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_Lif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兩岸期刊交流合作 長路迢迢 業者座談指出:大陸設限多 亟待破除障礙 第6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19日於台北世貿三館落幕。其中「兩岸期刊交流與合作座談會 」邀請出版界產官學界專家與會。大陸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司長王國慶與會並表示將 來兩岸可望有實質合作,但對於台灣雜誌未來是否能跨越海峽成功登陸,台北市雜誌商業 同業公會理事長俞國定直言「很難」,只能期望對岸盡快破除合作障礙。 對台灣官方和業者而言,目前兩岸仍存有許多體制與機制的差異,雙方交流處於一種不對 等位置。台灣上月起正式開放大陸期刊《讀者》來台發行,目前在新聞局排隊的還有《青 年博覽》、《生活》、《東方企業家》,《湖北之音》也準備登台發行漫畫。這些相繼叩 關的刊物出版機構,有的已在台北101大樓落腳。 陸期刊相繼叩關 相對於台灣的開放,大陸則是重重設限,官方牢牢掌控文化事業體與出版、媒體。俞國定 指出,大陸媒體資產所有權定義不清,台灣資本無法進入;兩岸對媒體的認知、控管程度 差別很大;加上官方政策傾斜——大陸期刊合法來台,台灣期刊卻無法在對岸落地,很多 台灣期刊業者感到不平。 中國官方掌控刊號 對此,大陸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司長王國慶表示,目前大陸有9000多種期刊,去年報 刊業總產值約677億人民幣,但產業規模和集中度還不夠,正面臨數位化與市場需求的轉型 挑戰,亦未能形成深入全國終端的發行體系。 王國慶表示,台灣期刊界具有豐富人才與多年市場經驗、快速有效率的物流,加上數位出 版起步較早,諸多方面可供大陸借鏡,希望在「十二五」期間規畫打造國際一流期刊。「 兩岸期刊合作不會是紙上談兵,未來若產權關係順利,就可以進行各種實質合作。」 台灣目前發行的雜誌粗估約4、5000種,市面上可購得的約有800種,積極活動者約300種, 廣告加發行的年營業額約450億新台幣;根據今年上半年的尼爾森調查,甚至比去年同期成 長16%,顯示雜誌出版市場已隨著景氣快速恢復。 望開放4大類雜誌准入 俞國定告訴在場的大陸與會人士,「要了解台灣最快方法就是透過閱讀台灣的雜誌,」雖 然台灣市場規模比不上大陸;他同時也希望對岸能開放台灣的財經管理、文化創意、休閒 生活與科普教育等4大類雜誌准入。 此外,俞國定表示曾跟大陸電子書龍頭「漢王」接觸,希望在行動閱讀科技上多合作,儘 管對方樂意,但巨大問題是,台灣出版產品欲進入中國市場或平台仍須受書號、刊號限制 ,短期內雙方只能停留在「握握手,滿開心的」,實際上還有漫漫長路得走。 -- 網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0,5245,50504891x112010092000298,00.html 他這裡的期刊應該比較像是雜誌之類的, 到應該不是指學術期刊。 一般台灣比較常見的期刊不外遠見、商周等等。 不知道大陸的雜誌辦得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3.136