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_Lif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七、中華民國在臺灣的蛻變(一九四五-):麻雀變鳳凰 一九四五年日本向盟軍投降,臺灣回歸中國。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一九四七年爆發二二 八事件,伏下官民長期敵對之禍根。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被中共擊敗,撤退來臺,進入中 華民國在臺灣時期。國民政府遷臺後,以戒嚴法厲行高壓統治,造成社會與國家之進一步對 立;但同時也發展經濟,因而有經濟之高度成長,被譽為「經濟奇蹟」。至一九八○年代, 因內外條件之成熟,進而和平地建立民主政治,堪稱華人社會的一大奇蹟。這段歷史寧非是 一段麻雀變鳳凰的故事。 (一)戰後回歸中國之悲劇(一九四五-一九四九):二二八事件 一九四五年,臺灣回歸中國,國民政府在臺不設省,而設立一獨特的行政單位──臺灣省 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為行政長官,授以民政、軍政等大權。十月二十五日,陳氏在中山 堂舉行日本投降儀式,象徵中華民國治臺之開始。陳氏就職後,宣稱要建設臺灣為三民主義 模範省,採行獨特的治臺政策。加上他性格剛愎,作風怪異,治臺不久即民怨沸騰。 在政治方面,他認為臺灣人已被日人奴化,因此積極推動「再中國化」。他無視臺人脫離 殖民統治後之強烈參政願望,行政長官公署之中、上層官職幾乎全由外省人壟斷,只有教育 處副處長由「半山」之臺人出任。臺灣省參議會議長僅有諮詢權,然而,他捨眾望所歸之臺 人領袖林獻堂,而堅持任用其親信之「半山」黃朝琴。等而下之的中等職位亦多由外省人擔 任,本省人只能擔任中、下級公務員。因此,臺人認為行政長官是日本總督的翻版,回歸祖 國只是換老闆而已。加以官員無能、貪污、不守法等劣行,進一步招致臺人之反感與蔑視, 官民對立情緒日益激化。 再者,陳氏頗醉心社會主義(民生主義),又以日人治臺之所以政績彪炳是由於統制經濟, 乃厲行統制經濟政策。他設立「接收委員會」,將日人之產業收歸公有;並設「日產處理委 員會」,接收日人私有財產。據統計,接收之日產共有八百六十個單位,其中臺籍資本與日 人資本占支配性地位者予以出售;其餘三百九十九單位則歸公營。公營企業可分國營、國省 合營、省營及縣市營等四型。但售予民間之企業,多半為小規模企業,其他大規模、基本部 門(上、中游)的企業均歸公營,如糖、石油、電力、鋁、肥料、機械、造船、水泥等。至 於日本總督府所行之專賣制,亦繼續實施。除了產業外,公署並成立臺灣省貿易公司以控制 貿易,以及臺灣省鐵路局與公路局以控制交通。至此,政府幾乎一手控制經濟活動的命脈, 較日治戰爭時期之統制經濟又加深一層。陳儀以為由此可一舉解決經濟、社會問題,但不幸 實施後,與其預期完全相反。原因是戰後臺灣物資不足,而公營事業弊端百出,加以大陸內 戰正烈,不但不能協助臺灣進行復元工作,反而將部分物資運往大陸而耗於戰火中,以致供 需失調,導致物價暴漲、失業嚴重。臺灣本為糧食出口地,竟然發生前所未見的米荒問題。 其他因兩岸社會發展差距所造成的生活習慣問題,亦產生某種程度的省籍對立現象,終於 在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夜因查稽私煙事件,爆發二二八事變。而國民政府未查明真相, 即以武力鎮壓,並濫殺無辜,其中臺籍菁英幾乎喪亡殆盡,埋下官民長期對立之禍根。 (二)國民政府遷臺與戒嚴體制的建立(一九四九-一九八七)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戰敗投降,不久大陸即爆發國、共之內戰。雙方打打停停, 至一九四九年戰局對國府轉趨不利,一月二十一日總統蔣中正被迫引退,由副總統李宗仁代 行職權。但他仍以國民黨總裁身分幕後指揮,為防萬一,開始佈局臺灣以為抗共最後據點。 為確保臺灣的安定,五月二十日,臺灣開始戒嚴;五月二十四日立法院通過「懲治叛亂條例 」;五月二十七日警備總司令部發布戒嚴時期法令,包括:管理書報;非經許可不准集會結 社;禁止遊行請願、罷課、罷工、罷市、罷業、等一切行動。 由於戰局迅速惡化,一九四九年八月一日,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辦公廳於臺北草山(今 陽明山)成立。八月五日,美國發表中國問題白皮書,不再支持中華民國,國府遭逢空前危 機。為強化抗共之指揮系統,八月十五日,撤廢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成立東南軍政長官公署 ;九月一日,成立臺灣省保安司令部,司令官為彭孟緝;九月二十一日,成立臺灣省防衛司 令部,司令官為孫立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十月二十五日中共 五個團進犯金門古寧頭,但被殲滅,其攻勢遂受遏。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七日,中華民國政府移至臺北,一九五○年三月一日,蔣介石總統復行 視事。此時中華民國可謂內外交迫,外有中共入侵危機,內則面對因二二八受害而不滿之臺 人,蔣氏乃與其子經國藉長期戒嚴令,逐步建立一嚴密的黨國威權體制,直至一九八七年七 月十五日才解嚴,長達三十八年。 此種威權體制獨具一格,不易歸類,一般稱之為「擬似列寧主義黨國體制」(Quasi-Lenin ist Party-State),即接近但不等於共產模式,因其對政治、經濟之控制程度較弱;亦有 稱之為「臺灣型威權主義體制」,或「戒嚴體制」。此種體制之運作背後有一族群結構因 素,即相當數量的外省強勢少數統治本省弱勢多數,頗類似斯巴達體制(Spartan System) 。古希臘時,統治斯巴達的民族是外來的多利安人(Dorians),少數但強勢,以武力征服並 統治當地之多數民族(Messenians),兩者人口比例約為一比二十,為維持政權之安全, 由多利安人控政治、軍事及土地權,並厲行高壓統治與殺一儆百之恐怖政策。國府遷臺後之 情境與之頗相似。據估計,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自大陸入臺之軍民,為一百零二萬人;其 中軍人有六十萬,非軍人亦以公教人員之政治性人口為主。一九四九年時,臺灣人口約八 百萬人,本外省比例約為七比一。因此,相當數量的外省強勢少數因掌控政、軍大權,可藉 恐怖政策統治本省弱勢多數。事實上,國府體制是一個經過包裝的精緻品,可以較斯巴達體 制更有效地控制人民。更明確地說,此一體制係以斯巴達體制為本體,以現代政法系統與共 黨統治技巧為工具所構成的。它有如下幾個特色。 第一、長期戒嚴、軍事色彩濃厚:中華民國自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七年,實施長達三十八年 破歷史記錄的戒嚴,設立警備總部總掌國家安全問題,重要案件均以軍法審判,言論、集會 、遊行等基本人權被凍結。換言之,武力成為維護政權安定的支柱。 第二、藉「法統」壟斷政治權力:一九四九年中央政府遷臺後,以中華民國之法統自居, 以大陸淪陷無法實施全國性選舉為由,凍結中央政府人事。總統可以連選連任,蔣氏父子相 繼連任,形同世襲;一九四七年選出之中央民意代表亦永不改選,而且可以自行遞補。其他 中央公職大多由外省人壟斷。尤有進者,國民黨獨攬政權,青年黨、民社黨等在野黨形同政 治花瓶,亦不准組織新黨,以致黨國不分。是以臺人無法參與中央決策,視國府為外來政權 ,甚至稱之為「蔣家王朝」。 第三、經濟權之掌控:孫中山之民生主義本質上與社會主義相近,因此大型或重要企業均 歸公營,國民黨統治臺灣即透過公營、黨營事業從事獨占性經濟活動,累積龐大黨產。民間 只能依附公營企業,並做好黨政關係,以經營中、下游小企業。是以有學者名之「黨國資本 主義」。 第四、思想、行為之統制:國府認定大陸之喪失,與青年學生、知識分子之赤化有關,乃 在臺灣厲行黨化教育。「三民主義」列為高中、大學必修科與各類考試之必考科目,以統制 思想。媒體及各類機關團體亦多由黨直接、間接操控。尤有進者,情治工作無孔不入,透過 遍及全臺的情治人員與線民,以監聽、跟蹤、威脅等方式,全面統制人民之思想、行為。