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icke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上回說到,上個世紀中期一個無心的發明, 竟然動搖了對抗系列賽在板球世界裡長久以來的地位。 這個發明就是單日國際賽(One-Day International, ODI) -又稱限制投球數國際賽(Limited Over International, LOI)。 不過最剛開始時這項創舉並不是為了國家隊比賽而設計的: 1960年代英格蘭各郡的板球隊為了縮短比賽時間, 而開始採用一種限制雙方投球數的賽制,並且將雙方的局數縮減為一局。 由於迥異與原先冗長且幾近於沒有限制投球數的賽制, 比賽變得較為刺激,因而大受好評。 (雖然對老派的球迷而言簡直就跟1882年那場敗仗一樣....XD) 然而真正將此一劃時代的新賽制用在國際賽上, 還是由最老牌的兩隻勁旅率先啟用的: 1971年英格蘭客場出戰澳洲(場地在墨爾本)的對抗賽, 由於天候不佳(下大雨),雙方便開始試著打打看限制投球數的賽事。 沒想到也是大受歡迎,單日國際賽便就此站穩了它在板球世界的地位。 此後還誕生了許多以ODI形式進行的國際賽事, 如板球世界盃(ICC Cricket World Cup)、 板球冠軍大獎賽(ICC Champions Trophy)、板球總會大獎賽(ICC Trophy)等。 (Twenty20也可以算是ODI的一種,不過其淵緣及目前處境特殊,另有專文介紹) 現行的ODI賽制與對抗賽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 它直接限制了每隊的投球輪次(Over)為50個。 -所以50 * 6 = 300個合法投球(No-Ball那些當然是要扣掉的啦)。 每隊只有一局的機會可以進攻/防守,50個Over打完就看誰的分數高,一翻兩瞪眼。 雖然主要還是在白天舉行,不過ODI更常見在夜間挑燈夜戰。 (話說這樣子也比較有收視率....XD) 另外在對抗賽上球員的球衣通常是素色(白色居壓倒性多數)的, 在ODI可就不同了-五顏六色的XD 例如英格蘭是藍底紅袖,澳洲是暗黃色等。 (不過這些顛覆傳統的創舉都是一個與ICC官辦競賽打對台的競賽所創的, 它叫World Series Cricket, 也另有專文介紹。) 不過在資格限制上,ODI和Test都有著難以跨越的限制 -只不過想拿到暫時的ODI資格稍微簡單了一點。 非對抗賽成員國的國家隊需要先參加一連串的外圍賽事, 取得了參加板球總會大獎賽的資格之後,才算是拿到了暫時的ODI資格。 (因為ICC目前已經不再頒發永久ODI資格給非對抗賽成員國)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還沒還沒咧。XD 這個ODI資格只限於參加該次大獎賽,要贏得大獎賽前五名 才能讓這個資格延續到接下來的世界盃與下一屆的板球總會大獎賽。 所以扣除十個對抗賽成員國之外,目前仍然為ODI成員國的有: 蘇格蘭、愛爾蘭、加拿大、百慕達、荷蘭(ICC Trophy 2005的前五名) 以及肯亞(狀況特殊的ODI成員國)。 ------------------------------------------------------------------------------ 如果說ODI的發明是板球世界裡的一大革新, 那麼Twenty20的出現對板球運動來說又是另一種震撼。下回待續 -- 這半年來遇到的小白 竟然比我有記憶以來遇過的總和還多 我想 這社會是病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12.174 ※ 編輯: u1302094 來自: 218.168.212.174 (12/23 00:00)
Ginola:1982年英格蘭跟澳洲大亂鬥也講一下好了 XDDD 12/24 23:57
u1302094:我我我 我功力還沒有到那邊( ̄﹏ ̄|||)(慚愧) 12/25 02:29
CombatSniper:還有1981年underarm delivery事件 12/25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