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IA 看板 #1NfVzjY- ]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看板: IA 標題: [觀點] 黃偉豪:政府拒梁天琦參選的三大後患 時間: Sat Aug 6 23:16:56 2016 黃偉豪:政府拒梁天琦參選的三大後患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806-opinion-wongwaiho-legco/ 香港的當權者決定拒絕帶有「港獨」色彩的候選人梁天琦參選立法會,可能有自己私下的 盤算和策略考慮。可是,從管治制度和政治發展的角度出發,香港卻要為此決定付出沉重 和深遠的代價。這些無窮的後患,包括了選舉的非制度化、公務員的政治化,和本土政治 運動的激進化。 這次決定破壞了香港的制度基建(institutional infrastructure),包括了法治、廉潔 及有效率的公務員隊伍。制度基建是建立善治(good governance) 和帶來政治穩定的重 要元素,一旦被破壞,難以在短時間內修復,香港亦因此將步向一個日益惡劣的政治環境 ,慢慢進入一個不能被有效管治(ungovernable)的困局。 選舉非制度化 制度必須凌駕人治。當一個制度可以不按規則、不依據事實和證據,只需要一個人便可隨 意作出重要決定,在學理上,這其實不是一個制度,而是人治。這也是香港選舉今次甚至 今後走向非制度化的問題所在——憑一個選舉主任的個人觀感,以及只諮詢由特首委任、 在很多事件均抱有鮮明政治立場的律政司的意見,缺乏客觀的準則,僅基於候選人的言論 和思想來判斷他是否支持《基本法》,無異於人治的政治審查,是政治考慮凌駕客觀的制 度。 在今次事件上,官員取代了法庭的角色,更沒有在制度內設立即時和有效的上訴和覆核機 制,便可剝奪市民的參選權和選民的選擇權利。若此先例一開,難保他日不可以透過同等 方式,換上另一個原因,來剝奪社會上任何人的其他政治和法律權利。面對一個失效的選 舉制度,單靠司法覆核亦非完美的補救方法,因為它既昂貴也需時。而且,等到數年後, 即使選舉主任的決定被法院判決為無效和違法,是否可以重選?原初選出的立法會所通過 的所有法案,又是否被同時視為無效而被推翻?也是未知之數。 制度的優勝之處,是有客觀的程序和法理可依,也有適當的制約和平衡(checks and balances),以確保一切在制度內的行為均是合理、有效和公正的,防止濫權和以權謀私 。因此,一個合理的選舉制度的最基本功能,是必須能夠規範當權者,以防止他操控選舉 ,用選舉作為排斥政敵和鞏固自己政權的工具。 熟悉中國政治的人,都會知道中國並不介意用公開投票的方式來選舉政治人物,只要他們 可以一早肯定自己的候選人必定勝出。在中國,選舉並非真正用來反映民意,和給予人民 選擇自己的政治領袖的機會,而是合理化政權的管治工具,為封閉的政治制度加添一點認 受性,順便亦可改善一下國際形象。香港選舉由原先客觀及相對獨立於現有政府的制度, 慢慢被滲入有「中國特色」的選舉風格,是一件極壞的事,勢將令原有制度倒退和崩潰。 公務員進一步政治化 事件中,也有一些關鍵的細節十分使人擔心,其中之一就是公務員進一步政治化的問題。 自2002年起,前特首董建華推行「高官問責制」,從此以後,所有負責制定政策的最高職 位,包括了司長和各政策局局長,便由政治委任的官員,而再非由公務員出任。自此,社 會對公務員政治化的擔心不斷增加,憂慮公務員面對問責高官的壓力下,不再保持政治中 立,傾向維護當權者的利益。 選舉主任其實是屬於政務官(又簡稱AO)職系(grade)的公務員。政務官並非一般的公 務員,是公務員當中地位及權力最高的職系,可謂公務員隊伍中的天之驕子,亦是社會精 英。政務官在政府中一向擔當着決策和管治者的角色,即使現在實行了政治委任的高官問 責制,他們仍然壟斷了政策局及各行政部門的高位。 然而,即使政務官在政府內位高權重,但廢除「港獨」人士參選資格的決定事關重大,也 非常政治性,應有政治問責的官員參與其中,絕不可能只由一個理應政治中立的選舉主任 決定,問責官員則躲在背後。政務官貴為政府的管治階層,也受公務員制度的保障,當連 他們也要向政治壓力低頭和折腰,來單獨負上這個不受歡迎決定的一切政治責任,可見公 務員被政治化的問題,比很多人的估計還要嚴重得多。公務員系統,作為一個曾被視為「 香港良心」的制度,它的進一步政治化,也減弱了對當權者任意妄為的制約。 加速本土運動意識形態激進化 當香港的本土派政治運動,被政府以違反《基本法》這極之嚴重的理由,拒諸於立法會選 舉的門外時,已充分表明它不為制度化政治(institutional politics)所容,只餘下透 過非制度化政治(non-institutional politics)的抗爭來實踐其理念這條路。 由於本土政治和港獨思潮的急劇冒起,有其社會的背景和因素,它絕對不會在沒有政策修 改及中國減低對香港的干預下,被逆轉過來。既然本土主義不為現有政治制度所容,顛覆 及推翻現有的政治制度,必然成為本土政治,特別是「港獨」思想繼續發展的大方向。周 五(8月5日)晚香港民族黨在添馬公園的集會中,提及「滲透政府」等計劃。即使他們加 入主流和建制,其實也是一種破壞和顛覆的安排,為將來的「革命」而部署,構思和共產 黨的地下黨員制度十分相似。政府現時所採取的高壓和取締策略,亦只會加速這個運動在 意識形態上變得更極端、更激進的趨勢。 一個有效政治制度的重要功能,包括了可以成功地用非暴力的方式,化解社會上的衝突和 矛盾。很明顯,拒絕不同政見的人士,包括了「港獨」人士進入議會的做法,是政府自我 局限及削弱現行政治制度功能的不智行為。這無形中合理化「港獨」用非法和激進的手段 來發展的路線,也同時降低現有政府以及整個政制在「港獨」的支持者,特別是年輕人眼 中的認受性,造成「造反有理」的情況。 只有封殺和打壓,而沒有安撫和吸納的做法,也只會使關於「港獨」的思想和訴求,不可 能透過現有的制度,經過更多的公眾討論和理性分析後,被化解或溫和化。更可怕的是, 新興的政治力量,部分可能會被利用,在選舉前製造一些衝突事件,影響市民的投票取向 ,甚至提供政府機會和理據,提出早一步為《基本法》23條立法,為香港帶來更多的政治 紛爭和社會分化。無論如何,港獨和泛民兩者,似乎已成為了兩條獨立、不同,和互相競 爭的香港政治發展道路。 羅馬並非在一日內建成,但可在一日之內被輕易徹底摧毀。同樣道理,長期以來有助香港 達至善治的制度也非在一日之內建成,卻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破壞,進而帶來如上所述 的一連串無窮後患。 (黃偉豪,中文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 〈臺北市民歌〉 廣闊的馬路上, 再也不會受鐵蹄的蹂躪, 我們從今協力同心, 向著建國的前途猛進, 臺北,臺北,我們的臺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1.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470496621.A.8BE.html ※ 編輯: AsamiImai (140.112.71.45), 08/07/2016 10: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