於 是,臺灣社會長期籠罩在「白色恐怖」氣氛中,「人人心中有個小警總」,人人自危,言行 均自我控制。 國府最恐懼的兩股力量是共產黨與臺灣獨立思想,其中立即的威脅是共產黨,因此以嚴刑 峻法制裁、防範。一九五○年六月十三日,公布「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九月二十九日 ,行政院制定「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連坐辦法」。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三日,總統命 令各機關、學校、軍隊、工廠、民眾團體於每月上旬舉辦孫文紀念月會;九月十七日,公布 實施「共匪及其追隨附匪分子者之自首辦法」及「檢舉匪諜獎勵辦法」。於是,情治單位積 極緝拿「匪諜」,破獲不少案件。如一九五○年五月十三日,破獲由蔡孝乾領導之中共「臺 灣省工作委員會」秘密組織;六月十八日,原臺灣行政長官陳儀依謀叛罪被槍決;十一月二 十二日,破獲中共中央政治局社會部潛臺「地下工作」組織。 臺灣獨立運動是另一威脅,但經二二八之鎮壓後,島內菁英喪亡殆盡,只能在海外活動, 以日本為大本營。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廖文毅與謝雪紅等臺人領袖在香港成立「臺灣 再解放聯盟」,其後廖文毅轉往日本發展臺灣獨立運動,一九五六年成立「臺灣共和國臨時 政府」。島內亦有附和者,破獲的案件有:一九六一年之「蘇東啟事件」,兩百餘人被捕; 一九六二年「廖文毅臺灣獨立事件」,郭國基、楊金虎等兩百餘人被捕;一九六四年之「臺 灣人民自救宣言事件」,臺大教授彭明敏與其學生謝聰敏、魏廷朝被捕判刑。 在戒嚴期間,不少異議、反對分子被處決或監禁,據估計人數在一萬五千人以上,其中五 千餘人被槍決,而被冤枉、迫害的比例相當高。事實上,由於情治人員之濫權,常常禍延無 辜,全臺籠罩在肅殺恐怖氣氛中,人人自危,因此被稱為「白色恐怖」。社會與國家在二二 八事件本來已經造成對立,至此更加激化。長期以來,臺灣社會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上暗 潮洶湧,蓄勢待發。這種緊張關係甚至衍生惡性循環,即統治愈嚴酷,社會與國家之對立愈 強烈;對立愈強烈,統治愈嚴酷。 然而,少數統治多數引起的族群對立問題終究還是存在,國民黨除了厲行恐怖政治外,亦 採取「外省政治,本省經濟」模式,以降低摩擦。換言之,外省人牢牢控制軍政大權,而容 許、鼓勵本省人致力於經濟以致富。而本省人經二二八後,菁英喪亡殆盡,殘餘者對政治視 若畏途,亦死心轉向經濟發展,意外地在自由與共產兩大集團對抗的國際環境中,竟創造了 經濟奇蹟。 (三)文教發展與社會變遷:留學政策 國府雖厲行專制,但相當重視教育。除了為提高國民生產技能、文化水準的目的外,欲藉 此對臺人進行再中國化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以大、中學均強調中國歷史、地理及三民主義課 程。無論如何,其結果是教育的蓬勃發展。在日治時期,小學義務教育已經相當普及,一九 九一年國府進一步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並大幅擴張中、高等教育,因此教育水準不論質、量 均有提昇。在一九五○至二○○○年間,各級學校數目自一千五百零四所增至八千一百五十 八所,增加七倍以上。其中,小學由一千二百三十四所增至二千五百八十六所;中學由一百 二十八所增至八百六十三所;學院由三所增至七十八所,大學由一所增至五十七所。畢業生 總人數增加十倍以上,由十二萬零三百四十五人增至一百二十一萬八千四百九十五人。其中 ,小學生由八萬六千九百九十五人增至三十一萬七千五百八十一人,專科生由五百二十三人 增至十二萬六千九百一十六人,學士由一千零一十三人增至十萬七千四百三十人,碩士由一 人增至二萬零七百五十二人,博士增至一千四百一十三人。 由上可見,擴張最快的是中、高等教育。事實上,更有大量的學生前往先進國家留學,尤 其是美國。他們取得高學歷後在國內外各行業,尤其是大學,均有優異的表現。 由於教育的普及與提高,臺灣社會自相當保守、傳統性迅速現代化,變得自由開放。一般 人的人生哲學、生活方式、家庭觀念、社會思想等均有重大變化。 (四)由統制至自由經濟:經濟奇蹟  如前所述,一九四五年後,陳儀厲行統制經濟,引發二二八事件。一九四九年,國民政 府撤退到臺灣,外有中共入侵威脅,內有新增之大陸百萬軍民的生計問題,可說面臨生死存 亡關頭。幸而一九五○年韓戰爆發後,美國協防臺灣,並提供軍事、經濟援助,終於化險為 夷,度過難關。其後,美國透過軍、經援助與政治壓力,迫使臺灣推行自由經濟政策,而國 府亦適時採取「計畫式自由經濟」,逐步放鬆管制。於是,民營企業日益活躍,成為帶動經 濟進步的主力軍。 一九五○年,百萬以上的軍民突然加諸臺灣一小島上,物質供應極度緊張,通貨膨脹嚴重 ,貿易赤字龐大。於是在一九五○至一九五三年間,先後進行從三七五減租至耕者有其田之 土地改革。其目的一者提高農業生產力,二者政府可透過肥料換穀、隨賦徵實等低估農產價 值的措施,掌握大量農業資源,移轉至政府、工業部門,以供軍公教人員與支援工業發展所 需。自一九五○年至一九六四年前後,國府經濟發展政策的主軸大致是由進口替代逐漸走向 出口獎勵。 一九五○年韓戰爆發後,美國宣布協防臺灣,大量美援適時到來,臺灣經濟惡化情勢逐漸 獲得控制,其後走向穩定發展的道路。自一九五一至一九六五年七月之十五年美援期間,增 平均每年獲得一億美元,約合每人每年十美元。據估計,美援中之資本援助占臺灣資本形成 毛額之百分之三十四,且在外貿上,每年彌補財貨與勞務入超額約百分之九十一。在臺灣風 雨飄搖之際,美援之到來堪稱是及時雨或是救命丹。更有進者,美國可藉美援影響國府經濟 政策,有助於國府經濟政策之逐漸自由化與民營企業的發展。第一、美援多用於改善基礎設 施(infrastructure),可提高民營企業生產力,促進其成長。第二、迫使國府放鬆對經濟的 控制;第三、阻止軍事開支之過度膨脹。 由於經濟逐漸穩定,一九五二年起工農業生產已恢復戰前最高水準(一九三八),國府乃自 一九五三年起開始推動一系列的四年經濟計畫,經濟開始走向成長的康莊大道。 初期的發展方針是管制進口與獎勵米、糖之出口,進而推行進口替代之工業化措施。自從 一九五○年後,國府已開始採行一些增加生產、減少進口之措施。如複式匯率制度,對進口 之原料、資本財採低匯率,其它商口則採高匯率,以降低廠商之生產成本,並抑制消費;管 制許多進口品,保護國內生產事業;「限制設廠」,保護特定投資者之權益,加速資本形成 。可見經濟管制極其強烈,某種程度內增進了國內產業的生產能力,減少進口量。 然而,此項「進口替代政策」,固然提高國內產業的產能,但也限制了進口,且因結匯手 續繁苛、匯率高估,挫傷了出口意願,有礙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事實上,國內市場狹小,成 長率有走低之勢。一九五○年代後期,求變的呼聲普遍出現,此即「出口導向」政策之推出 。 一九五八年四月,國府頒布「外匯及貿易管制計畫」,八月,訂美元匯率為四十比一,至 一九六三年終於達成單一匯率的目標。此堪稱為對外導向的新紀元,透過臺幣貶值的方式, 消除不利出口的因素,鼓勵出口。一九六○年,進一步提出「十九點財經改革方案」,其後 又制定獎勵投資條例,包括:出口品沖退稅;出口低利貸款;新投資與增資抵減所得稅;撥 用公地或徵收私有土地為工業用地。最具意義的是,一九六五年在高雄設置加工出口區,創 造有利的投資環境。在此類獎勵措施下,產業蓬勃發展,出口大增,出口導向工業與民營企 業飛躍成長,成為帶動進步的主力,經濟亦日趨繁榮。此期經濟發展之特徵有:一、國民生 產總值年增率達兩位數;二、工業生產超過農業生產而取得支配性地位;三、出口猛增,主 要出口品由農業轉為工業產品;四、外資之大量投資。 此時正逢國際分工盛行期,臺灣深受其惠。國際分工體制產生的背景是先進國家之通貨膨 脹與工資高漲,迫使跨國公司轉向發展中國家投資,利用其低廉工資以求取高利潤。此一分 工體制自一九五○年代開始發展,首先出現在香港與美國、戰後初期之日本與美國間,至一 九六○年代,臺灣亦加入此種分工體制的競爭圈。由於臺灣擁有優良、勤奮、低廉的勞力, 但缺乏資本、技術,因此,引進外資來臺設廠,並將產品外銷。 