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aboosh (大王椰)》之銘言: : 你的說法在我看來叫魚目混珠 : 日軍戰敗投降後 關於東北的接收事宜 : 原本國民黨軍是要搭乘美軍運輸艦登陸大連 : 但是蘇聯提出反對 以大連作為自由港為藉口 反對美軍軍艦靠岸 : 如果當時國民黨能直接從海路登陸大連 : 東北的接受不會那麼困難 國軍就是從海路去東北的。雖然沒有從大連登陸﹐但轉向營口登陸﹐ 不過是前鋒在營口被共軍擊退﹐最終變成在秦皇島一帶登陸﹐然後從山海關出關。 事實上國軍前期的速度已經算很快了。 日本投降時﹐為了搶佔東北﹐共軍派出黃克誠率領的3.5萬主力部隊﹐ (共軍入東北總共十萬兵力) 這批人從淮河一帶出發﹐而國軍是從廣東、越南北部登船。 最後國軍先到山海關﹐但山海關是共軍與蘇軍聯合從日軍手中奪下﹐ (山海關是1945年8月攻佔﹐蘇軍提供炮擊﹐共軍投入兵力﹐從日軍手中奪下。) 因此國共兩軍在山海關交戰﹐在黃克誠到達冀東前﹐國軍13軍已攻佔山海關。 比國軍後到的黃克誠部因此無法從大路出關﹐不得不繞道出關﹐路程多了近一個月。 然後兼程趕往錦州一帶阻擊國軍﹐由於長途行軍未恢復而接戰敗退。 後來一直退到四平遭受重大損失。 也就是說﹐在進入東北的前期﹐國軍可一點也不慢。沒有所謂的接受困難。 至於國軍自己行動緩慢﹐被本來在後面的共軍追上超過﹐難道也要怪蘇軍﹖ : 而在國民黨軍隊接收東北城市 蘇軍只允許在其撤初前三天進城 這是亂講﹐蘇軍是少數兵力進行軍管﹐而實際上的控制﹐ 依然是由大批原先的偽軍執行的。 譬如說長春﹐就有著名的偽滿“鐵石部隊”。當然他們的面目不再是偽軍﹐ 而是國軍。 鐵石部隊是偽滿最強的戰鬥部隊﹐高級軍官還配有日本軍妓﹐裝備跟日軍一樣﹐ 也配有戰車部隊。原有1.6萬人﹐抗戰後期到冀東與八路軍作戰有所減損﹐ 日軍投降後﹐鐵石部隊中的朝鮮族返回南韓﹐成為後來南韓國軍的一個來源﹐ 後來的南韓將軍白善燁(寫一堆韓戰回憶錄那個)、總統樸正熙都曾是偽滿軍官。 剩下的鐵石部隊還有幾千人投靠國軍拿國軍軍餉﹐在1945年11月由國軍東北行轅主任 熊式輝正式改編為“東北保安第二總隊”﹐從12月開始分批空運哈爾濱、長春。 (至1946年1月運送完畢) 而蘇軍撤出長春是1946年4月14日﹐此時東北保安第二總隊已經在長春3個多月了。 三天﹖那是國軍敗退台灣後編出來的﹐將失敗責任推給蘇聯、共諜的謠言。 1946年4月14共軍進攻長春時﹐長春中有國軍1.6萬人咧。 當時國軍收編改變原偽滿等部隊﹐在東北共有保安部隊20支支隊﹐總兵力12萬以上﹐ 然後各省各縣還有一大堆土匪改編而來的保安隊﹐譬如最出名的四大旗桿﹐即﹕ 國軍合江省保安軍第二集團軍司令謝文東中將、 國軍東北挺進軍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李華堂上將、 國軍第十五集團軍先遣軍副軍長張雨新中將、 國軍第十五集團軍先遣軍軍長孫榮久中將.... : 但是不告知國軍何時撤軍 卻通知共軍撤退日期 這又是瞎扯﹐當時由於國府宣傳蘇聯要趁機吞並東北﹐加之蘇軍軍紀確實甚差﹐ 國內發起反蘇遊行﹐國際輿論也譴責蘇聯﹐要求蘇聯盡快撤出。 