題一樣多), : 大學則是本來就應該注重人文社會關懷的地方,可去利用經驗與理性去判斷這些 : 我真正譴責的是: : 許多反對西哲的,將他們好的與不好通通拿來比較,而且是從頭到尾毫無保留的, : 自由主義的貢獻似乎在他們眼中只有一個:反抗壓迫, : 隨後馬上就說,儒家傳統早就都有,祇是那些崇洋媚外的看不懂而已! : 把社會主義的東西拿出來與自由主義相融合,述說著自由主義的不是! : 但卻不知那是新自由主義論者的思維,有多少學者是承認的或能夠統一定義呢? : 然而,面對儒家傳統文化,為何不把「貞潔牌坊的事跡」說出來?(貞節…^^) : 為何不把以前拿來教育孝道的小說之類的,拿出來批判? (有這個小說嗎???你看我真的沒讀什麼書啊~ T皿T) : 為何不把「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話拿出來說一下面對民主國家的影響? : 為何無法針對「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的攻擊提出討論? : 為何有人會說:「大道廢,有仁義」的問題? : 這些問題,絕對不是「善良風俗」或「道德教育」所能涵蓋的! : 現在社會最重要的是,公民教育! : 也就是「身為公民,應該有的社會責任感與人道關懷」, : 譬如, 1 「擋救護車還比中指」這件事難道是因為這是儒家沒落才會發生的? : 難道,這不是一個身為「人」該有的同情心呢? 2 : 談了很多「對待上司」之類的東西,為何不見如何「對待下屬」的東西呢? 3 : 為何有些事我們可以原諒?為何有些事我們不可以原諒? : 倘若,所謂的文化教材還有一絲絲公民教育的成分在,就應該注意到, : 沒有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 : 板上對儒家辯護的東西很多,對西方哲學與經濟思想等的攻擊也絕對不少, : 當我們說,「白人中心論」不可取時,我們是不是也該反省「大漢沙文主義」? : 當我們說,中國歷史上的問題並非儒家傳統造成的同時, : 那麼是不是也可以說自由主義的濫行,也是一種社會現實而非這些思想造成的呢? : 當我們說,核子彈是因為愛因坦相對論,炸彈是因為諾貝爾才有的, : 別忘了青銅器的發明可以戰爭,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酷刑的發明中國也有許多貢獻! : 談到現實面,又是離題了,但就是一個這個比較: : 沒有任何一面智慧是可以自己所能來批評其他智慧所不及之處, : 中國沒有邏輯思考能力,因此在基礎科學上無法贏過西方也是正常的 : 馬戛爾尼在回憶錄曾經如此敘述著中國, : 中國並不如表面那樣強大附有與光纖亮麗,統治階層的賦予與平民形成強烈的對比, : 落後的鄉村與建設,時常氾濫的水災,沒有科學精神與技術的發展機會, : 在在標榜著,中國富裕的外衣下,藏著孱弱的身軀...... : 如果按照「結果論」,中國儒家傳統真的帶給中國富裕且充滿人道關懷的生活嘛? : 我們可以認為學術思想是中性的,文化背景是有歷史基礎的,也應是中性的, : 端視使用的人如何利用,讓壞的部分不斷反省並修正,而不是擺爛不去修正, : 並讓好的能夠獲的更多人認同,並確實的融入生活之中, : 乍看之下,那麼儒家傳統與西方思想都可以,為何還要放棄儒家思想? : 然而,從頭到尾我說的事,學校教育是否能夠或願意替學生做這類的事? : 能否讓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觀念,能夠適應在現代化的生活中? : 總而言之,多元價值與傳統的衝突,並非仇視傳統如何如何, : 而是「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這才是儒家傳統最令人「恨」的地方。 : 無法說服現代人,更無法說服之前諸子百家的學者, : 至好(只好)拿來「教育」對於思想完全沒定見,或完全無權置喙的學生, : 跟他們說,「這是中華文化的根很好,其他的再說!」 : 無怪乎,儒家被人稱為「學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6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