一九六五年加工出口區的設立,強化跨國公司之投資是出口工業發達的要因。來臺之資本 有日、美及華僑。一般說,日、美資本集中於電器、電子、化學、機械等,除帶來技術外, 亦帶動關聯工業的發展。華僑資本則多在紡織、水泥等傳統工業,它雖未引進新技術,惟因 有東南亞市場,可賺取外匯,累積資本。總之,外資對臺灣的工業化與出口擴張貢獻甚大。 除外資企業外,不少經營紡織、衣物、水泥、合板、塑膠之臺灣民間企業亦成功地自進口替 代轉為出口行業,因而日益壯大,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 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值得注意的是臺、美、日之三角貿易關係,學者稱之為三環構造。一九 五○年代的模式是臺灣對日出口農產品,進口生產資料,由美進口援助物資;一九六○年代, 則是對美出口工業品之急速擴大;至一九七○年代再變為自日進口生產資料,對美出口工 業品,亦即自日進口生產資料、中間產品,加工後將產品銷至美國。結果,在貿易上形成對 日逆差、對美順差之局,臺灣經濟與美國、日本結為密不可分的共同體。 由於工業品出口的發達,工業比重猛升,而農業則不升反降,一九八○年代產值已低於百 分之六,換言之,臺灣已變為工商社會了。此外,由於民營企業的壯大、順差的增加,及美 國的壓力,國府經濟自由化加速進行。自一九八三年開始,進口管制日益放寬,一九八七年 又取消部分進口品之國內業者加簽權,三十多年的高度管制網至此泰半去除。此外,關稅自 一九八○年代初期逐漸調降,直至百分之五上下,因此對外國進口品的干預體系可說已大部 分開放了。一九八七年七月,外匯管制也幾乎全面開放。其他自由化措施亦陸續推行,如公 營事業民營化、金融機構開放民營等。至此,高度干預性的管制體系逐漸隱退於歷史洪流中 ,一個更自由開放、資源運動不受扭曲、經濟效率更高的經濟終於誕生。 總括言之,戰後國府經濟政策基本方向是由統制逐漸走向自由化,而在此過程中民營企業 扮演推動經濟成長的要角,不但創造了巨大的財富,而且逐步改造了臺灣的產業結構,因而 由農商經濟蛻變為現代化工商經濟。 (五)反威權統治運動的展開 如前所述,國府之威權體制造成國家與社會之對立。更甚者,國府聲稱代表全中國,承繼 其法統,中央政府高層官職由外省人士壟斷,中央民意代表亦不改選,民意無由表達。即使 是半自治的省縣市長、議員等地方選舉,亦由國民黨透過各種手段操控,更加深人民對法統 體制的厭惡。國家之長久壓制社會,必定導致反體制思想的產生,約至一九七○年代初期, 反威權統治開始表面化、激烈化,其因與國內、國際環境之演變有關。 在國內方面,戰後臺灣在美國的支援下,經濟快速發展,中小企業興起,本省籍中產階級 逐漸形成,因而有相當的財力可以從事或資助政治活動;而教育的進步,也創造了一批新知 識階級,其中不少人曾留學國外,具備足夠的知識、能力,形成智識菁英,可名之為「中智 階層」。至一九七○年代,這些知識分子已步入三十、四十歲之壯年期,不論質或量,均足 以取代二二八時菁英的角色,向威權體制挑戰。 在國際因素方面,國府撤至臺灣後,堅持「漢、賊不兩立」外交政策,引起國家定位的危 機。由於自由與共產兩集團之對抗,中華民國代表中國而維持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一向 受到美國支持,不但具有國際地位,且因而取得對內統治的外在正統性、合法性。然而,中 共建國後已能有效統治中國,國際社會被迫捨中華民國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九七一年 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案,國府的合法性遭受挑戰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尼克森訪問大陸會見中共主席毛澤東與總理周恩來,並於二月 二十七日發表「上海聯合公報」,要點之一是美國認知(Acknowledge)所有中國人皆認為臺 灣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一九七八年,美國進而決定捨棄中華民國,而於一九七九年一月 一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國府代表「中國」的主張動搖,以中央政府為名獨占政權的合 法性與正當性自然引起臺人的質疑與挑戰。新興的中智階層在封閉的國府體制中,他們不易 出人頭地,於是自一九七一年「大學雜誌」創刊開始,投身政治活動,形成一股挑戰國府權 威的力量,民主與自主運動應運而生。 面對著國內外的新局面,國府必須有所因應,此即蔣經國體制的出現。新體制的目的在於 強化國府的內部正統性,其要點是國會的增補選與定期部分改選、政府公職的逐步本土化( 或臺灣化)。 一九七二年一月十日,雷震發表「救亡圖存獻議」,建議:一、宣布成立「中華臺灣民主 國」,二、蔣介石辭職總統,三、實行民主政治,四、削減軍費,五、實行法治保障人權, 六、改造治安機關,七、廢止創辦新聞禁令,八、簡化行政機構,九、廢除省級制度,十、 大赦政治犯。雖未正式被採納,但不久本土化政策即積極展開。 一九七二年五月二十日,蔣介石就任第五屆總統,二十六日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長。蔣院長 上任後,一舉增加臺籍內閣閣員至七名之多,除四名政務委員外,更以徐慶鐘為副院長、林 金生為內政部長、高玉樹為交通部長,大幅提高臺灣官員的地位,其中高玉樹非國民黨員; 六月一日,又任命謝東閔為首任臺籍臺灣省主席。蔣經國也不斷增加國民黨常務委員會臺籍 委員名額,以提高臺人在黨內之地位。他並重用李煥,執行拔擢臺籍青年才俊的政策,將他 們引進一向為大陸人獨占的中央黨部幹部階層與地方黨部主任階層。李氏甚至支持「大學雜 誌」推動政治改革。該刊對舊體制與政策有相當強烈的批評,例如質疑反攻大陸政策,其重 要成員如張俊宏、陳少廷、許信良等被吸收至中央黨部等機構,日後成為政界、言論界名人 。為解決法統體制危機,一九七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廢止一九六九年之增補選辦法,公布「 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選舉辦法」,以增加臺人代表席次。一九七五 年四月五日,蔣中正去世,嚴家淦繼任總統,在蔣經國主導下,國府本土化政策進一步展開 ,企圖改革龐大腐化的官僚體系,並對言論自由作有限度的鬆綁。 然而,長期的黨國體制已經根深蒂固,改革工作談何容易,結果臺籍菁英逐漸失望而離心 ,甚至走上與國民黨決裂、對抗之路,成為日後黨外與民進黨之領袖。他們由言論批判進而 走向實際政治抗爭運動,逐步動搖國府的威權體制。其重要事件如下。 一九七五年,臺人主導之「臺灣政論」創刊,它的發行人黃信介、社長康寧祥、總編輯張 俊宏等,均屬不滿國府統治之臺籍菁英,此象徵本土中智階層合力向國府體制挑戰的開始。 創刊後,由於突破禁忌,提出憲政大幅改革要求,廣受知識分子與民眾的歡迎,發行量高達 三萬六千份,招致當局之側目。因此,發行至第五期,於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以邱 垂亮〈兩種心向──和傅聰、柳教授一夕談〉一文,觸犯內亂及煽動他人觸犯內亂罪,撤銷 登記。然而,火種點燃後,不可遏止,其它政論雜誌起而接棒。 長老教會是臺灣歷史最悠久、教徒最多的本土教會,本土化色彩濃厚,如使用臺語禮拜、 白話字等,自主意識強烈。早在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該教會為因應退出聯合國與尼 克森訪北京之變局,即發表「臺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主張人民自決、中央民 意代表全面改選。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因應福特總統之訪問中共,該教會發表「我們 的呼籲」,再提臺人自決、實施憲政主張,大膽向國府一個中國政策挑戰。