因此蘇聯一早就宣布了撤軍日期(1946年2月宣布詳細日期)﹐分批從南向北撤退。 想就知道了﹐哪有人兵力大規模調動卻不告訴別人的﹐萬一引起誤會怎麼辦﹖ 事實就是﹐非偽軍改編的國軍知道蘇軍要撤兵﹐但國軍知道了也沒辦法。 譬如說﹐蘇軍3月12日撤出沈陽﹐國軍52軍(抗戰結束時在雲南)為首3月13日進入沈陽﹐ 3月14日蘇軍撤離四平﹐3月17日共軍攻佔四平殲滅國軍改編的部隊﹐ 而國軍又等到3月19日才從沈陽出發﹐(此時沈陽國軍已有31萬) 到4月2日才解決沈陽外圍的共軍。(而原定4月2日到達四平。) 隨後國共雙方在四平大戰﹐一直戰至5月18日國軍攻佔四平。 期間蘇軍4月14日撤離長春﹐共軍激戰5天攻佔長春﹐ 蘇軍4月25日撤出哈爾濱﹐4月28日共軍攻佔哈爾濱。 此時國軍還北方堵在四平﹐南方堵在本溪。 共軍都洗了個澡、睡了個覺、泡了個妞、生了個仔了﹐國軍還在四平﹐ 連國軍後來總結內戰第一年時﹐都承認四平雖勝﹐但延遲2個月﹐以致匪勢後患無窮。 這怪誰﹖(當然﹐還是可以怪收編的偽軍戰力太弱、守不到國軍姍姍來遲。XD) : 請問這樣不叫奉送 怎樣才叫奉送 : 至於你說的後來東北戰役 那就是國共兩軍的軍事鬥爭 : 但是有個先後順序 固然像是瀋陽是國民黨先佔領 : 你說的戰四平 那根本就是蘇軍給共軍極大的情報優勢 率先佔領哈爾濱 : 之後才有的戰役 見前述﹐4月4日四平之戰已經開始﹐國軍前鋒跟共軍已經交戰﹐ 4月25蘇軍才開始撤出哈爾濱﹐4月28共軍才攻佔哈爾濱。 先後順序﹐真的不要搞錯。 國軍的問題在於總是想太多﹐又要借機要挾蘇聯了﹐又要借機要求美國多送點物資了﹐ 結果搞得經常可以走的時候故意不走﹐不能打的時候故意要打。 從抗戰時的戰上海、守南京﹐一堆都是想太多想要達成政治、外交效果。 所以說﹐老蔣是個政客﹐不是個軍事統帥。 結果現在就常見兩種觀點﹐一為﹕國軍本來不想去東北的﹐都是美國要求才去的。 二為﹕國軍本來可以迅速佔領東北﹐都是美國要求才沒快速追擊的。 有一句話總結遷台後國軍對國共內戰的檢討心態說得很好﹕ “一切都是they的錯....”。 包括後來的反攻大陸﹐1950年說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盪﹐五年成功。 咦﹐怎麼沒有反攻呀﹖ 因為蘇俄在中國﹐蘇聯援助中國啊。 咦﹐中蘇已經交惡了﹐雙方還在邊境互相沖突﹐怎麼沒有反攻呀﹖ 因為要尊重盟友﹐美國盟友要求我們不反攻啊。 咦﹐美國已經跑去跟中共建交了﹐沒人限制了﹐怎麼還不反攻呀﹖ 哼唧﹐國光計劃鎖起來﹐不理你。以後再找其他理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4.217.158
baboosh:我要睡了 明天再議 1.34.34.44 01/03 21:30
nigreen:有點像唐末劉巨容那樣對黃巢的觀望角色 1.173.159.76 01/07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