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_Lif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個說法基本是全錯的。 你可以Google一下"齊鐵恨",看看國語在臺灣的普及過程。 目前普通話和國語規范上,有近1/3的字音是不同的,主要區別就是臺灣如果 北京話和官話字音不同,從北京話;比如“和”發“漢”這個音;隔壁 發音 隔畢兒 古今不同,從古,比如“癌"發"炎";概括發音是“蓋瓜”; 普通話的標準音選擇,正好反過來。 而在日常使用上,臺灣人發音受閩南方言影響 1、 無翹舌音聲母,一般都念平舌音聲母Z、C、S。 2、 鼻音聲母N和邊音聲母L分不大清,一般多念成L聲母。 3、 把齒唇音聲母F發成喉聲母H,"農夫"讀成了"NONG HU"。 4、 如韻母把不圓唇元音發成圓唇元音。"知道"讀"ZU DAO","吃飯"讀"CU HAN"。 5、 極少兒化韻。 6、 少輕聲。 7、 聲調比較短促 事實上,你如果看臺灣7-80年代的電影,發音都非常標準,只是到了近些年, Z/ZH C/CH S/SH 才越來越混淆,這大概也算是政治正確性的一種生活體現吧。 ※ 引述《FlyinDeath (死之舞)》之銘言: : 大陸人普遍有這種誤解,其實都是因為不了解台灣的歷史文化的關係... : 國民政府帶來台灣的"國語",其實就是南京腔調的普通話 : 有篇大陸人的文章解釋得很詳細: : http://tinyurl.com/yclhhdf : 你聽不習慣的,其實就是南京腔調而已 : 江南的腔調以柔美著稱,而國語的南京腔調已經在台灣奉為標準推行幾十年了 : 台灣人也很習慣南京腔調的國語,聽到北方腔調的普通話反而覺得渾身起雞皮疙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7.48.130.193 ※ 編輯: weekstop 來自: 137.48.130.193 (10/02 11:56)
mirror08:某屆金馬獎(好像是40屆)上的背景男聲解 58.54.22.99 10/02 12:32
mirror08:說 聲音非常華麗 有歌劇的感覺 58.54.22.99 10/02 12:33
BruteMan:分析的還不錯 61.59.108.164 10/02 16:45
BruteMan:不過有些資料要update一下 61.59.108.164 10/02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