一九七七年八月 十六日,為因應「美中(共)關係正常化」之未來變局,其總會通過「人權宣言」,主張「 臺灣人民自決」及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此後,臺獨主張逐漸躍上檯面。一九七六年十 月十日,臺獨分子王幸男以郵包炸彈炸傷省主席謝東閔,可見部分人士已不耐而採取恐怖手 段了。同年十月十日,黃華因主張臺獨為軍法機關判十年有期徒刑。這種反體制運動逐漸由 地下轉為地上,成為國府之難題。 選舉雖不能動搖國民黨之統治,卻是反對勢力可以合法運用的重要政治舞臺。一九七七年 ,舉行地方縣市長公職選舉,新生代臺籍菁英大量參選,許信良脫黨參加桃園縣長選舉。然 而,十一月十九日開票時,中壢市發生第二一三投票所主任監察員涉嫌舞弊案,民眾憤而燬 警車與包圍分局大樓,並與軍警對峙,引發「中壢事件」。此乃二二八事件後,群眾首次在 街道上對抗國府體制,其成功增強日後黨外人士挑戰國府的勇氣。此次選舉,黨外亦大有斬 獲,二十名縣市長中當選二名縣長、二名市長,在七十七名省議員中取得二十一名省議,在 五十一名臺北市議員中取得八名,這是黨外前所未有的紀錄,而且當選者均是出色的菁英, 黨外勢力大幅膨脹。國府以為是一大挫敗,李煥所代表之開明派受貶抑,而王昇之保守派取 而代之,導致國家、社會之對立再度尖銳化。 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一日,蔣經國當選第六任總統,繼續推動漸進式民主改革。七月二十 日,政院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選舉辦法細則」,在原代表仍 不改選的條件下,增加臺灣地區的名額,以擴大臺人參政權。立法委員黃信介為了結合對抗 國民黨的社會力量,於十月六日,宣布組成「臺灣黨外人士助選團」,進行全島性串連;並 於十月三十一日提出「十二大政治建設」做為共同訴求,要求澈底實施憲政以完成國會全面 改選、省市長民選等工作,並解除戒嚴令。一時選情沸騰,全島發燒,國府亦運用各種方式 進行反制。例如十二月十二日,臺灣大學出現民主牆與愛國牆之對峙局面,前者代表民眾的 力量,後者代表國府的反制力。 由上可見,社會已逐漸累積動能,可向國家權威挑戰,而國府賴以維持穩定統治的「二二 八效應」已鈍化。如果這種自上而下之漸進式的民主化進行順利的話,臺灣有可能自威權體 制而和平轉變為民主國家。不幸,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如火如荼進行 時,美國總統卡特突然宣布將於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與中共建交。國府與臺灣社會遽受強烈 衝擊而驚惶失措,蔣經國遂於十二月十六日,宣布中止進行中之中央民意代表增選活動,暫 時冷卻社會與國家之對抗。 然而,民主化的根本問題未解決,而國府賴以維持政權穩定的「二二八效應」已大為減弱 ,因此社會與國家處於更加緊張、不安的狀態,埋下美麗島事件的火種。 ﹙六﹚華人民主國之首創:政治奇蹟 如上所述,一九七○年代初期後,社會與國家之角力日益表面化,臺人新生代之反威權運 動一波接一波展開,由言論批判而至政治運動,終於爆發「美麗島事件」。但事件後,雙方 逐步妥協,意外地竟和平地創造了第一個華人民主國。以下略述其演變過程。 社會與國家對抗之激烈化 在政治活動方面,國府依舊行糖飴與鞭子並行之策,一方面繼續推動分期付款式的民主政 治,即國會的增額補選與部分改選與有限度的公職選舉,另一方面不時揮鞭以防異議人士之 失控。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一日,高雄縣前縣長余登發及其子余瑞言因涉嫌吳春發(化名吳 泰安)叛亂案,遭警總拘押偵辦。傳聞吳春發乃情治單位線民,用以陷害余登發父子,而吳 氏事後被處死滅口。余登發之所以遭迫害主要是他在高雄縣長任內,對國民黨不假辭色,傷 害其固有利益,例如刪除縣政府編給民眾服務站的預算、不准辦公時間開黨部會議等。事實 上,余登發的政治理念與多數黨外不盡相同,他是大中國主義者,反對臺獨。然而,黨外因 唇亡齒寒,認係鎮壓之前兆,為遏止情治單位之濫權,發動示威抗議活動。一月二十二日, 不顧余家之反對,黃信介、許信良、姚嘉文、施明德等人至高雄橋頭附近散發「請問:憑什 麼抓余登發父子」一文。此一示威打破了戒嚴體制不容示威之禁忌,跨出民主運動的一大步 。然而,一九七九年四月二十日,桃園縣長許信良因參加橋頭遊行,監察院通過對許信良彈 劾案,六月二十九日,被停職。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日,姚嘉文、黃煌雄、呂秀蓮等二十餘位非國民黨籍人士,在臺北成立 「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黨外候選人聯誼會」,以整合對抗國民黨之反對勢力。七月二十八 日,張春男、呂秀蓮等黨外候選人至臺中演講遊行,遭鎮暴警察噴水,並被部分人士辱罵為 「共產黨」。然而,此一組織愈挫愈勇,繼續奮戰,乃日後民進黨形成之先聲。 美麗島雜誌社之發刊與組織化 最後引發社會與國家之正面對抗的是美麗島雜誌社之發刊與組織化。一九七九年三月,國 府為因應國內外局勢的變化,嚐試放寬言論,因此政論雜誌雖然一再查禁,卻不絕如縷。「 臺灣政論」停刊後有「八十年代」之發刊,而且相當成功。然而,黨外人士何以會另行發刊 「美麗島」呢?可能有二個原因,第一是中智階層質、量俱增,需要更大的活動空間,非單一 刊物所能容納;第二是新生代竟欲加速政治改革工作,而部分人士不滿康寧祥之溫和妥協 風格。 「美麗島」成立之經過大致如下。一九七八年年底舉行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黨外為了 團結全臺勢力,成立黨外助選團,由黃信介推動,施明德擔任執行秘書。選舉中止後,同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在臺北市民族西路一次黨外人士記者會中,黃信介公推開薦許信良、張俊 宏、姚嘉文、林義雄、施明德成立五人小組,推動民主運動;前四人負責策劃,由施明德執 行。約在次年三月,黃、張、姚三人在施明德家晤談後,黃氏提議由姚嘉文申請一份雜誌, 做為黨外機關報,並於八月十六日發行「美麗島」第一期。其發刊詞標題為「共同來推動新 生代政治運動」,以之為雜誌之目標。成員包含各類反國府之人士,包括統、獨,但有一共 同點,即「一定要在島內追求民主、自由」,要求是:實施憲政、保障人權與言論自由等。 由於包容性廣,言論較「八十年代」激進,銷售量直線上升,可說風靡全臺。第一期印二萬 五千份,出刊後即銷售一空,又加印;第二、三期,迅速增至近十萬份;至第四期更增至十 一萬份以上,創有史以來臺灣政論刊物前所未有之紀錄。 更重要的是,反國府的勢力紛紛匯集於「美麗島」的旗幟下,形成一股與國府對決的力量 。「美麗島」一方面為了擴大銷售與服務網,一方面為了將各地反對力量整合起來,形成一 政團,乃在各縣市紛紛設立服務處,計劃目標為二十處。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八日,高雄服 務處成立;十月二十五日,臺中服務處成立;十一月十二日南投服務處成立,至十二月,在 短短幾個月內已成立十五個,發展極為迅速,大有形成政治團體之勢。事實上,其目的也的 確如此。施明德說:「美麗島」是一個「沒有黨名的黨」,準備「合法推翻政府」。可見該 社已具政團雛形,而目標是組黨。 國府深知以少數統治多數,需採「防範重於鎮壓」之策,特別忌諱「組織」,因此治安單 位極為緊張。一九七九年十月十七日,國民黨的二十二個治安單位開會,已提出查禁「美麗 島」之議了。一九七九年十月十七日,國民黨二十二個治安單位開會,藉口「美麗島」第二 期刊登「揭發韓國經濟奇蹟的神話」一文引起韓國大使館的抗議,欲加查禁,但「美麗島」 不屈服,終未執行。事實上,為緩和對立情勢,國府也進行溝通工作,在十、十一月主辦溝 通午餐會,國民黨與黨外人士會面談判,但立場對立,難有交集。由於形勢大好,反對派已 升火待發,必須衝鋒,不能後退;反之,當局亦警悟到不適時壓制,必然逐步棄守,直至交 出政權。因此,反對派不斷造勢,而當局也全力撲火,甚至運用右派激進團體、地方流氓代 打。於是,一幕幕劍拔弩張的戲劇乃接二連三演出。 一九七九年九月八日,「美麗島」人士在臺北中泰賓館舉行創刊酒會,並邀黨政首長參加 。