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_Lif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在 [email protected] (常駐於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有人問二百五, : 那十三點又是什麼意思? : 是台灣說法的'三八'? : 三八的大概意思是 三八的來歷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定在三月八日 三八猶言女人也﹐把男人說成女人就算是辱罵了 話說三八本來是號召女性奮起爭取平等 結果在港台語境中竟發展成為罵婦女的話﹐和“同志”殊途同歸了 : 不正經,輕挑,輕浮,說長道短搬弄是非, : 請補充或修正. : 給人笑做是三八的大多為女性, : 例,小男孩笑小女孩是'三八阿花', : 也聽過幾個女人湊在一起嘰嘰咕咕罵'那男的真三八!' 1、俗語。詞義等同於痴頭怪腦﹐愚昧無知。是滬語中使用率最高的詞之一。俗語出典釋法不一。有人認為是英語hysteria(歇斯底裡﹐即□病)的“洋涇□語”﹐但□病的一般癥狀表現為瘋狂急躁﹐語言含糊不清﹐與其有很大差別﹐所以大多數人否認這個來源。據1922年般《上海指南﹐滬蘇方言紀要》中釋痴字共十三畫﹐故滬人以“十三點”隱指痴顯然這一解釋比較符合。滬語“十三點”主要用於指女性的痴頭怪腦﹐愚昧無知﹐如痴情、痴心、痴呆等﹐而該詞也多出自婦女之口﹐男子較少使用該詞。由於“十三點” 來自“痴”的十三筆﹐以後又派生出許多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詞﹐如“B拆開”、“電話聽筒”(舊電話聽筒中設13個小孔)等。。“十三點”初時意謂“敲亂鐘”﹐原來舊時的時鐘﹐每逢一小時便報時一次﹐例如下午四時﹐鐘擺便會敲響四下﹐五點敲五下﹐至多是十二點﹐也不過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響﹐難道有十三點﹖當然是出了問題﹐正如俗語所講癲癲地﹗ 所以﹐"十三點"就是代表人的性格"癲癲地" 2、“十三點”是上海市井俚語﹐因為解放之後大量上海人南移﹐才變成趣怪廣州話。“十三點”初時意謂“敲亂鐘”﹐原來舊時的時鐘﹐每逢一小時便報時一次﹐例如下午四時﹐鐘擺便會敲響四下﹐五點敲五下﹐至多系十二點﹐也不過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響﹐唔通有十三點不咩﹖當然系出□問題﹐正如俗語所講癲癲地﹗ 所以﹐<<十三點>>就系代表人既性格<<癲癲地>>。 上海人罵小孩子說﹕小字佬﹐上海人罵女人是﹕十三點﹐還有罵低劣的女人為﹕賴三﹐據說是來自lassie,這個詞的本意是少女情人的意思。我考証了一下十三點的來歷﹐一種說法是“點”是英語ding(叮當響)的音譯﹐原指鐘聲﹐鐘響十三下是不正常的﹐所以十三點是指那些“腦袋有毛病的人”﹐“冒傻氣”﹐“冒失鬼”﹐“做事違背常理”。對於這個有名的俗語的來歷﹐還有些其他解釋﹐一個說法是﹐一粒四方骰子隻有六個平面﹐每拋一次﹐隻有一個平面在上面﹐最大的骰子隻有六點﹐一粒骰子拋出七點來就是“出色”﹐兩粒骰子頂多能拋出十二點﹐而拋出十三點也是“出色”。是不正常的。另一種解釋是骨牌的□五□六﹐兩個骨牌合在一起正好是十三點﹐而□五□六的形狀像蠟燭扦子﹐且一個一低﹐不能配對﹐所以用這種情況來比喻瘋瘋癲癲的朋友﹐好話不聽﹐隻能拿蠟燭給他們插進去。再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說法是“痴”字的筆畫是十三劃﹐十三點就是十三劃﹐借指“啾埳磆G□凳□□憔褪撬鄧□歉觥俺杖恕薄? 3、一種說法是“點”是英語ding(叮當響)的音譯﹐原指鐘聲﹐鐘響十三下是不正常的﹐所以十三點是指那些“腦袋有毛病的人”﹐“冒傻氣”﹐“ 冒失鬼”﹐“做事違背常理”。對於這個有名的俗語的來歷﹐還有些其他解釋﹐一個說法是﹐一粒四方骰子隻有六個平面﹐每拋一次﹐隻有一個平面在上面﹐最大的骰子隻有六點﹐一粒骰子拋出七點來就是“出色”﹐兩粒骰子頂多能拋出十二點﹐而拋出十三點也是“出色”。是不正常的。另一種解釋是骨牌的□五□六﹐兩個骨牌合在一起正好是十三點﹐而□五□六的形狀像蠟燭扦子﹐且一個一低﹐不能配對﹐所以用這種情況來比喻瘋瘋癲癲的朋友﹐好話不聽﹐隻能拿蠟燭給他們插進去。再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說法是“痴”字的筆畫是十三劃﹐十三點就是十三劃﹐借指“痴”字﹐說十三點就是說他是個“痴人”。 -- 近幾年﹐在中國的任何一個角落﹐你都能看到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打扮得時尚而光鮮﹐青 春而不羈﹐他們的耳朵裡塞著一副耳機﹐有節奏地扭動自己的腰身﹐眼睛裡放射著大自然的 光芒。不期然地﹐他的雙手就拽緊了拳頭﹐用力往回收。同時彎曲自己的膝蓋﹐做了一個向 下半蹲的姿勢。當然﹐他的嘴巴也沒有閒著﹐他們輕聲哼哼著﹕Oh Yeah﹐Oh Yeah﹗如果你 的眼神裡流露出了疑惑﹐換回來的一定是他們的鄙夷。任何一個對流行樂壇有稍稍了解的人 都能看出來﹐這群年輕人在聽《月亮之上》。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