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來介紹書的 http://ppt.cc/0itx 香港:解殖與回歸 (思想19) 先貼一下"致讀者" 希望大家都能弄到這一本 大部分的中國公民和台灣公民對香港不了解 這一本算是入門 有談到一些近期的香港公民抗爭運動 算是補補習 網頁有選文 算是先睹為快! ============================================================================= 致讀者 今天的香港有一個突出的現象,就是思想的探索十分活躍,社會上也各種爭論雜陳,其間 所呈現的動力令人稱羨。在走完殖民地的階段、完成回歸的歷史任務之後,香港彷彿總算 滿足了外來的期待,如今終於可以回來料理自己心底的問題了。這個問題就是:我是誰? 我想成為什麽樣的社會? 要回答這類問題,不能不去面對各種歷史的積累、環境的給予、自身的想像,以及難有定 論的種種嚮往與期待。香港的主體意識,圍繞著「去殖」與「回歸」的歷史主軸浮沉,也 受制於殖民與回歸的逼仄現實條件。由於現實條件迥然不同,香港的思想討論與社會發展 ,與台灣並不相類,但是相互之間又有許多可以參考攻錯的地方。香港要如何發展不以國 家為模式的民主制度,如何形成非國族、非族群、非省籍導向的自我認同,如何透過「對 話」、「介入」而非「鬥爭」或者「逃離」尋求他者的平等承認,在在構成了高度挑戰性 的議題,值得香港內外的人們關切。 藉著香港朋友(包括了不克撰文的梁文道以及周保松二位)的熱情協助,本期《思想》以「 香港:去殖與回歸」為專輯,展現了當前香港知識界之反思狀況的部分面貌。由於篇幅限 制,我們未能邀請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作者參加這次的對話。但基於本刊促進華人世界思 想交流的宗旨,未來一定會積極補足這個遺憾。 葛兆光教授的《宅茲中國》出版以來,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前期《思想》發表了張隆溪教 授的評論,本期又刊登丘慧芬以及姚新勇兩位教授的進一步商榷。張、丘二位都從《宅茲 中國》衍伸討論到學術與政治之間的關係,姚新勇教授則指出書中不自覺地迴避了當前中 國有關正當性與族群的兩項關鍵議題。從這些文章,讀者可以看出,這本書所引發的討論 並不局限在單純的史學爭議,而是無可避免地帶出了民主、認同、多元差異、學術自由等 等高度規範性、高度爭議性的議題。這次的爭議充分顯示,在香港、在中國大陸、乃至於 在台灣,學術實踐與政治關懷的合一與區分,仍然需要知識分子細緻面對。 「雲門舞集」以及《科學月刊》堪稱台灣的文化地標。它們在台灣出現於同一個時代,由 同一個世代所發動、都發揮過龐大的影響,也都致力於塑造一種新的文化。吳忻怡與李淑 珍兩位教授,分別撰文追溯這兩個團體的起源、演變、與內外限制,相信讀者會很感興趣 。此前討論雲門舞集,大多數只注意到它在藝術上的特色,吳忻怡卻特別注意雲門與台灣 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有很獨特的見地。 最後,王文興教授的訪談,特別著意於他在宗教信仰方面的經驗與看法,所觸及的信仰與 理性、超越與內在、乃至於文學境界與宗教境界的分隔等糾結,很多人不見得意識分明地 思索過,但在某些時刻仍會縈繞在我們的內心。這篇訪談,當能引起你的一些思緒。 --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37.231 ※ 編輯: assistking 來自: 220.138.37.231 (01/17 09:50)
stayinalive:你們倆好好辯一辯 59.112.212.174 01/17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