但「反共義士」勞政武、沈光秀等「疾風」雜誌社成員在同一地點,聚眾舉行「聲討國賊 陳婉真」行動大會,丟石子、果皮,並叫罵,造成對峙衝突。該社成員乃葉翔之任情報局局 長時派往大陸情治單位特工,之後,撤至香港變成「反共義士」。 十一月二十九日,「美麗島」雜誌發行人立委黃信介之住宅與「美麗島」雜誌高雄服務處 同時遭人持武士刀、斧頭闖入搗毀。屏東服務處定於十二月八日下午六時半,舉辦以「美麗 島之夜」為名的成立酒會,但在七日下午一時四十分突遭六名身分不明暴徒襲擊,以斧砍傷 一人,搗毀電話、桌椅,二人掏出手槍,喝令服務處人員不准動。連續數日,臺北、高雄、 屏東三處遭暴徒攻擊,絕非偶然。然而民氣正旺,十二月八日六時三十分之成立晚會在屏東 仁愛國小禮堂舉行,不少人不請自來,將禮堂擠得水洩不通。據悉,黃信介宅、高雄服務處 、屏東服務搗毀事件亦疾風集團所為。 美麗島事件的爆發 「美麗島」高雄服務處為紀念國際人權節,申請於十二月十日當日,舉辦「人權座談會」 ,地點原先定在室內體育館,但被駁回;再申請於大統百貨公司對面之扶輪公園,也被駁回 ;而且,治安單位加派人馬監視雜誌社人士。以往治安單位對黨外活動申請,通常是不准, 但黨外決意舉辦時,又被迫批准,高雄服務處遂決定照原計畫舉辦,而且認為在十二月十日 人權日遊行,正可凸顯戒嚴法限制自由之不當。然而,此次治安單位態度極為強硬,十月九 日下午即採取防範措施,用鐵絲網將會場包圍,並派駐鎮暴車。黨外亦不示弱,繼續在高雄 服務處廣播稱,照常在大統百貨公司對面扶輪公園開演講會,號召民眾前往。 九日下午,高雄服務處派出二部宣傳車在大街小巷宣傳,數度與警方發生衝突。後來,廣 播車在鼓山區被攔,分局警察擋車、搶錄音帶,姚國建、邱勝雄二人並被押入警察局,姚氏 頭撞樓梯、兩顆牙齒打斷;二人又被帶至警總南區司令部。黨外四十餘人聚集在門口靜坐, 午夜十二點後,又有其它人來支援,警總終於將二人放回。 從以上接二連三的事件看,美麗島雜誌社的政治性活動日益頻繁,已擬聚「二二八事件」 以來的最大社會動能,不少領導者亦懷抱不成功變便成仁的「烈士精神」,已具備決戰之基 本條件。反之,國府面臨「二二八事件」以來所僅見的危機,稍一失誤,即全面潰敗,危及 政權,因此,不僅黨政當局,幾乎所有的外省族群均深感威脅,要求採取斷然措施。至此, 雙方劍拔弩張,國家、社會之衝突已瀕臨爆炸點,只待點燃引信。果然,在十二月十日之人 權節活動中,終於發生「美麗島」事件。其經過大致如下。 儘管有九日發生之「鼓山事件」,黨外人士決定依計畫進行。十二月十日下午,高雄服務 處廣播照常舉辦演講會。差不多四點的時候,圓環演說會場整個被鎮暴車封鎖了。約七點鐘 ,將近二百人在「美麗島」樓下十字路口集合,施明德指揮,每人都發一個火把。因鎮暴車 在右方,隊伍就左轉,往火車站的方向走。過了不了五分鐘,就到高雄市第一分局的前面, 那裏是一個小圓環,有一些交通島,三邊有天橋。於是在這裏停下來,準備演講。過不了多 久,兩、三百位群眾在四周圍起來聽演講,最先演講的是黃信介,也唱歌、呼口號。幾分鐘 後,鎮暴車一部接一部出現,在四周轉了一圈又轉了一圈。會場中要求高雄警察局長與鼓山 分局局長要辭職;毆打姚、邱二人的人要受處分,群眾熱烈贊同。就在此時,十字路口上, 警察手扣手包圍會場,把交通封鎖了,將群眾包圍在裏面。施明德就跟姚嘉文一起到警察第 一分局談判,要求放一點缺口讓人們進出,也讓在大統公司等候的一萬人能來聽演講。但警 局拒絕。其後,由於警察封鎖會場四週之交通路口,美麗島演講人士與聽演講群眾被困,雙 方之緊張、不安達到高峰,終於發生群眾與警察對打的場面。 較大的衝突在三處發生:一是圓環。鎮暴車由中正三路逼近,「放瓦斯」,群眾向中正四 路移動,然而為軍警所阻,群眾遂與軍警衝突,用棍子打出一缺口。二是瑞源路與大同路轉 角。群眾自圓環回服務處途中,在此遇軍警阻擋,有三、四十名年輕人自鳳凰橋餐廳混入群 眾,在大同路口領先打軍警,「美麗島」人士走近時,一哄而散。三是服務處門口。九時前 ,群眾回到服務處,有一排鎮暴車自大同路衝向群眾,引起衝突。約半小持後,鎮暴部隊以 三角形隊形一進一退,企圖衝散群眾,有些人拔路旁之鐵欄柵做路障阻擋,鎮暴車進攻時, 有些群眾扔火把、汽油瓶,甚至在鎮暴車底點火。至十時四十分,群眾大多被驅散了。 關於衝突的經過,目前仍眾說紛紜。官方標準說法是,群眾攻擊警察,但黨外人士說是鎮 暴車衝擊群眾引起的,是先鎮後暴。民間傳聞稱,攻擊者乃情治單位所安排者,以製造暴力 事件,嫁禍「美麗島」。有曰暴力設計者是王昇的「一二○五」專案小組,而疾風集團則自 吹此事件是他們燻蛇出洞的結果;有曰打手是官方所僱,如上所述;有曰留平頭之軍方人員 喬裝百姓打軍警。由於說法南轅北轍,真相迄今仍成謎。 斯巴達式政權最恐懼者乃被統治者之組織化,國府自然不能坐視,因此決定對人權日演講 遊行集會,採取強力手段鎮壓。事件後,十二月十一日,正在開會的國民黨四中全會中,即 有人主張「採取強硬的手段對付」;十二日,更是要求制裁的呼聲更高漲,當局決定研議懲 處範圍。果然,十二月十三日,行政院新聞局處分「美麗島」雜誌停刊一年。同時,警備總 部宣布:「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舉行的群眾性非法集會,顯然是出自一種有組織、有計劃 的預謀行動,並以「涉嫌叛亂」罪名,逮捕「美麗島事件」關係人十四人,包括張俊宏、姚 嘉文、王拓、陳菊、周平德、蘇秋鎮、呂秀蓮、紀萬生、林義雄、陳忠信、楊清矗、邱奕彬 、魏廷朝、張富忠,並通緝漏網在逃之施明德。警總並發出通緝令,懸賞五十萬元,追捕施 明德。施氏亦於逃亡二十五天後,於一九八○年一月八日,在臺北市被捕,至此嫌犯已全部 落網。 以往警總審訊謀叛案不公開,但此案引起國際媒體與人權團體的注意,因此予以公開。一 九八○年三月十八日開始審訊;三月二十八日,結束調查庭的訊問、對質,軍事檢察官宣讀 論告。大意是:因被告成立「五人小組」,以雜誌為中心,進行奪權計畫,故有犯罪意圖; 而數月間,成立服務處達十一個之多,並進行各項群眾運動,已著手實施顛覆政府之行為, 故聲請懲處。經過一個月之審訊後,四月十八日,臺灣警備總部軍事法庭宣布判決如下:「 黃信介處有期徒刑十四年,褫奪公權十年。施明德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姚嘉文處有 期徒刑十二年,褫奪公權十年。張俊宏處有期徒刑十二年,褫奪公權十年。林義雄處有期徒 刑十二年,褫奪公權十年。林弘宣處有期徒刑十二年,褫奪公權十年。呂秀蓮處有期徒刑十 二年,褫奪公權十年。陳菊處有期徒刑十二年,褫奪公權十年。」 依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定罪,叛亂罪是惟一死刑,何以未如此判決呢?據判決書之解 釋,「被告等或因受海外叛國分子煽惑,或因認識不清,致觸重典,到案後對高雄暴力事 件深感愧歉,因此……酌減處其刑,以示矜恤。」事實上,由於內外環境的變化,國府此次 鎮壓無法再度發揮預期的「二二八效應」,因此制裁嚴而帶寬,留下與社會妥協空間。反過 來說,社會反國府力量在事件後再度凝聚,以較溫和方式迫使國府不斷妥協,加速推動本土 化、民主化工作,與菲、韓等國有異。臺灣威權政治轉型的過程是漸進式的、和平的,後者 則暴力、流血事件不斷,甚至有暗殺政治領袖事件,如朴正熙。 大致上,在美麗島事件後,國府在戰略上採守勢,逐步後退,但在戰術上不時採取攻勢, 亦即棒喝反對勢力之過速膨脹,以維持政局的穩定。其主要手段是對異議人士出版之書刊加 以查禁,如一九八○年八月十五日,臺北市政府新聞處對「暖流」、「疾風」二雜誌分別予 以停刊一年處分;一九八○年九月二十四日,警備總部查禁林義雄、姚嘉文、張俊宏所著之 「虎落平陽」、「護法與變法」、「從蘭陽到霧峰」、「我的沈思與奮鬥」、「景涵選集」 等書。此外,情治單位亦採體制外之不正當手段殘害異議分子,以儆效尤,著名的案例是一 九八一年七月的陳文成在臺大遇害案;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的劉宜良(筆名江南)在美舊 金山自宅被殺案。兩人均為美國公民,兩案均與情治單位有關,引起美國朝野之憤慨,對國 府的形象傷害極大,不但不無助威權體制的延續,反而加速其弱化。 「美麗島」人士雖被判刑,然而卻贏得多數人的同情,其思想與主張並未被消除,反而壯 大,各種抗爭行動一波接一波。