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_Lif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毛毛貓)》之銘言: : 不敢回答我的貼是吧﹖ : 我發現廢體字的支持者隻敢回字型貼﹐從來不敢回白話文對文言文。 : 這能說明什麼也非常非常明顯了。 : 我不得不說﹐屁股決定腦袋果然不愧為宇宙第二真理。 這位真的是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要舉文言對白話的帖也非難事 隨便舉例,你只要告訴我,用簡體寫出的文言文 「余年無多」 意思是 1.年紀很大,能活的(剩"餘")時間不多 2.「我(余)」的年紀很小(我年齡沒有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把字義也簡了才有這種問題 說到字義,也順便澄清「簡化是歷史規律」的說法 字型你可以說朝「收斂」(長變短、截彎取直,如 艸字頭 → 卄字頭)在演化 但字義明明一直是朝「繁」化規律在走 ex:輪、倫、論三字,古字都是「侖」 簡化字宣稱「古字有簡字就用古簡字(如後&后)」 那你為什麼不寫"侖語、討侖、侖文、侖胎、人侖、侖落....都用侖就好了 因為字義多了,才需要「繁衍」出第二、第三...個字嘛 ex:又如古代也只有「見」,沒有「現」,因為文言文的「見」就有「現」的意思 但一旦「繁衍」了第二個「現」字後,就再也無法回頭 連共和國的簡體字都不能廢除「現」字 ex: 「娛」乾脆也回歸成「吳」好了(古字同嘛!) 所以 從字義看,哪來的「簡化(合併)是歷史規律」呢 : 【 在 [email protected] (安得森)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真是抱歉哪﹐猜小篆在寫什麼﹐並非難事(不能100%對﹐但也沒很低) : : 就算甲古文也還能略猜一二。你會這麼想﹐代表你(與很多大陸人)沒搞懂一件事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192.240 ※ 編輯: MrAndersonn 來自: 123.195.192.240 (08/30 10:25) ※ 編輯: MrAndersonn 來自: 123.195.192.240 (08/30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