一九八○年八月二十九日,許信良在美創辦「美麗島週刊」 ;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亞洲人」一卷二期〔一九八○年三月〕出刊後被查禁停刊, 於同月復刊;一九八三年十月三十日,「臺灣良心犯受刑人暨家屬後援會」成立;一九八四 年四月二十六日,美麗島受刑人黃信介在獄中絕食,林弘宣、張俊宏、姚嘉文等人隨後加入 ;受刑人家屬,黨外民意代表亦成立「美麗島政治犯絕食聲援會」聲援獄中之絕食者;一九 八四年五月四日,「美麗島政治犯絕食聲援會」絕食三日聲援行動展開;一九八四年十二月 九日,「臺灣人權促進會」宣布成立,江鵬堅為首任會長;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二日,黨外政 論刊物「新潮流評論」與「臺灣年代」發行;一九八五年七月十八日,十二家黨外政論刊物 之負責人或編輯赴行政院就有關雜誌被查扣之事請願;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八日,高雄事件 受刑人施明德進行絕食,要求國民黨政府釋放所有政治犯;一九八六年五月一九日,黨外「 五一九綠色行動」於萬華龍山寺舉行,要求解除戒嚴,並準備遊行至總統府請願,後就地解 散。由上可知抗爭活動日益擴大,形成不可抗禦之勢。 民進黨之誕生 黨外抗爭最大的成果是組黨的成功,打破一黨專政之局。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八日,黨外 人士在臺北市中山堂集會,以民主、團結、救臺灣為總綱,提出制定「國家基本法」等六項 主張。一九八四年一月八日,「黨外人士」集會,通過黨外後援會組織章程草案。一九八四 年二月二十五日,無黨籍公職人員集會通過訂定「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組織章程 。一九八四年六月七日,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舉辦「雞兔問題座談會」,討論黨外組織等問 題。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八日,黨外中央民代聯合服務處在中壢成立。一九八四年九月二日 ,「黨外公共政策會」成立。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三日,黨外公政會召開大會。一九八六年 三月十日,黨外公政會召開理事會,決定接受高市設兩個分會,並繼續接受其他分會申請。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黨外公政會通過省議員游錫申請設立公政會宜蘭分會,由尤清輔導 宜蘭分會的成立。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八日,國民黨開會研商決定,黨外公政會若設分會,決 予以限期解散;如不聽制止,不論總會、分會將一併逕行取締。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七日,黨 外公政會首都分會召開成立大會。一九八六年六月三日,黨外公政會中市分會成立。一九八 六年六月二十二日,黨外公政會屏東分會成立。一九八六年八月五日,黨外公政會首都會舉 行會館開幕儀式。一九八六年八月九日,黨外公政會首都分會在臺北市金華國中舉辦「促進 組黨說明會」。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五日,黨外公政會與編聯會在臺北市中山國小舉行「行憲 組黨說明會」。一九八六年九月七日,「時代」雜誌刊登黨外編聯會「組黨工作小組」研擬 之黨綱草案。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黨外人士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並提出黨綱草案,推定七名組 黨工作委員。國府未取締,僅由國民黨三人溝通小組在一九八六年九月三十日,發表聲明, 要求續溝通,否則依法處置。如此,終於打破戒嚴體制,戰後第一個本土政黨有驚無險地誕 生了。 同時,國府繼續推展由上而下的分期付款式民主。一九八○年十二月六日,辦理增額中央 民代選舉,無黨籍當選率大增,而且美麗島事件家屬周清玉、許榮淑、黃天福等均當選,顯 示國府扼殺「美麗島效應」之企圖失敗。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臺灣省縣市長、省議員 、臺北市、高雄市市議員選舉,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謝長廷、陳水扁等人高票當選。一九八 三年十二月三日,增額立委選舉投票,結果計有國民黨籍六十二人、無黨籍九人當選。國民 黨以各種方式全力反撲,無黨籍當選率較上屆略減,惟方素敏所造成之「方素敏旋風」顯示 民意之支持「美麗島」人士。 一九八六年舉辦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由於民主進步黨於九月二十八日成立,因此首度 出現兩黨競爭之局,民主政治之雛形出現。 此外,國府亦加速本土化工作。在公職方面,臺籍主管也逐步壓倒外省籍,反映臺籍人口 占多數之社會現實,其中,李登輝之出任中華民國副總統,更被視為國府本土化之具體表徵 。在蔣經國主導下,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五日,中國國民黨十二屆二中全會決議,推舉主席蔣 經國為該黨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候選人,李登輝為副總統候選人。五月二十日,蔣經國、李 登輝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七任正、副總統。一九八五年八月十六日,蔣經國接受美國「時代 」(Time)雜誌訪問,進一步聲稱下一任總統依憲法選舉產生,未考慮由蔣氏家族人士繼任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五日,他在行憲紀念大會中,再度表示下任總統必依憲法產生,其家 人「不能也不會」競選總統,並且不會實施軍事統治。為証明其誠意,他在二月十八日,派 蔣孝武出任中華民國駐新加坡商務代表團副代表。一九八七年六月,蔣經國與本省耆老面晤 時說:「這裡不久就是你們的。」七月十五日,宣布解除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七月二十七 日,進一步說:「我雖是中國人,但吃了四十年的臺灣米,也是臺灣人。」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去世,李登輝依法繼任總統,成為第一任臺籍國家元首。 一九九○年三月二十一日,國民大會正式選出李登輝為總統,進一步確認李登輝時代之來臨 。其後,公職人員與民意代表選舉之普遍化、解嚴、解除報禁與黨禁、修憲等改革工作陸續 展開。其中以解嚴、解除黨禁、中央民意代表之全面改選、總統之直接民選等最具意義。 一九九六年三月,實施總統直接民選,李登輝成為臺灣第一個全民選出的總統。二○○○ 年三月,第二次直選,民進黨陳水扁當選,進一步完成首度之政黨輪替。至此國民黨半世紀 之威權體制走入歷史,臺灣終於晉身民主國家之林了。此一民主化乃國家與社會不斷妥協、 和解,透過和平手段達成的,學者譽之為「寧靜革命」(silent revolution),而中華民國 也首創一華人民主國家(the First Chinese Democracy)。 (七)國際危機與兩岸關係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大戰結束,中華民國以戰勝國身分參與聯合國,甚至躋身五常任理事國 之列,國際地位無比崇高。然而,由於在國、共內戰中失敗,一九四九年大陸淪陷,中央政 府退據臺灣,同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宣稱代表中國,形勢逐漸逆轉。第一階段 是優勢期(一九四九-一九七一),國民政府因在聯合國代表全中國,秉持「漢、賊不兩立」 之一個中國政策,亦獲得多數國家之承認。第二階段是劣勢期(一九七二-一九八七),由 於中共之有效控制大陸與日益壯大,國際社會乃轉向承認它代表中國,一九七一年底聯合 國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此後中華民國之國際地位逐步降低,甚至陷入孤立困境 。第三階段是並存期(一九八八迄今),在一九八八年李登輝繼任為總統後,逐步推動兩岸 並存政策,企圖脫困,然而迄今仍在掙扎中。 1. 優勢期:「漢、賊不兩立」與「中國代表權」保衛戰(一九四九-一九七一)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退守臺灣後,以臺北為戰時首都,以反攻大陸為國策,宣稱仍代表中 國,並採行「漢、賊不兩立」政策,認定中共為偽政權。 初期由於一九五○年韓戰爆發,聯合國認定中共為侵略國,美國與中共交戰,停戰後自由 世界與共產集團亦形成對峙之局,國際情勢對國府仍有利,是以中國代表權得以確保。 然而,國民政府反攻大陸、統一中國之願望久久未能實現,反之,中共在大陸之統治則日 益鞏固,並以中國唯一代表自居,發動外交攻勢以孤立中華民國。因此,中華民國代表中國 之合法性、正當性逐漸動搖。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一月十五日外交部長周恩來致電聯合國秘書 長賴伊(Trygue Lie)、大會主席羅幕洛(Carlos Romulo),聲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 唯一合法政府」,要求取消中華民國的一切權利。十一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政治委員 會討論中華民國所提之控訴蘇聯侵略中國案,但蘇聯代表維辛斯基(Vyshinsky)反而搶先發 言,主張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開啟「中國代表權」之長期論爭。一九五○年一月 八日,中共致電聯合國秘書長及安全理事會各國代表,要求取代聯合國機構中之中國代表地位 。一月十日,蘇聯代表馬立克於安全理事會第四五九次會議中,正式提議排斥中華民國政 府派駐該理事會中之合法地位,遂發生所謂中國代表權問題。一月二十日,中共以外交部長 名義致電聯合國秘書長、各會員國及安全理事會,謂已派出中共代表,以及國民黨代表何時 可以驅逐。 一九五○年五月韓戰爆發後,美國與中共對峙,舒緩中華民國之危機,安全理事會否決蘇 聯之「排我納共案」。九月十九日,聯合國大會第五屆常會決議,將中國代表權問題交由加拿 大、印度、菲律賓等七國委員會研究。十月十六日,委員會依菲律賓代表提議,決定擱置本 案。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六日,聯合國大會第六屆常會在法國巴黎召開,蘇聯代表提出將中國代表 權列入議程。十一月十日,聯合國總務委員會審查蘇聯提議的項目時,泰國代表提出緩議案 ,不考慮「排我納共」之任何建議,此即緩議案的由來。此後至一九六○年,均由於各種 因素,以「緩議」的方式解除「中國代表權」危機。 然而,韓戰結束後,東西對抗情勢緩和,對中華民國之代表權漸趨不利。聯合國會籍原為 選擇性的,自一九五五年後,改採普遍性原則,中共自然有權加入,但因事涉國、共唯一中 國代表權,問題難以解決。一九六一年,發生外蒙古與茅利塔尼亞同時入會案,中華民國為 阻外蒙入會擬動用否決權,美國不贊同,為爭取國府放棄使用否決權,乃將「排我納共」案 由「緩議」改為「重要問題事項」方式,以確保我會籍。換言之,聯大在表決排除中華民國 的實質案時,必須依照憲章第十八條規定,由三分之二的多數才能通過。 在一九六○年代,美國的對策是在不能排除中華民國的條件下,同意中共參加聯合國。然 而儘管美國費盡心機,不斷勸使國民政府接受大多數會員國所同意的雙重代表制,但蔣介石 總統不為所動,仍堅持「漢、賊不兩立」原則,不與中共並存。另一方面,中共則步步進逼 ,亦聲稱是中國之唯一代表。一九六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共外交部長陳毅宣稱:「即令聯大 開除中國國民政府之代表權,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代表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仍不願參 加聯合國;聯合國必須澈底改組與改造。」 由於國共雙方均堅持自己是唯一代表,迫使國際社會必須二者擇一,而由於中共已長期有 效統治大陸,各國逐漸捨棄中華民國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九七○年十一月二十日,第二 十五屆聯合國大會表決中國代表權,美國等所提出的「重要問題案」與阿爾巴尼亞所提的 「排我納共」案之間,首度出現兩票逆差,預示危機之來臨。然而蔣總統仍電示外交部長魏 道明,「漢、賊不兩立」政策絕不容改變。此種政策顯然不瞭解國際現實,亦不符做為世界 領袖之美國的國家利益,於是,在尼克森總統顧問季辛吉主導下,美國對中國政策急轉直下 。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日,聯合國大會開會前夕,季辛吉飛抵北京,會晤中國總理周恩來,原 本支持雙重代表權的國家因而態度動搖。果然,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以七十六比三十 五,十七票棄權之比例,通過阿爾巴尼利亞所提的議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 「中國」席位。中華民國代表團在進行表決時離席,並宣布退出聯合國。 此為國府遷臺以來之最大挫折,蔣氏打回大陸、統一中國之夢想正式告終,隨之而來的則 是在臺政權之生存問題。為因應變局,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六日,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同胞書 」,要求國人支持政府,「處變不驚,莊敬自強」。 至於兩岸關係,在此期間是敵對的,並不時有緊張事件發生,包括臺灣海峽之熱戰。第一 次危機是在一九五四-五五年。一九五四年八月一日,中共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發布「解放 臺灣」公告,九月三日起對金門發動大規模砲擊,美國對是否參與戰事、涉入多深頗為困 擾。美國基本上願意保衛臺灣、澎湖,但反對駐軍金門、馬祖等外島,為澈底解決國共對抗 問題,乃於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與國府簽訂「中(臺)美共同防禦條約」,明訂防禦範圍 僅限於臺灣、澎湖。一九五五年一月十日,共軍轟炸大陳島,並占領一江山,美國乃採取不 與共軍交鋒,但協助撤退軍民之策。 第二次臺海危機是在一九五八年。該年八月二十三日,共軍突然展開猛烈砲擊,規模空前 ,並宣稱「決心解放臺灣及大陸沿海諸島,並於近期登陸金門」。美國逼於形勢,雖不參戰 ,但派船艦護送補給品,並支援新武器,最後迫使中共宣布停火。十月二十三日,美國與國 府發表聯合公報,一方面美國承認金門、馬祖與防衛臺澎之關聯,另一方面,國府被迫承諾 統一中國之主要途徑是「三民主義,而非憑藉武力」,亦即放棄打回大陸之作法。 一九六一年甘迺迪就任美國總統後,基本上主張一中一臺,兩岸和平共存,因此規劃臺灣 為「中華臺灣民主國」。但國府強烈反對,中共亦不接受,此案遂胎死腹中,兩岸之敵對狀 態終歸無解。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壯大與「一個中國」之困境(一九七二-一九八七) 中華民國之退出聯合國乃領臺以來的最大危機,而一九七九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更是一大打擊,然而蔣氏政權竟能在驚濤駭浪中度過,並在一九八八年將政權和平轉入臺人 手中,毋寧是威權體制國家中之異數。在此期間,主要有三大力量在角力,即國府與統一派 、本土派、中共。 一九七一年底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國際局勢急轉直下,世界各國紛紛轉而承認中華人 民共和國為中國之唯一代表,其中最居關鍵的是長期以來支持、援助臺灣的美國。一九七一 年十一月三十日,中國(共)與美國同時宣布美國總統尼克森將訪問中國大陸。一九七二年 二月二十一日,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會見中共主席毛澤東,並與總理周恩來進行會談 。二月二十七日,雙方發表「上海聯合公報」,最重要的內容是:美國認知(acknowledge) 所有中國人皆認為臺灣屬於中國之一部分。此後雙方一步一步走上建交之路。 一九七八年底,臺灣舉行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時,美國總統卡特突於十二月十五日宣布, 將於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完全的外交關係,並將於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三十一日終止美國與中華民國的共同防衛條約。此乃一青天霹靂,國府頓時失去長期盟友與 後盾,在國際政治上幾乎完全被孤立起來。 不過,美國基於對臺灣人民的同情與反共、反獨裁的立場,對於臺灣的前途始終未做明確 的宣示,甚至於堅持兩岸問題的解決,必須尊重人民的意願,並遵循和平方式。因此,在與 臺灣斷交後,隨即立法保障臺灣之安全,並繼續支援臺灣增強防禦性軍力,以免受中共之武 力威脅。一九七九年四月十日,美國總統卡特簽署「臺灣關係法」,與臺灣維持外交關係以 外之各種關係。美國也信守承諾,實踐臺灣關係法所有條款。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美 國參議院進一步通過「臺灣決議案」,宣稱「臺灣的前途應和平解決,避免強制手段,並要 採用能為臺灣人民接受的方式,而且要合乎國會制定的法案及美中(共)公報的一貫精神」 。換言之,美國以「戰略性的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方式處理棘手的「一個中國」 問題,為自己留下轉圜的時間與空間。 中華民國在外交上的失利對本土派與統一派均產生衝擊,雙方積極尋求出路。海外之臺獨 運動加快腳步,轉移陣地至島內,與本土派結合,推動民主化與獨立運動。國府在蔣經國主 導下,亦策略性地加以運用,以保衛政權。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二日,日本「臺灣獨立聯盟 」日本本部執行委員辜寬敏鑑於臺灣退出聯合國後之危機,脫離組織回臺以救臺。四月二日 ,臺灣青年獨立聯盟中央委員邱永漢亦歸國,參加慶祝蔣介石當選連任總統,並計劃在臺投 資設廠。此後「黑名單」人物紛紛以各種管道返臺,追求獨立建國願望之實現。至於統一派 ,則有強烈的危機感,一方面全力打擊臺獨,另一方面有日益增多的人將希望寄託於中共。 因此,統獨對抗逐漸激烈化、表面化,為日後的政局添一亂因。 在國府外交政策方面,行之已久的「漢、賊不兩立」原則逐步修正,以求生存。其要點是 :對外默許雙重承認,對內則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與未來統一取代反攻大陸,而對中共 亦逐漸軟化敵對態度。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日,中華民國第七任正副總統蔣經國、李登輝宣誓就職。一九八六年 十月十五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結束「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令」,並於一九八七年七月 十五日解除戒嚴,隨後並開放回大陸探親之禁令,象徵與中共敵對態度的軟化。 至於中共,在此期間未有實質的軍事攻擊行動,基本上仍採「一個中國」原則與各國建交 ,以孤立中華民國,並取得豐碩的成果。 3. 兩岸並存政策之採行與困境(一九八八-迄今)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總統遽逝,副總統李登輝繼任,七月八日並當選國民黨主 席。一九九○年,李氏當選第八屆總統,並在一九九六年之首度全民直選總統時又當選總統 ,於二○○○年卸任。李氏是臺灣第一個本地人國家元首,象徵外來政權之本土化,深具歷 史意義。此外,李氏之掌權亦具實質意義。第一、他在位長達十二年,因而有足夠時間建立 權威,實現理想。第二、他歷經日治與民國兩個政權,且為兼受日本、中國、美國教育之高 級知識分子,對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有其獨特的認知。因此,在其主政下,外交政策與兩岸關 係發生根本的變化。 總括李氏之新政策,大致是:對內以「新臺灣人」為號召,企圖解決族群對立問題,將臺 灣凝聚成一「生命共同體」,最終成為一獨立國家;對外則放棄「漢、賊不兩立」原則,推 動「務實外交」;對大陸則逐步採行開放政策,同時由模糊的「未來統一論」走向「兩國論 」。 他在一九九○年五月二十日總統就職演說中,宣告將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兩年內修訂 憲法;兩岸對等溝通,研討統一事宜。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正式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稱「大陸目前是在中國共產黨控制下,此一事實吾人必須面對」,結束與中共的敵對狀態, 並承認兩個「政治實體的存在」。一九九一年,國民大會全面改選;一九九四年修憲,改總 統為直接民選,並於一九九六年實施,可說在法理上確立臺灣為獨立主權國。 然而在推動與大陸談判方面則進展有限,而其原因仍在「一個中國」問題至今無解。為了 解開僵局,在李氏主導下,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海峽兩岸基金會、大陸工作委員會等機構 ,展開與中共的對談工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的新加 坡「辜汪會談」,辜振甫與汪道淵達成四項協議,因而被稱為「破冰之旅」。然而,由於「 一個中國」難題依然無解,兩岸關係進進退退,在原地打轉。 李氏深知為了突破外交困境,臺灣必須走出去,讓世界知道臺灣的存在,因此隨時掌握機 會,出國訪問。他在一九八九年三月五日至9日出訪新加坡,李光耀稱他為「臺灣來的總統」 。一九九○年後,又陸續展開「度假外交」足跡遍及中東、歐洲、美洲。其中,一九九五 年回美國母校康乃爾大學訪問之行影響最大,引起中共之文攻武嚇,兩岸關係陷入低潮。一 九九六年三月總統大選時,中共竟然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並對臺灣海域發射飛彈,情勢極 為緊張。幸而美國立即派遣兩艘航空母艦赴臺灣近海監視警戒,終於有驚無險地度過危機。 此外,一九九三年起,臺灣亦進行重返聯合國的工作,但在中共的反對下,迄今未有進展 。一九九九年,李登輝在大陸海協會汪道淵來臺訪談前,對外發表「特殊兩國論」,引起中 共之聲討,汪氏亦取消臺灣之行,兩岸關係更為惡化。 二○○○年總統大選,民進黨的陳水扁先生當選。他有鑑於中共之威脅與國內之反對勢力 ,在就職演說中提出「四不一沒有」政策,宣示不主動尋求獨立之立場。然而,中共不信任 他,採取「聽其言,觀其行」政策,在國際間則以高姿態隨時予以壓制,以防其脫軌,而在 野黨亦不斷批判其主張,形成內外夾攻之局。此後,陳氏仍一再採取低姿態,對中共展現善 意,但亦未獲積極回應。二○○二年八月,陳氏突然發表「一邊一國」論,再度引起中共與 島內統派之抨擊,兩岸再度對立,迄今未有緩和跡象。 兩岸之間儘管政治之問題無解,然而,經貿與人民往來則日益頻繁。臺商大量投資大陸, 帶動其經濟之快速成長,中國亦取代美國成為最大出口國。至於每年赴大陸旅遊之人數更是 大幅度成長。 綜言之,儘管臺灣已經採取兩岸並存的務實政策,然而,由於內有族群矛盾,外有中共的 威脅,目前仍難以獨立主權國身分現身國際社會。未來能否脫困,仍在未定之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